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脑瘤的中药偏方:
脑瘤可分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患者,肿瘤尚小,正气尚盛,瘀毒不深,多采用以攻为主,或大攻小补,或先攻后调;中期,脑瘤发展到一定程度,正气亦伤,但正邪相争处于"势均力敌"阶段,宜攻补并重;晚期,肿瘤已增至严重阶段,正虚邪盛,患者不任攻伐,当扶正为主,少佐祛邪抗瘤药。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气血痰郁所致之瘀滞有关,即气血瘀滞日久,渐成肿块,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红粉、郁金各240克,血竭、蛤粉、雄黄各120克,硇砂、芥穗、急性子、川芎、乳香、没药各30克,朱砂320克,杜仲、山甲、蜗牛、槐米各30克,巴豆仁150克,苍术、银朱各60克,全蝎、黑芝麻、丁香各30克,天麻、白及、煅金礞石各15克,琥珀60克,白芷、川军各90克,蝉蜕、麝香各9克,蜈蚣10条,斑蝥30个。将药共研细末,枣肉为丸,每丸重约3克,口服,每日2—4丸,每日1次。
本方功能活血解毒,通络散结。
注:本方有毒,只为中医师提供参考。患者不可自行用药。
【方二】
威灵仙、七叶一枝花各30克,木瓜9克,三七粉3克。
前三味药水煎,冲服三七粉,每日1剂。
本方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适用于脑肿瘤。
【方三】
生石决明、生鳖甲、丝瓜络各15克,僵蚕、蝉衣、钩藤、蜂房、全蝎、晚蚕砂各9克,木贼、牡蛎各15克,甘菊花30克,地龙12克。水煎服,水煎2遍混匀,分2次服。
本方功能熄风通络,适用于脑瘤头痛剧烈,视力减退者。
【方四】
石斛、夏枯草、元参、旱莲草各120克,瓦楞子180克,紫草90克,青黛12克,海藻、昆布、生地、白芷、牡蛎、石决明各60克,苍耳子、辛夷、全蝎、桃仁、橘络各30克,金银花90克,蜈蚣20克,蜂蜜1250克。煎取汁加蜂蜜熬成膏,每服6克,每日3次。
本方功能清热化瘀,祛风通络,适用于脑瘤。
【方五】
生地、熟地各10克,山萸肉15克,山药、泽泻、云苓、菊花、怀牛膝、钩藤各10克,自芍30克,玄参15克,生牡蛎30克,构杞15克,生龟板20克,女贞子15克,生赭石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滋补肝肾,适用于颅内肿瘤属肝肾阴虚型。
【方六】
熟地、山萸肉各15克,云苓、菟丝子、益智仁、泽泻各l0克,附子6克,肉桂3克,牛膝、鹿角胶各10克,车前子(包)20克,补骨脂10克,山慈菇、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功能温补脾肾、补脑填精,适用于颅内肿瘤属肝肾阴虚型。
【方七】
土茯苓30克,夏枯草12克,昆布、海藻各9克,牡蛎30克(先煎),红花3克,丹参12克,三七3克(冲),干地黄18克,玄参12克,旱莲草3克,防风、白芷、苍耳子、荆芥各9克,钩藤、忍冬藤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育阴潜阳,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适用于听神经纤维瘤。
【方八】
半夏15克,陈皮l0克,威灵仙30克,云苓、胆南星、枳实、苍术、白术、菖蒲、郁金、竹茹各10克,青礞石15克,瓜萎、猪苓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燥湿化痰;消肿软坚,适用于颅内肿瘤属痰湿内阻型。
【方九】
胆南星、半夏各10克,制附片6克,枳实、竹茹、陈皮各10克,茯苓15克,猪苓25克,车前子(布包)10克,徐长卿20克,石菖蒲12克,钩藤15克,生石决明20克,牛膝12克,僵蚕10克,全蝎3克,蜈蚣3条,蚤休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燥湿祛痰,开窍止痛,适用于神经胶质瘤属痰湿内阻型。
【方十】
当归12克,生地15克,丹参20克,川芎、桃仁、红花、枳壳、赤芍、牛膝、地龙、穿山甲各10克,钩藤15克,生石决明20克:水蛭3克,莪术、茯神、柏子仁各10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功能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适用于神经胶质瘤属气滞血瘀型。
【方十一】
鱼脑石、石决明、生牡蛎、蜂房、蛇蜕、全蝎各60克,威灵仙120克。将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粒大小,每次服用6克,每日3次。
本方为著名中医段风午方,功能镇肝熄风通络,适用于脑癌疼痛。
【方十二】
生赭石30克,珍珠母20克(均先煎),首乌、生地、丹参、白芍、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竹茹、天葵子、牛膝、紫草各10克,陈皮5克,蛇蜕、黄连各3克,蜈蚣1条。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平肝养肝,熄风和胃,适用于脑部肿瘤。
【方十三】
黄芪、潞党参、补骨脂各15克,巴戟天12克,当归15克,熟地12克,何首乌20克,白芷12克,菊花15克,白僵蚕10克,全蝎末(冲服)3克,白术12克,陈皮10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石决明20克,鹿角胶(烊化)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益气养血,补肾解毒,适用于脑胶质瘤手术后的治疗。
【方十四】
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龟板15克,白芍60克,玄参、天冬各15克,川楝子6克,夏枯夏30克,麦芽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镇肝熄风,适用于颅内肿瘤属肝风内动型。
【方十五】
小川芎5克,构杞15克,当归、鸡距子各9克,丹参15克,炙远志、红花、桃仁各9克,淫羊藿30克,太子参24克,橘梗、贝母、半夏、神曲各9克,炙蜈蚣5克,制旆莶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活血化瘀散结,适用于脑垂体肿瘤。
【方十六】
熟地、山萸肉各15克,云苓10克,菟丝子、益智仁、泽泻、牛膝、鹿角胶、补骨脂、白术各10克,附子6克,肉桂3克,车前子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温补脾肾,适用于脾肾阴虚型脑瘤。
【方十七】
生熟地各10克,山药、泽泻、云苓、菊花、怀牛膝、钩藤各10克,山萸肉、白芍、玄参、女贞子各15克,生牡蛎30克,构杞子12克,生龟板、生赭石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补益肝肾,滋阴熄风,适用于肝风内动型脑瘤。
【方十八】
生黄芪30克,当归9克,赤白芍各12克,瓜蒌皮、王不留行子、夏枯草、海藻、薜荔果各15克,生牡蛎、生南星、蛇六谷(先煎)各30克,蜂房、香白芷、补骨脂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适用于气虚血瘀型脑瘤。
【方十九】
丹参、白芍、旱莲草各12克,首乌、生地、女贞子各15克,旋复花、竹茹、天葵子、紫草、牛膝各10克,生赭石30克,珍珠母20克(二味先煎),广皮5克,蜈蚣1条,蛇蜕(焙)、黄连各3克。水煎服,日l剂。
本方功能滋补肝肾,镇肝熄风,适用于颅底鞍区占位性病变,脑部蝶鞍瘤。
【方二十】
土茯苓75克,首乌、钩藤各25克,草决明20克,菊花、桃仁各15克,川芎10克,当归50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功能养血活血,祛风平肝。
【方二十一】
丹参、菊花、夏枯草、石菖蒲、莪术、半枝莲、益母草各15克,茯苓12克,三棱、枸杞子、党参各10克,山慈菇、仙灵脾、鹿角各9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功能补益脾肾,活血散结,适用于垂体嫌色细胞瘤患者。
【方二十二】
羚羊角粉(吞)2克,白僵蚕、杭菊、当归、益母草、石斛夜光丸(2次吞),钩藤各9克,全蝎(研吞)、蜈蚣各4条,枸杞子20克,女贞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平肝熄风通络,滋养肝肾明目,适用于脑垂体兼色性细胞腺瘤。
【方二十三】
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猪苓、土鳖虫、白术各10克,生地黄、泽泻、石菖蒲各15克,茯苓20克,蜈蚣2条。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养血,活血、祛瘀,适用于颅内肿瘤。
【方二十四】
石菖蒲、远志、胆星、姜半夏、生牡蛎、夏枯草、生地、蔻仁、蛇六谷、蛇莓、芙蓉叶、天龙、紫草根、黄连、瓜萎仁、麻仁各50克。水煎服,每日1剂,配合应用安官牛黄丸,每日2次,每次半粒。
本方功能化痰开窍,解毒散结,适用于混合性脑膜瘤所致颅内高压。
【方二十五】
麝香1克(分6次吞服),桃仁、大枣、赤芍各15克,红花、黄酒各10克,老姜12克,川芎20克。葱3克,田三七8克(研末分6次服)。水煎服,每日3次,2日1剂。
本方功能活血通窍,通用于颅内肿瘤。
【方二十六】
夏枯草、山豆根、赤白茯苓各9克,白芷、白鲜皮、白花蛇舌草、莪术各15克,生薏苡仁、马齿苋、败酱草各30克,露蜂房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清热化湿,解毒散结,适用于脑垂体瘤。
二、中医对症治疗
1、痰毒凝聚型
主证: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身重倦怠,舌强语蹇,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痰多胸闷,舌胖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或弦细。
治法:化痰散结,解毒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味。胆南星10g,清半夏10g,枳实10g,竹茹10g,陈皮10g,白术10g,云苓30g,石菖莆15g,全蝎5g,蜈蚣2条,山慈菇15g,徐长卿20g。
2、气血郁结型
主证:头痛头胀,面色晦黯,视物模糊,口唇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弦。
治法:活血化瘀,散结开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味。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地龙10g,川芎10g,白芷30g,蝉蜕5g,白蒺藜10g,全蝎10g,王不留行15g,麝香0.2g(绢包入药,每包煎3次)。
3、肝风内动型
主证:头痛头晕,耳鸣目眩,烦躁易怒,抽搐震颤,舌强失语,昏迷项强,恶心呕吐,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清热。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味。枸杞子10g,杭菊花10g,熟地黄15g,山萸肉10g,泽泻15g,丹皮10g,云苓10g,女贞子15g,生牡蛎15g,夏枯草15g,珍珠粉1瓶(0.6g装,冲服),僵蚕10g,怀牛膝30g,白花蛇舌草15g。
4、肝胆实热型
主证:头痛头胀,如锥如裂,呕吐如喷,便干溲赤,,舌黯红或绛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泄火,解毒通腑。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5g,黄芩10g,桅子10g,生地10g,赤芍10g,芒硝5g,石决明15g,白花蛇舌草30g,苦地茶5g。
5、脾肾阳虚,肝血不足型
主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视力障碍,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气短懒言,溲清便溏,或咽干口渴,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脉沉细无力。
治法:偏阳虚者温补脾肾、补脑填髓;偏血亏者健脾补肾养肝、补脑安神。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生地30g,山萸肉10g,石斛10g ,麦冬10g ,五味子5g ,石菖蒲15g ,肉苁蓉30g ,巴戟天10g,肉桂5g ,远志10g ,茯苓15 g,炮附子10g ,生姜5g ,大枣5枚,薄荷3g。
偏阳虚者去石斛,麦冬,加仙灵脾10g,山药15g,偏血亏者去附子,肉桂,巴戟天,加桑寄生30g,当归10g,生黄芪15g。
以上各行如颅内压增高症较明显,可加大利尿逐水药,如白茅根,车前草,木通,头痛明显加元胡,莪术等。
三、中药外治法
1、三生饮外敷 生南星10g,生白附子10g,生乌头10g,共为细末,用葱白连须7棵,生姜15g切碎捣如泥,入药末合匀,用白布包好放笼上蒸透,然后用手拍成薄饼状,贴敷在痛处。
2、圣麝散外敷 防风10g,藜芦10g,瓜蒂10g,麝香1.5g。上药共研细末,水调糊状,贴脑瘤部位,3天更换一次,对小儿脑瘤或脑瘤术后头痛效果较好。
3、金剪刀外敷 将鲜金剪刀30g用清水洗净,加少量食盐,用木棒捣烂成泥,敷于头部肿瘤处,药厚2mm。贴敷24-36小时,可使头痛、呕吐等症状缓解。若局部灼痛发疱,作一般消毒处理无妨。
4、姜辛散吸入 细辛10g,高良姜10g,川芎10g,白芷20g。共研细粉,贮瓶中备用。左侧头痛用手指沾少许药放在右鼻孔中,右侧头痛则放在左鼻孔中,全头痛则两鼻孔均放入少许药粉。一般15-20分钟后头痛缓解。此法可反复使用。
5、药枕 白蚤休、浙贝母、黄药子、蒲公英、莪术各100g,研末,用布袋装作枕头。另用冰片100g、麝香1g研匀,制成小药袋,一并放入药枕中,令患者枕头部。
四、临床常用的偏方如下:
1、夏枯草、山豆根、赤白茯苓各9克,白芷、白鲜皮、白花蛇舌草、莪术各15克,生薏苡仁、马齿苋、败酱草各30克,露蜂房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功能清热化湿,解毒散结,适用于脑垂体瘤。
2、土茯苓30克,夏枯草12克,昆布、海藻各9克,牡蛎30克(先煎),红花3克,丹参12克,三七3克(冲服),干地黄18克,玄参12克,旱莲草3克,防风、白芷、苍耳子、荆芥各9克,钧藤、忍冬藤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功能育阴潜阳,活血化淤,软坚散结,适用于听神经纤维瘤。
3、石斛、夏枯草、元参、旱莲草各120克,瓦楞子180克,紫草90克,青黛12克,海藻、昆布、生地、白芷、牡蛎、石决明各60克,苍耳子、辛夷、全蝎、桃仁、橘络各30克,金银花90克,蜈蚣20克,蜂蜜1250克。上药除蜂蜜外,加水适量煎取汁,然后加蜂蜜熬成膏备用。每次服6克,每日3次。功能清热化淤,祛风通络,适用于各种脑瘤。
4、丹参、菊花、夏枯草、石菖蒲、莪术、半枝莲、益母草各15克,茯苓12克,三棱、枸杞子、党参各10克,山慈菇、仙灵脾、鹿角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功能补益脾肾,活血散结,适用于垂体兼色细胞瘤患者。
5、丹参、白芍、旱莲草各12克,首乌、生地、女贞子各15克,旋复花、竹茹、天葵子、紫草、牛膝各10克,生赭石30克(先煎),珍珠母20克(先煎),广皮(新会陈皮)5克,蜈蚣1条,蛇蜕(焙干)、黄连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功能滋补肝肾,镇肝熄风,适用于颅底鞍区占位性病变、脑部蝶鞍瘤。
提示:不同类型的脑瘤,中医治疗的偏方也不一样,要对症治疗。以上偏方验方仅供参考,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脑瘤化疗后能活多久 下一篇:脑癌化疗要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