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恶性肿瘤的转移特点是:外观局限的肿瘤,却在腹膜、大网膜、腹膜后淋巴结、横幅等部位已有亚临床转移。其转移途径主要通过直接蔓延及腹腔种植,瘤细胞可直接侵犯包膜,累及邻近器官,并广泛种植于腹膜及大网膜表面。淋巴道也是重要的转移途径,有三种方式:
(1) 沿卵巢血管走行,从卵巢淋巴管 向上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2) 从卵巢门淋巴管达需 内、儒外淋巴结经需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3) 沿圆韧带人儒外及腹股沟淋巴结。横幅为转移的好发部位,尤其右踊下淋巴丛密集,故很易受侵犯。血行转移少见,终末期时可转移到肝及肺。
卵巢癌转移有局部浸润、腹腔种植、淋巴与血行转移等途径,其中以腹腔种植和淋巴转移很为重要和常见。本文对这两种转移途径的临床资料、预后及可能机理作一介绍。腹腔种植卵巢暴露于腹腔内,肿瘤细胞穿破卵巢包膜或外生型癌细胞脱落,使之散落在盆腔内。由于吸气运动,腹腔内流体静水压明显一降,造成横隔下短暂负压,肿瘤细胞随腹腔液体上行,迅速种植于上腹腔脏器的表面。随着腹腔中液体的流动,肿瘤细胞可转移至隔下间隙,累及腼淋巴管。
卵巢癌易于转移及广泛播散,就诊时大约3/4的患者已属晚期,经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5年存活的可能仍只徘徊30%左右。究其原因,除了早期诊断困难以外,治疗后复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已达到临床痊愈者在停止治疗后,大约50%~80%的患者将在近期或远期出现复发。Rckel 报道,在晚期卵巢癌中,肝表面转移高达 54%,肝内转移达 43.2%,腹膜种植达71.6%,网膜转移为 46.3%。
卵巢癌的淋巴转移的可能高达50%以上,目前多数经验已趋向淋巴结清除应作为肿瘤细胞减灭术的组成之一。凡能切除原发及继发病灶者切除腹膜后淋巴结较为有利,如若原发瘤或转移瘤不能达到细胞减灭者,则强行淋巴结清除亦无补益。
卵巢癌复发转移的常常采取中药辅助治疗,现代研究表明,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运用中医药治疗肯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有抑杀癌细胞的作用,二是增强宿主的免疫力,这些作用对患者术前控制病情术术后预防复发均有好处。常用的治法有清热解毒法及活血化瘀法。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有白花蛇舌草、白毛藤、薄公英、臭牡丹、山豆根、断肠草、青黛、黄柏、黄芩等,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有莪术、鸡血藤、五加皮、赤芍、红花、三棱、庶虫、水蛭、川芎、归尾、胆南星等均具有抑制肿瘤及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这与目前常用杀灭癌细胞的化疗药物,往往同时有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作用,有重要的差异,故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肿瘤,具有其特点。在中医治疗中,还可以选用扶正固本,补虚的中药与活血化瘀药合并应用,如灵芝、香菇、北黄芪、云苓、党参等,取其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及调整酶系统,促进自身免疫,这将是有益于临床治疗减少卵巢癌复发的手段。
卵巢癌复发的部位 ,卵巢癌复发的特点是多处复发,可出现在阴道或盆腔其他部位、腹膜后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肝、脾、胰、胃结肠韧带、残存大网膜、膈、肠道等腹腔脏器以及胸膜、肺、脑等部位,复发部位以盆腹腔和淋巴结多见。
患者要坚持长期化疗治疗,卵巢癌的化疗应该是较长时期、持续性的,特别是晚期和手术不切除者。用药计划是:术后第1年:每月一疗程;第2年:每月一疗程;第3年:每6月一疗程;第4~5年:每6月一疗程,多改用口服药。复发性卵巢癌的预后,复发性卵巢癌的预后极差,初次治疗后早期复发较晚期复发的预后更差。以下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卵巢癌治疗复发后的预后。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卵巢癌有哪些治疗方法? 下一篇:卵巢癌化疗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