一、概述
据不完全统计,脑瘤外科手术后发生转移的可能为31%—48%,外科术只能切除已生成的肿瘤,却无法消灭肿瘤形成的原因,解决不了手术后复发、扩散、转移的难题,而且造成患者肌体组织的损伤和气血损耗,使患者体质虚弱,容易导致脑瘤的复发,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脑瘤一旦复发,预后比较差。所以脑瘤患者在术后应及时治疗,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二、脑瘤手术后转移类型
1、颅内转移
又称种植性转移,产生这种转移条件是肿瘤富于瘤细胞而较少间质,因此瘤细胞轻易脱落;或因瘤组织暴露于脑脊液通路内,脱落细胞要被带至远处或沉积于是脑室壁上。
符合以上条件肿瘤有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和脑室壁上室管膜母细胞瘤。此外,脉络丛乳头状瘤及突进脑室其他胶质瘤亦见有报道。有时肿瘤并不接近脑室或蛛网膜下腔,但手术、特别是肿瘤活检或部分切除,可使瘤细胞脱落而散布于蛛网膜下腔,增加这种转移机会。转移结节大多位于颅底各脑池及脊髓蛛网膜下腔。
2、颅外转移
一般较少见,主要原因是机体循环系统内具有较强排斥游离脑瘤细胞能力,同时颅内又缺乏赖以转移淋巴管道。另外颅内肿瘤大多数要求较高生长环境与条件,转移至颅外后常因不能适应环境而需要较长时间潜伏期才能发病。
而颅内肿瘤病人生存期短,在转移灶尚未被发现前就可因颅内压增高或因危及生命中枢而死亡。但这些妨碍颅外转移条件可随着治疗不断进步而消失。首先颅内肿瘤经手术摘除及综合治疗后,病人生命得到延长;另外手术中接触硬脑膜、头皮及颅外软组织机会大为增加,有时甚至发生瘤细胞直接进进开放淋巴管与血管腔内、使术后肿瘤在硬脑膜与颅外组织上复发机会增多,而这些组织中淋巴道为肿瘤更远处转移提供了途径。
文献报道过颅外转移大多发生于手术后,甚至在有人以为手术是脑瘤颅外转移必要条件。但也有自发转移,特别是分肿瘤具有较大浸润性,能穿越硬脑膜而侵进颅外组织时。
文献报道过能向颅外转移肿瘤有胶质瘤、脑膜瘤、原发性赘瘤等。在胶质瘤中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为很多,占1/3,其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及未分化胶质瘤。
脑膜瘤转移以血供较丰富血管母细胞瘤以上皮细胞型为很多。几乎身体各处都可发生转移灶,但很多见部位是肺及胸膜,占33%;颈及纵隔淋巴结占22%;肝14%,脊柱及骨髓系统占9%,肾占6%,其他少见部位有心脏、卵巢、 子宫、膀胱、腮腺、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胃、结肠、头皮、腹膜等.
三、预防脑瘤手术后转移
脑瘤手术后预防复发转移很关键,避免病人再遭受一次打击。所以,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是尤其重要的。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肿瘤专家建议脑瘤术后辅助中医药治疗,有效的防止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脑瘤术后防复发注意三点:
1、肿瘤是否复发:绝大多数患者的肿瘤完全切除后不再复发,但仍有个别病例肿瘤再生长,生长的部位一般在原来肿瘤部位。一般术后第一年复查1-2次,若无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异常,复查次数逐渐减少。
2、肿瘤是否再生长:严格来讲,肿瘤复发与肿瘤再生长定义不同,前者指手术将肿瘤已完全切除,以后颅内又生长同类肿瘤;后者系指手术将肿瘤部分切除,颅内仍残留一部分,以后残瘤再生长。这种情况复查次数较前者为多,因病情各异,复查次数、间隔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出现临床不适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复查。经过复查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及时治疗。
3、了解病人身体状况:一些脑瘤手术后出现人体许多机能和脏器变化,如垂体瘤病人术前血糖高、血压高、内分泌功能紊乱、不孕、心功能衰竭、骨折等,术后恢复怎样?还需要给予降血糖、降血压治疗?不孕问题是否与其它疾病有关,内分泌紊乱是否需要激素替代治疗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复查后才能处理。有些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如不孕,可能服用几次药物即能生育,但一些患者不注意复查,延误了治疗机会。总之,通过复查,能更进一步确定手术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垂体瘤病人的未来健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除此之外,脑瘤手术后联合中医四位一体诊疗理念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脑瘤术后采用中医四位一体诊疗理念可以有效控制术后出现的病情复发转移的情况,且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更精确的杀死手术残余癌细胞,对于巩固手术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中医四位一体诊疗理念是全国著名肿瘤专家郑伟达教授于1991年创立。运用十多年来,不断补充完善,至今已有近万名脑瘤患者接受该诊疗理念延长生命达5年以上。它的推出是脑瘤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是迄今为止肿瘤医学领域很新的科学治疗方法之一,为肿瘤医学领域提供了一整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四位一体诊疗理念介绍:
1、药物诊疗理念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关键,药疗的基本用药方案是根据病人的不同病种、病情和不同治疗阶段,有针对性的制定用药方案,克服了一种药治疗多种癌症的传统用药治癌效果的局限性,采用中西医结合用药,是现代抗癌史上的重大突破。
常见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的临床各种药物诊疗理念和物理诊疗理念主要是:慈丹冲击诊疗理念、电化学治诊疗理念、超声雾化吸入诊疗理念、抗癌中药滴注化瘤法等。这些诊疗理念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辨证论治,对症下药,整合各种治疗为一体,目的是大量杀灭癌细胞,维护人体免疫功能,为癌症健康、提高生存治疗、延长生命提供先决条件。
2、心理诊疗理念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前提,是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行为或通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以消除身心症状。心理治疗的机制是通过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达到治疗的目的,具体地说是通过影响或改变病人的认知、情绪、行为等来达到治疗目的。
3、食物诊疗理念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基础,是针对许多癌症患者在手术、放化疗后出现骨髓及重要脏器的损伤和免疫功能的下降、食欲不振、严重的胃肠反应等严重干扰正常治疗和患者身体健康的副作用,“四位一体诊疗理念”将抗癌食疗作为其中要的后方保障,在调节手术、放化疗等副作用方面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郑伟达教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研院的食疗专家经过了多年的研究,根据肿瘤疾病的寒热表现及患者自身阴阳盛衰,辩证施膳,从组方、筛方到实验,制定出各种抗癌药膳。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1)亦食亦治;
(2)治疗结果确切;
(3)无不良作用;
(4)应用广泛;
(5)原料充足;
(6)制作方便;
(7)便于久服。
4、有氧抗癌操治疗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补充,其治疗方案主要以健康体操为主,通过锻炼达到强身固本的目的。患者要养成起居有序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科学、适当的健康运动,激发患者体内抗癌因子的活力,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与药疗、食疗、心疗共同发挥抗癌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抗癌健身法对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理生理均有明显的作用。
四、脑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脑瘤术后如果不注意容易发生很多的并发症,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并发症,患者及患者家属需要有效的注意防范。
1、脑瘤手术后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
若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早期可表现为呼吸浅慢、不规则,氧饱和度下降。宜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后3~7d为脑水肿高峰期,可出现瞳孔忽大忽小,可能与脑干水肿移位有关,故加强脱水、限制水摄入量。若出现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及时给予补充血容量,进行血气监测分析,保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小剂量强心药,防止心衰发生。
2、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性质肿瘤制订有效预防并发症的护理计划,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加以实施。
如针对延髓肿瘤患者,脑瘤手术后可能会发生呼吸障碍、胃肠应激性溃疡出血及继发呼吸道感染,需制订了护理计划并进行严密观察,发现该患者术后无自主呼吸,立即给予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48h后出现呼吸机高压报警,听诊双侧肺呼吸音减弱。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双侧支气管被大量的坏死组织及痰液结痂阻塞,经支气管镜灌注冲洗,并在总支气管分叉之前灌注抗生素,有效缓解了呼吸道梗阻。
3、呼吸道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呼吸障碍及继发性呼吸道感染是常见并发症。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对气管切开患者,应重视术后的早期护理,严格把好无菌、气道通畅和湿化三关。对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为预防肺部感染,我们将患者静滴使用的抗生素残留液配成气管内滴液。如将头孢菌素类残留液加入0.9%氯化钠20ml,气管内滴药。15~20滴/次.h-1,或用头孢氨苄1.0加0.9%氯化钠20ml气管内灌注,这样既可保持呼吸道湿化,又便于痰液吸出,使肺部感染很快得到控制。同时定期做痰培养,以指导抗生素的应用,防止菌群失调引起的霉菌感染。
4、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监护
早期应用甲氰咪胍0.2~0.4g静脉注射,1次/8h,并留置胃管进行胃液监测,观察胃内容物的性状,同时注意测胃液的ph值,发现有出血征象及时处理。若出现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胃管内抽出深咖啡色液体,应及时给予冰水洗胃,立止血1000 u静脉注射,1次/8h,取得较好治疗结果。
5、高热的护理
首先要判断是中枢性高热还是感染性高热。脑干术后多发生中枢性高热,其次是因术后肺部、泌尿系或颅内感染等引起的感染性高热。由于丘脑下部受损致丘脑功能紊乱,术后高热呈稽留热,是中枢性高热的表现。严密监测体温变化,采用综合措施,及早尽快、安全、有效降温。对中枢性高热患者本组采用亚冬眠加冰块物理降温,效果满意。对于感染性高热除大量使用抗生素,可给予琥珀酸氢考100~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或用退热药肌内注射,同时给予乙醇(30%~50%)擦浴。
6、营养支持
患者因不能经口进食,机体又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故易发生营养不良。患者在病程3~7d开始,采用鼻饲或深静脉插管提供营养的方式。鼻饲早期胃管注入混合奶50~100ml,1次/8 h,适应后100~200ml,1次/6h。采用的食物配方为:奶粉、新鲜鸡蛋、食盐、麻油及鱼汤、肉汤、米汤、菜汤及新鲜果汁。应激期的能量供给为200kj,恢复期的能量供给为167kj。同时做好管道的护理。鼻饲前给患者翻身、拍背、吸痰,抬高床头30~40°后再行管饲,这样可以预防误吸。
五、影响脑瘤手术预后的因素
除了手术方法能影响脑瘤的预后以外,还有癌肿的分化水平。病理分型,患者自身的体质,相应的护理工作和患者自身的综合素质等也会影响到脑瘤预后。
1、癌种情况
不同病理分型的脑瘤其预后均有不同。分化程度与病理分型不同,预后也不同。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较差。
2、治疗情况主要有两个要则,
1)方案是否正规,疗程是否坚持到底。
2)是否全程配合中医药,即使采用中医药治疗,治疗方案是否规范?总之,错误的治疗、过度的治疗、抗拒治疗,都会导致脑瘤的复发转移,预后差。
3、体质方面:体质的强弱对预后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健康能力越强,抗病能力越强,修复能力越强,相对的讲预后较好。平素体质虚弱的患者,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脑瘤复发转移难以控制,预后不佳。其实,癌症就是体内正气不压邪气的斗争结果。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4、综合健康:家庭支持与配合治疗情况,家庭的关爱多少,对健康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同时,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心理等综合因素都影响健康情况,甚者忽视综合调护,也是导致肿瘤复发转移的可能高、预后差的结果。
5、其他:个人的先天心理特点、年龄、地域、环境等等,都会影响到脑瘤的预后和复发转移。
据不完全统计,脑瘤外科手术后发生转移的可能为31%—48%,外科术只能切除已生成的肿瘤,却无法消灭肿瘤形成的原因,解决不了手术后复发、扩散、转移的难题,而且造成患者肌体组织的损伤和气血损耗,使患者体质虚弱,容易导致脑瘤的复发,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脑瘤一旦复发,预后比较差。所以脑瘤患者在术后应及时治疗,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二、脑瘤手术后转移类型
1、颅内转移
又称种植性转移,产生这种转移条件是肿瘤富于瘤细胞而较少间质,因此瘤细胞轻易脱落;或因瘤组织暴露于脑脊液通路内,脱落细胞要被带至远处或沉积于是脑室壁上。
符合以上条件肿瘤有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和脑室壁上室管膜母细胞瘤。此外,脉络丛乳头状瘤及突进脑室其他胶质瘤亦见有报道。有时肿瘤并不接近脑室或蛛网膜下腔,但手术、特别是肿瘤活检或部分切除,可使瘤细胞脱落而散布于蛛网膜下腔,增加这种转移机会。转移结节大多位于颅底各脑池及脊髓蛛网膜下腔。
2、颅外转移
一般较少见,主要原因是机体循环系统内具有较强排斥游离脑瘤细胞能力,同时颅内又缺乏赖以转移淋巴管道。另外颅内肿瘤大多数要求较高生长环境与条件,转移至颅外后常因不能适应环境而需要较长时间潜伏期才能发病。
而颅内肿瘤病人生存期短,在转移灶尚未被发现前就可因颅内压增高或因危及生命中枢而死亡。但这些妨碍颅外转移条件可随着治疗不断进步而消失。首先颅内肿瘤经手术摘除及综合治疗后,病人生命得到延长;另外手术中接触硬脑膜、头皮及颅外软组织机会大为增加,有时甚至发生瘤细胞直接进进开放淋巴管与血管腔内、使术后肿瘤在硬脑膜与颅外组织上复发机会增多,而这些组织中淋巴道为肿瘤更远处转移提供了途径。
文献报道过颅外转移大多发生于手术后,甚至在有人以为手术是脑瘤颅外转移必要条件。但也有自发转移,特别是分肿瘤具有较大浸润性,能穿越硬脑膜而侵进颅外组织时。
文献报道过能向颅外转移肿瘤有胶质瘤、脑膜瘤、原发性赘瘤等。在胶质瘤中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为很多,占1/3,其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及未分化胶质瘤。
脑膜瘤转移以血供较丰富血管母细胞瘤以上皮细胞型为很多。几乎身体各处都可发生转移灶,但很多见部位是肺及胸膜,占33%;颈及纵隔淋巴结占22%;肝14%,脊柱及骨髓系统占9%,肾占6%,其他少见部位有心脏、卵巢、 子宫、膀胱、腮腺、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胃、结肠、头皮、腹膜等.
三、预防脑瘤手术后转移
脑瘤手术后预防复发转移很关键,避免病人再遭受一次打击。所以,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是尤其重要的。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肿瘤专家建议脑瘤术后辅助中医药治疗,有效的防止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脑瘤术后防复发注意三点:
1、肿瘤是否复发:绝大多数患者的肿瘤完全切除后不再复发,但仍有个别病例肿瘤再生长,生长的部位一般在原来肿瘤部位。一般术后第一年复查1-2次,若无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异常,复查次数逐渐减少。
2、肿瘤是否再生长:严格来讲,肿瘤复发与肿瘤再生长定义不同,前者指手术将肿瘤已完全切除,以后颅内又生长同类肿瘤;后者系指手术将肿瘤部分切除,颅内仍残留一部分,以后残瘤再生长。这种情况复查次数较前者为多,因病情各异,复查次数、间隔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出现临床不适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复查。经过复查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及时治疗。
3、了解病人身体状况:一些脑瘤手术后出现人体许多机能和脏器变化,如垂体瘤病人术前血糖高、血压高、内分泌功能紊乱、不孕、心功能衰竭、骨折等,术后恢复怎样?还需要给予降血糖、降血压治疗?不孕问题是否与其它疾病有关,内分泌紊乱是否需要激素替代治疗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复查后才能处理。有些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如不孕,可能服用几次药物即能生育,但一些患者不注意复查,延误了治疗机会。总之,通过复查,能更进一步确定手术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垂体瘤病人的未来健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除此之外,脑瘤手术后联合中医四位一体诊疗理念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脑瘤术后采用中医四位一体诊疗理念可以有效控制术后出现的病情复发转移的情况,且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更精确的杀死手术残余癌细胞,对于巩固手术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中医四位一体诊疗理念是全国著名肿瘤专家郑伟达教授于1991年创立。运用十多年来,不断补充完善,至今已有近万名脑瘤患者接受该诊疗理念延长生命达5年以上。它的推出是脑瘤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是迄今为止肿瘤医学领域很新的科学治疗方法之一,为肿瘤医学领域提供了一整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四位一体诊疗理念介绍:
1、药物诊疗理念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关键,药疗的基本用药方案是根据病人的不同病种、病情和不同治疗阶段,有针对性的制定用药方案,克服了一种药治疗多种癌症的传统用药治癌效果的局限性,采用中西医结合用药,是现代抗癌史上的重大突破。
常见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的临床各种药物诊疗理念和物理诊疗理念主要是:慈丹冲击诊疗理念、电化学治诊疗理念、超声雾化吸入诊疗理念、抗癌中药滴注化瘤法等。这些诊疗理念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辨证论治,对症下药,整合各种治疗为一体,目的是大量杀灭癌细胞,维护人体免疫功能,为癌症健康、提高生存治疗、延长生命提供先决条件。
2、心理诊疗理念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前提,是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行为或通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以消除身心症状。心理治疗的机制是通过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达到治疗的目的,具体地说是通过影响或改变病人的认知、情绪、行为等来达到治疗目的。
3、食物诊疗理念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基础,是针对许多癌症患者在手术、放化疗后出现骨髓及重要脏器的损伤和免疫功能的下降、食欲不振、严重的胃肠反应等严重干扰正常治疗和患者身体健康的副作用,“四位一体诊疗理念”将抗癌食疗作为其中要的后方保障,在调节手术、放化疗等副作用方面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郑伟达教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研院的食疗专家经过了多年的研究,根据肿瘤疾病的寒热表现及患者自身阴阳盛衰,辩证施膳,从组方、筛方到实验,制定出各种抗癌药膳。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1)亦食亦治;
(2)治疗结果确切;
(3)无不良作用;
(4)应用广泛;
(5)原料充足;
(6)制作方便;
(7)便于久服。
4、有氧抗癌操治疗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补充,其治疗方案主要以健康体操为主,通过锻炼达到强身固本的目的。患者要养成起居有序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科学、适当的健康运动,激发患者体内抗癌因子的活力,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与药疗、食疗、心疗共同发挥抗癌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抗癌健身法对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理生理均有明显的作用。
四、脑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脑瘤术后如果不注意容易发生很多的并发症,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并发症,患者及患者家属需要有效的注意防范。
1、脑瘤手术后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
若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早期可表现为呼吸浅慢、不规则,氧饱和度下降。宜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后3~7d为脑水肿高峰期,可出现瞳孔忽大忽小,可能与脑干水肿移位有关,故加强脱水、限制水摄入量。若出现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及时给予补充血容量,进行血气监测分析,保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小剂量强心药,防止心衰发生。
2、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性质肿瘤制订有效预防并发症的护理计划,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加以实施。
如针对延髓肿瘤患者,脑瘤手术后可能会发生呼吸障碍、胃肠应激性溃疡出血及继发呼吸道感染,需制订了护理计划并进行严密观察,发现该患者术后无自主呼吸,立即给予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48h后出现呼吸机高压报警,听诊双侧肺呼吸音减弱。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双侧支气管被大量的坏死组织及痰液结痂阻塞,经支气管镜灌注冲洗,并在总支气管分叉之前灌注抗生素,有效缓解了呼吸道梗阻。
3、呼吸道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呼吸障碍及继发性呼吸道感染是常见并发症。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对气管切开患者,应重视术后的早期护理,严格把好无菌、气道通畅和湿化三关。对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为预防肺部感染,我们将患者静滴使用的抗生素残留液配成气管内滴液。如将头孢菌素类残留液加入0.9%氯化钠20ml,气管内滴药。15~20滴/次.h-1,或用头孢氨苄1.0加0.9%氯化钠20ml气管内灌注,这样既可保持呼吸道湿化,又便于痰液吸出,使肺部感染很快得到控制。同时定期做痰培养,以指导抗生素的应用,防止菌群失调引起的霉菌感染。
4、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监护
早期应用甲氰咪胍0.2~0.4g静脉注射,1次/8h,并留置胃管进行胃液监测,观察胃内容物的性状,同时注意测胃液的ph值,发现有出血征象及时处理。若出现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胃管内抽出深咖啡色液体,应及时给予冰水洗胃,立止血1000 u静脉注射,1次/8h,取得较好治疗结果。
5、高热的护理
首先要判断是中枢性高热还是感染性高热。脑干术后多发生中枢性高热,其次是因术后肺部、泌尿系或颅内感染等引起的感染性高热。由于丘脑下部受损致丘脑功能紊乱,术后高热呈稽留热,是中枢性高热的表现。严密监测体温变化,采用综合措施,及早尽快、安全、有效降温。对中枢性高热患者本组采用亚冬眠加冰块物理降温,效果满意。对于感染性高热除大量使用抗生素,可给予琥珀酸氢考100~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或用退热药肌内注射,同时给予乙醇(30%~50%)擦浴。
6、营养支持
患者因不能经口进食,机体又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故易发生营养不良。患者在病程3~7d开始,采用鼻饲或深静脉插管提供营养的方式。鼻饲早期胃管注入混合奶50~100ml,1次/8 h,适应后100~200ml,1次/6h。采用的食物配方为:奶粉、新鲜鸡蛋、食盐、麻油及鱼汤、肉汤、米汤、菜汤及新鲜果汁。应激期的能量供给为200kj,恢复期的能量供给为167kj。同时做好管道的护理。鼻饲前给患者翻身、拍背、吸痰,抬高床头30~40°后再行管饲,这样可以预防误吸。
五、影响脑瘤手术预后的因素
除了手术方法能影响脑瘤的预后以外,还有癌肿的分化水平。病理分型,患者自身的体质,相应的护理工作和患者自身的综合素质等也会影响到脑瘤预后。
1、癌种情况
不同病理分型的脑瘤其预后均有不同。分化程度与病理分型不同,预后也不同。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较差。
2、治疗情况主要有两个要则,
1)方案是否正规,疗程是否坚持到底。
2)是否全程配合中医药,即使采用中医药治疗,治疗方案是否规范?总之,错误的治疗、过度的治疗、抗拒治疗,都会导致脑瘤的复发转移,预后差。
3、体质方面:体质的强弱对预后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健康能力越强,抗病能力越强,修复能力越强,相对的讲预后较好。平素体质虚弱的患者,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脑瘤复发转移难以控制,预后不佳。其实,癌症就是体内正气不压邪气的斗争结果。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4、综合健康:家庭支持与配合治疗情况,家庭的关爱多少,对健康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同时,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心理等综合因素都影响健康情况,甚者忽视综合调护,也是导致肿瘤复发转移的可能高、预后差的结果。
5、其他:个人的先天心理特点、年龄、地域、环境等等,都会影响到脑瘤的预后和复发转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脑瘤手术后能完全医治吗? 下一篇:脑瘤手术后不宜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