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瘤概述
脑部肿瘤又名颅内肿瘤,该疾病发病缓慢,随着时间推移病情会迅速加重,原发于颅内者称原发性颅内肿瘤;由全身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称转移性颅内肿瘤。常见的颅内肿瘤有胶质瘤、脑膜瘤及神经鞘瘤。
二、脑瘤常见检查
1.电生理检查 通常脑电图对大脑半球凸面的肿瘤有提示病变部位的价值,但脑电图无异常也不能排除肿瘤的存在。脑电地形图与脑电图有相似之处,但定位更明确些。脑诱发电位对肿瘤有辅助诊断作用,考虑视觉通路的肿瘤用视觉诱发电位,而桥脑小脑角及听神经的肿瘤则选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2. 头颅平片 慢性颅内增高的X线征为颅骨分离或增宽,以儿童颅高压很为常见,脑回压迹增多与增深,①蝶鞍改变:蝶鞍球形扩大多为垂体瘤,而盆形扩大常见于颅咽管瘤。②颅内病理性钙化斑:多见于颅咽管瘤、脑膜瘤,胶质瘤也可出现。③钙化的松果体:增大者脑膜瘤。⑤血管沟变化;一侧性脑膜中动脉沟增粗迂回,见于脑膜瘤。⑥岩骨及内听道变化:岩骨尖破坏,缺损多见于三叉神经瘤、胆脂瘤等,岩骨尖质增生多为局部脑膜瘤,内听道扩大可见于听神经瘤。
3.头颅CT 由于能够分辨颅内不同组织对X线吸收值的细微差别,可使颅内的软组织结构如脑室和脑池系统,灰质、白质结构及病变组织清晰显示,对颅内肿瘤的定位诊断准确性可达98%,它能直接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有无坏死、囊性变、出血、钙化等。
经静脉注射造影剂,根据增强的高密度瘤组织与低密度的瘤周组织比较,有助于脑瘤的定性诊断。恶性胶质瘤中央通常呈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瘤体周边环形强化;瘤周围脑水肿呈低密度改变;脑膜瘤呈高密度或等密度区,常被造影剂显著强化;垂体瘤多呈鞍内或鞍上的高密度或等密度、混合密度的肿块,边界清,增强造影多呈明显强化。听神经瘤多呈低密度或等密度,边界清,与岩骨紧密相连,明显增强,使用气体脑池CT造影,可发现位于内听道内的微小听觉神经瘤。
CT对肿瘤的定性诊断幕上达80%以上,幕下除小脑桥脑角外也达60%左右。对于3mm以上垂体微腺瘤,采用垂体薄层增强轴面扫描,并行矢状。冠状重建,能了解肿瘤在鞍内立体定位。
4.磁共振影像(MRI) 磁共振检查是利用各种组织中所含质子密度的不同而进行成像,由于能进行矢状,冠状及横断面直接三维成像,对肿瘤立体定位定性更加准确,故在一定程度上它的重要性已超过CT。临床上根据病变和邻近组织结构中T1和T2长的物质和组织产生强MRI信号,这些物质和组织包括脂肪、粘液、亚急性出血和某些肿瘤等;低质子密度时则T1和T2短产生弱的MRI信号,包括气体、致密的钙化和骨皮质等。MRI能显示脑血管分布及肿瘤血管改变,尤其是选择性血管成像,对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诊断有较大价值。
5.同位素扫描 同位素脑扫描是利用某些放射同位素能够浓集于肿瘤部位的特点,通过颅外扫描计数描绘出病变的图形,供以确定肿瘤的部位和大小,主要对定位诊断有意义。因图像模糊,对定性诊断价值较小。
6.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DSA通常不是诊断脑瘤的治疗方法,CT、MRI等可对大多数脑瘤作出定位和(或)定性诊断。DSA的价值在于术前作为CT 或MRI的补充检查,提供肿瘤供养和引流血管的数目、位置;肿瘤血管的多少和血管结构;相应静脉窦的通畅性等。此外,由于DSA的较高密度分辨力,可以更好地识别肿瘤染色,即肿瘤的微循环结构。
7.内分泌检查 鞍区肿瘤如垂体瘤、颅咽管瘤及某些先天性肿瘤如松果体瘤,存在内分泌功能变化,内分泌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三、脑瘤实验室检查
1、眼底检查:观察有否视神经乳头水肿b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体征,与头痛、呕吐并称为颅内压增高的“三证”,但仅见于四分之一患者,所以不能简单地以眼检查阴性而排除脑瘤的可能。
2、头颅X线摄片:有助于了解有无颅内压增高,颅骨的局部破坏或增生,蝶鞍有无扩大,松果体钙化的移位及脑瘤内病理性钙化等,对定位、定性诊断都有帮助,但x线摄片的阳性比例不足三分之一,故不能因摄片阴性而排除脑瘤。
3、脑电图检查:对大脑半球生长快的脑瘤具有定位价值,可看到病侧的波幅降低,频比例减慢,但对中线的、半球深部和幕下的脑瘤诊断帮助不大。70年代后发展的脑电地形图可以图形的方式显示颅内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对脑瘤的诊断比常规脑电图敏感,其主要表现为肿瘤区及肿瘤区周围的慢波功比例异常,不失为CT检查前的一种有效的筛选方法。
4、脑部CT检查:对脑瘤的检出比例可达90%以上,对病变大小、形态、数目、位置、密度和性质易于显示,且解剖关系明确,是目前脑瘤的主要诊断方法。
5、磁共振咸像(MRI):显示出绝大多数的颅内肿瘤及瘤周水肿,可精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它是CT的一个重要附加检查手段,特别是对紧靠骨的颅底、脑干的肿瘤,如天幕上良性星形细胞瘤可显示自质异常,弥补了CT无异常发现的漏诊,因此,MRI更适于早期诊断。
6、生化测走:对垂体瘤病人,尤其是垂体前叶激素分泌过多的病人,可通过血生化检查而予以证实。可分别检测泌乳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以明确垂体病性质,其中以泌乳素瘤常见,约占50%,其次是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四、脑瘤检查注意事项
1、在准备检查诊断前,需要做一个一般的体检,因为这个关系到是否可以准确无误的检查到是否有脑瘤,如果患有淋巴结肿大、神经系统等相关的疾病,检查的侧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其中,如果意识不清的病人应该是作为神经系统详细检查的。
2、除此以外,脑瘤检查诊断的注意事项外,为了能够更准确,更及早的治疗,可以结合临床表现和特殊的检查方式来诊断和治疗。
3、特别应当注意, γ刀不是手术刀,而是用钴60所发出的γ射线集中照射肿瘤,使肿瘤细胞遭受毁灭性打击,它常用于未切除干净的良性肿瘤,对较小的良性肿瘤以及多发性脑转移癌也有较好治疗结果,但它要求肿瘤直径不能超过3厘米,不能滥用γ刀,否则会给病人造成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