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6岁,患胶质瘤,两个月前在医院做的手术,现在手术后癫痫症又发了,手术后就是吃药,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治疗呢?
专家回复:针对胶质瘤的治疗,我院采用“脑瘤冲击诊疗理念”(联合用药),施以特定增强治疗结果用药,可透过血脑屏障的充分发挥中医抗癌的整体优势,可在短期内迅速、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增长,使癌变细胞在逐步退化、缩小甚至消失。
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大多数肿瘤起源于不同类型的神经胶质,但根据组织发生学来源及生物学特征类似,对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各种复查肿瘤病,一般都称为神经胶质瘤。
胶质瘤的分类方法很多,临床工作者往往采用的是分类比较简单的Kernohan分类法。各型胶质瘤中,以星形细胞瘤很多,其次为胶质母细胞瘤,其后依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各型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不同,如星形细胞瘤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发在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多见于第4脑室;少枝胶质瘤大多发生于在脑半球。
胶质瘤以男性较多见,特别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型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髓母细胞瘤几乎都发生在儿童。胶质瘤的部位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如大脑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成人,小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
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 胶质瘤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
胶质瘤的诊断,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在病史及体征基础上,采用电生理、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放射学及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定位正确比例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比例可在90%以上。
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有:
1.手术治疗方法:脑胶质细胞一般分四级,一级胶质细胞瘤偏向于良性,手术效果比较满意,但是如果到了二级、三级、甚至于四级,手术效果就难以预料了,几乎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所以,当发现了有肿瘤疾病就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要耽误治疗的有效时机。
脑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是呈一种犬牙交错的生长状态,因此手术时既要保护正常的脑组织又要进行肿瘤切除,这也就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因此手术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进行后总会留下部分的残留组织和肿瘤细胞,也就是引起胶质瘤复发的根源。
理论上手术不可能完全切除,脑干等重要部位的则根本不能手术,所以这种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的目的只能局限于以下5个方面:
①明确病理诊断;
②减少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细胞数量;
③改善症状缓解高颅压症状;
④延长生命并为随后的其他综合治疗创造时机;
⑤获得肿瘤细胞动力学资料,为寻找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根据随访和调查胶质瘤3、4级复发很快的一个月左右,慢的多半年。1、2级一般的复发1-2年。
2.放疗治疗方法:放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或控制肿瘤复发,胶质瘤几乎都是原位复发,全脑照射对于改善预后并无明显作用;局部照射在治疗结果上至少与全脑照射是相同的,故目前多采用对肿瘤区域照射来避免全脑照射对正常脑组织的不利影响。适形调强设备则还只局限在少数大型的中心。放射治疗几乎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但治疗结果评价不一,除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其他类型对放疗均不敏感,有观察认为放疗与非放疗者预后相同。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脑膜瘤术后怎么治疗? 下一篇:脑部肿瘤能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