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脑瘤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它的发病的可能是仅次于胃癌、乳腺癌、子宫癌、食道癌的肿瘤疾病,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地发展与应用,近年来脑瘤的发病的可能有所增加。对于脑瘤的治疗,绝大多数脑瘤的治疗都是采取手术切除。那么脑瘤手术后能活多久?成为了患者及家属的疑问。
脑瘤手术后能活多久与脑瘤的病理分类、脑瘤患者的体质、脑瘤的手术方式以及脑瘤手术主刀医生的水平等等。这些综合的因素决定了脑瘤患者术后能活多长时间。
临时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上焦代谢循环变慢,阻塞脑动脉,血气凝滞。这时一些脑部寄生虫,病毒就大量繁殖,造成脑部严重损伤。
脑组织液酸化,脑细胞处于酸性体液中,进而形成脑细胞溶氧量下降,造成细胞的活性下降,代谢循环减慢,下降到正常值的65%时,正常细胞就无法生存,但也有不惜改变染色体采取主动变异的细胞,细胞的表型发生改变,肿瘤性状得以表达,这些细胞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另外,还有因体质酸化身体发生其他组织的癌变,又因脑部机能下降,脑部组织液酸化,癌细胞趁虚而入,造成了脑瘤。
良性脑瘤行全切除术后一般不会复发,能和正常人一样生存;良性脑瘤如果未能行全部切除术,术后结合放化疗等治疗后可巩固治治疗结果果,有的存活时期可达十几年。恶性脑瘤患者术后存活时间可长可短,具体的需要依据病理分级及手术方式等而定。
一、脑瘤的手术选择:
治疗方案的确定依据是对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组织学特点,病人的年龄、神经状况评分和一般情况评分,隐性颅内转移的可能性,系统肿瘤的可见程度及对治疗的反应,先前的治疗对其他器官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
1、肿瘤切除手术切除术是很基本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全切除和部分切除。肿瘤的切除应在不引起严重病残的情况下力争做到完全切除或切除得越完全越好。但由于部分肿瘤浸润性弥漫性生长而无明确境界,或肿瘤部位深在或影响重要功能区等,手术常难以全切除,仅能次全(90%以上)、大部(60%)或部分切除。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肿瘤常能早期得到诊断;并使定位更加准确。由于显微技术的应用,使脑膜瘤、听神经瘤等良性肿瘤全切除的可能不断提高,死亡人数由原来的10%左右降至3%以下;对脑干、颅底等重要功能区肿瘤手术治疗成功的可能亦不断提高;垂体瘤手术死亡人数由原来开颅手术的8%-10%降至目前经蝶窦手术的0%-2%,既能恢复垂体功能,且并发症亦大大地减少。
2、内减压手术当肿瘤不能全切除时,可将肿瘤周围的脑组织大块切除,以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内减压主要限制在"非功能区"内,如额极、颞极、枕极及小脑半球外1/3,内减压的部位应当在肿瘤周围,且减压造成的空间应够大。
3、外减压手术即切除颅骨并剪开硬脑膜,使颅腔容积扩大,以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常用术式有:颞肌下减压、枕肌下减压及大骨片减压。
4、捷径手术即脑脊液分流手术,包括以下几种:
①侧脑室-枕大池分流术;
②侧脑室-腹腔或心房分流术;
③终板造瘘及三室后部造瘘;
④侧脑室-矢状窦分流术。
二、脑瘤术后治疗
手术治疗癌症,只能切除已生成的肿瘤,却无法消灭癌症形成的原因,解决不了癌症手术后复发、扩散、转移的难题,而且造成患者肌体组织的损伤和气血损耗,使患者体质虚弱,容易导致癌症的复发,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脑瘤一旦复发,预后比较差。所以患者在术后应及时治疗。
对于伤害性大的放化疗很好要慎重选择,而且不能当做是永久性的治疗手段,手术也要注意后遗症等问题,很好采用中医进行全方面的治疗。脑瘤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术后都应进行辅助治疗,中药治疗可有效的控制症状,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脑瘤的中医中药治疗主要是控制肿瘤的发展、转移、缩小肿瘤缓解病情和减少手术、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复发脑转移瘤的再手术
不幸的是3 l%~48%的病人在脑手术后复发。对于手术切除和放疗后复发的病人的治疗必须认真考虑,且机会有限。1988年,有关专家评价再次完全医治的治疗结果时发现:66%的病人的神经症状得到改善,中位时间为6个月,无相关死亡,只有5%的病情进展。专家指出有症状的复发病人在手术可触及的情况下,再切除是应重点考虑的治疗手段,然后才可应用其他试验性治疗。1992年,建议再手术的确定因素有以下几个:
①首次手术至今的间隔时间;
②复发瘤的位置;
③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
④肿瘤的系统扩散情况;
⑤病人的年龄和一般状况评分。
专家强调,无瘤时间越短,再次手术所取得的姑息性治疗成功的时间也越短。
四、脑瘤术后并发症处理
脑瘤术后如果不注意,容易发生很多的并发症,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并发症,我们患者及患者家属需要有效的注意防范。
1、呼吸障碍、胃肠应激性溃疡出血及继发呼吸道感染。
需制订了护理计划并进行严密观察,发现该患者术后无自主呼吸,立即给予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48h后出现呼吸机高压报警,听诊双侧肺呼吸音减弱。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双侧支气管被大量的坏死组织及痰液结痂阻塞,经支气管镜灌注冲洗,并在总支气管分叉之前灌注抗生素,有效缓解了呼吸道梗阻。
2、脑瘤手术后神志、瞳孔的变化。
若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早期可表现为呼吸浅慢、不规则,氧饱和度下降。宜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后3~7d为脑水肿高峰期,可出现瞳孔忽大忽小,可能与脑干水肿移位有关,故加强脱水、限制水摄入量。若出现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及时给予补充血容量,进行血气监测分析,保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小剂量强心药,防止心衰发生。
3、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高热。 首先要判断是中枢性高热还是感染性高热。脑干术后多发生中枢性高热,其次是因术后肺部、泌尿系或颅内感染等引起的感染性高热。由于丘脑下部受损致丘脑功能紊乱,术后高热呈稽留热,是中枢性高热的表现。严密监测体温变化,采用综合措施,及早尽快、安全、有效降温。
4、营养不良。
因不能经口进食,机体又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故易发生营养不良。采用的食物配方为:奶粉、新鲜鸡蛋、食盐、麻油及鱼汤、肉汤、米汤、菜汤及新鲜果汁。
5、呼吸障碍及继发性呼吸道感染是常见并发症。
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对气管切开患者,应重视术后的早期护理,严格把好无菌、气道通畅和湿化三关。对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为预防肺部感染,我们将患者静滴使用的抗生素残留液配成气管内滴液。
五、脑瘤术后饮食
1、清醒后6小时无吞咽障碍者,方可进少量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软食。
2、术后24小时持续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应鼻饲流质饮食,鼻饲时应注意:
①少量多餐,每次量少于200毫升.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防止消化不良。
②宜高热量,高蛋白,高营养,低盐饮食。避免由于钠离子在机体潴留可引起血压升高,进而导致颅内压升高。保证病人营养,有利于手术后组织的修复。
③温度38~40℃,防止烫伤病人。
④抬高床头15°~30°,进饮食后半小时内勿改变病人体位,防止食物反流。
⑤防止胃管脱出,胃管脱出时注入食物可导致食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应妥善固定不能自行拔出。
⑥喂食前要证明鼻饲管确实在胃内。
⑦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时应尽量少进牛奶、糖类等产气食物,防止引起肠胀气。若抽出咖啡色液体时提示消化道内有出血,应暂禁饮食或灌注冰流质,止血后方可进食。
术后饮食原则:
1、饮食要平衡:不偏食、不忌食、荤素搭配、精细混食,每天食物品种愈多愈能获得各种营养素。
2、要排除毒素,不吃酸渍(不包括糖醋味)、盐腌、霉变、烟熏、色素、香精、烈性酒。
3、多用天然与野生食物,少用人工复制与精加工的食品。
4、合理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某些滋补品如人参、白木耳、薏苡仁、红枣等有直接或间接的抑癌与强身的功效。
5、在烹调时,用油量可与正常人相似,不宜增加。同时要注意菜肴色、香、味的调配,多采用蒸、煮、炖的烹饪方法,尽量少吃油炸、煎的食物。
推荐加味开胃汤:生北山揸100克,广木香50克,猪苓50克,杭白菊50克,每日一剂水煎常饮。广木香,猪苓发霉后变软,有怪味,病人吃了就吐,使人误以为胃气已绝。煎好后应是酸的,有一点苦味。煎药用铝锅或玻璃锅。
煮法:
①放一升凉水浸泡半小时。
②取出药物放入另一升水中大火熬开后再文火熬半小时。药液倒出。可熬2次。
③放保温壶中两次共约1500毫升。
④每次饮用约100毫升,要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喝,这样才能让胃肠舒服,一点点增强胃气。
⑤千万不要加糖,也不要加蜂蜜,如闲药苦,可加小红红枣10颗。
⑥不要喝隔夜药汤。
六、影响脑瘤预后的其他因素
除了治疗方法能影响脑瘤的预后以外,还有癌肿的分化程度,病理分型,患者自身的体质,相应的护理工作和患者自身的综合素质等也会影响到脑瘤预后。
1、癌种情况
不同病理分型的脑瘤其预后均有不同。分化程度与病理分型不同,预后也不同。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较差。
2、治疗情况主要有两个要则,
①方案是否正规,疗程是否坚持到底。
②是否全程配合中医药,即使采用中医药治疗,治疗方案是否规范。总之,错误的治疗、过度的治疗、抗拒治疗,都会导致脑瘤的复发,预后差。
3、体质方面:体质的强弱对预后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健康能力越强,抗病能力越强,修复能力越强,相对的讲预后较好。平素体质虚弱的患者,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脑瘤复发难以控制,预后不佳。其实,癌症就是体内正气不压邪气的斗争结果。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4、综合健康:家庭支持与配合治疗情况,家庭的关爱多少,对健康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同时,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心理等综合因素都影响健康情况,甚者忽视综合调护,也是导致肿瘤复发的可能高、预后差的结果。
5、其他:个人的先天心理特点、年龄、地域、环境等等,都会影响到肿瘤的预后和复发。
人体脑瘤的预后与脑瘤发病病理和发病部位以及是否及时得到完全治疗密切相关。良性肿瘤如能完全切除可获得完全医治,如不能完全切除则其预后与该部位恶性肿瘤相似。所以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改善脑瘤预后的关键。此外通过中医药治疗,功能锻炼、心理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本病的预后,至少可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另外,脑瘤病人的心理因素对治治疗结果果和手术预后影响很大。病人顾虑多、思想负担重,会引起全身许多脏器功能紊乱,如神经衰弱、消化不良、血压增高或心律失常等。久而久之,发展为营养不良、水和电解质紊乱、免疫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的病人,全身抵抗力低下,对手术的耐受力差,组织的修复缓慢,影响切口的愈合。低蛋白血症和某些维生素缺乏症对机体影响很大。蛋白质摄入不足所致的低蛋白血症病人由于血浆渗透压发生改变,血容量不足,因而对失血和休克的耐受能力下降,同时还可引起组织水肿并影响手术后的切口愈合。维生素的缺乏往往是由于摄入不足,当缺乏时,可影响机体代谢,造成组织愈合不良和凝血机制障碍,增加手术的危险性,术后影响切口的愈合,而且较易发生感染。
部分病人由于长期的思想压力,手术后性格孤僻、脾气变坏、易激动,与家人和周围人难以相处,重者出现精神失常。许多病人手术前后出现失眠、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昏、食欲下降、心悸、失去工作能力等症状,并非由脑瘤引起,而是病人本身对疾病的恐惧和疑虑等因素造成,所以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对患者的生存期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