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垂体腺瘤,0.03CM 请问我必须做手术吗?保守治疗可以达到什么,多久可以治,我怎麽知道我得的中瘤不是恶性的?我知道目前国内有伽玛刀的治疗方法,安全吗?我目前的情况适合做这种手术吗?我今年45岁,女性。因为停经一个月去医院检查才法现的但我不知道中医治疗会有什么样的治疗结果,我目前的情况您建议我怎样治疗比较好,中医比较慢的,会不会耽误病情,肿瘤会不会越长越大哪?我的病况算轻的吗?这种情况中医治疗的人数有多少?得了这种病的人存活的可能有多少?我明天还将再做一个加强的MR不知道该如何治疗?
专家回复: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药物治疗。由于垂体肿瘤的大小不同,各种类型垂体腺瘤对以上治疗方法的效果不同,以及病人年龄及一般情况的不同,故每一病人的治疗方案均需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问题。一般来说,手术治疗适用各种类型的较大垂体腺瘤、微腺瘤中的ACTH型、GH型以及药物治疗不能耐受或治疗不敏感的PRL瘤;药物治疗适用于PRL微腺瘤、TSH微腺瘤以及部分分泌性大腺瘤术后的病人;放射治疗适用于术后肿瘤残留的病人,或不愿意手术的ACTH或GH微腺瘤病人。而高龄患者、身体情况差者可选择药物治疗或放射治疗。
垂体腺瘤常规经颅手术有经额下、额颞(翼点)和颞下入路,每一种入路在特殊情况下有各自优缺点。垂体腺瘤额下入路手术可观察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鞍上池、垂体柄和蝶鞍,术中可在直视下切除肿瘤,对视神经、视交叉减压较完全,适用于较大垂体腺瘤向鞍上发展有视力视野障碍者,但前置型视交叉可阻碍这一入路接近肿瘤,故对临床(视野检查有双颞偏盲性暗点)和MRI估计有视交叉前置者应优先采用额颞(翼点)入路。该入路提供了在视神经及视束与颈内动脉之间操作的空间,也可在视交叉前、下及后方探查,且路径短、视角大,充分利用了脑的自然解剖间隙,故适用于垂体腺瘤向视交叉后上方、向鞍旁或海绵窦发展者。缺点是手术者对远侧视神经和鞍内容物的视域受到影响。颞下入路适用于肿瘤明显向视交叉后扩展的罕见情况或向鞍旁发展者,虽然这一入路可对视交叉进行减压,但它对鞍内肿瘤的切除困难。
近10年来,随着颅底外科的突破性进展,垂体腺瘤的新手术入路和改良的手术入路得到开发和应用,包括扩大的额下硬膜外入路、经眶额蝶联合入路和经硬膜外海绵窦入路。扩大的额下硬膜外入路能清楚显露颅底的中线区域,如筛窦、蝶窦以至斜坡,故适用于切除长向前颅底、蝶窦、筛窦、鞍区及斜坡的巨大垂体腺瘤。但有些肿瘤长向鞍上区、后床突区及鞍旁海绵窦,成为该手术入路的“盲区”。为解决这一难点,可采用术中联合额下或颞下硬膜内入路一起操作,以增加肿瘤切除的完全性。该入路暴露范围较经蝶入路广,手术风险较常规经颅入路小,手术需特别注意的是严格修复颅底硬膜,以防术后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经眶额蝶联合入路是经额和经蝶联合入路的改良,手术野暴露好,容易达到肿瘤全切除目的,但手术创伤大,同样可能有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经硬膜外海绵窦入路适用对象为侵入鞍旁和(或)鞍上的垂体腺瘤,尤其是常规额下入路或经蝶入路手术复发者。主要手术方法为:①游离中颅底硬脑膜夹层,打开海绵窦外侧壁。②经海绵窦内侧三角、上三角、外侧三角等间隙切除肿瘤及视神经两旁切除侵入蝶窦和筛窦的肿瘤。③肿瘤长向鞍上者,可剪开硬脑膜,打开侧裂,抬起额叶,将隆起的鞍膈连同其下的肿瘤推入蝶鞍内,经硬膜外切除。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脑膜瘤如何减轻痛苦? 下一篇:脑瘤脑积水还有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