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宫癌手术后常规护理
(1)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预测患者是否需要止痛药或其他止痛措施。
(2)对患者主诉疼痛给予反应,如表示关心,采取相应措施。
(3)遵医嘱给予美施康啶(止痛药)时,告诉患者服药间隔12h,必须完整吞服,切勿嚼碎,如出现恶心、呕吐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给予对症处理。
(4)用药后评价止痛效果,可记录为:
①完全缓解(CR)完全无痛;
②部分缓解(PR)疼痛较给药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上不受干扰;
③轻度缓解(MR)疼痛较给药前减轻,但仍感明显疼痛;
④无效(NR)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
(5)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音乐诊疗理念根据患者爱好、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精神状态等选择与患者情绪相吻合的节奏缓慢、优雅的音乐,不定时播放,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
体温过高
相关因素:与疾病影响代谢比例增加有关。
措施:
减少探视,对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嘱患者家属晨间开窗通风30分钟,病室空气紫外线消毒30分钟,每日2次,病室地面及桌面用0.5%TD液拖地每日2次,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0.9%氯化钠注射液 头孢他啶1.5g/L,每日1次静滴;给患者吸氧,因为高代谢状态对氧的需要量增加;患者有留置尿管,应注意每周更换1次,会阴冲洗每日2次,保持清洁和干燥;保持口腔的清洁,鼓励多漱口,观察口腔粘膜有无异常;由于使用美施康定以及长期卧床,患者大便干燥,要保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 2000-3000ml。必要时使用缓泻剂;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注意保暖。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相关因素:与癌肿引起机体的代谢需要量增加以及止痛药引起恶心有关。
措施:
膳食上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为宜,指导患者少食多餐,以减少对胰腺的刺激。鼓励患者家属送患者喜欢吃的饭菜,尽量增加一些防癌的食物(蘑菇、菜花、大蒜、鱼等),尽一切努力增加患者的摄入量,平衡膳食,保证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治疗上,静滴复方氨基酸(18aa)和20%脂肪乳,根据病情输入白蛋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及疼痛耐受力。
躯体移动障碍相关因素:与肌肉骨骼障碍和卧床时间过长有关。
措施:
向患者强调正面效应,增进患者的自我照顾的信心;鼓励患者使用健康的手臂从事自我照顾的活动;指导家属协助患者的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 移动患者时,请其他人帮助或恰当的使用辅助器材转运;加强保护措施;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锻炼,保持肌肉的张力,促进血液的循环。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相关因素:与胰腺癌转移后被动左侧卧位不能更换体位,致血液循环不良有关。
措施:
因患者不能翻身,24小时持续一种姿势,首要的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受压部位可用红花酒精按摩,顺一个方向,手掌贴紧皮肤按摩,力量由轻到重,由重到轻;帮助患者改变侧卧角度,从而改变着力点;也可给患者上身躯干下置软垫靠卧,以减缓侧卧时髂骨、骨盆的受力,避免骨隆突处长期受压。
焦虑、恐惧
相关因素:病情反复且加重而家属隐瞒病情,患者不了解自己的病情,仍对治疗抱有很高的希望。
措施:
我们将病房布置成家庭式,允许家属24小时探视陪伴,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解答,减轻情绪应激状态,避免破坏机体的"自稳态",与家属共同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撑,使患者感到安全、安慰和放心,以乐观平稳的心态对待疾病。
二、子宫颈癌术后饮食
子宫颈癌手术创伤较大,患者身体机能减弱,多补充b-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微量元素锌和硒,如菠菜、油菜、苋菜、莴苣叶、南瓜、牡蛎、鱼、瘦肉、动物内脏、蛋、虾、食用菌类、紫菜、芝麻、花生等,多吃黄豆及豆制品。另外,患者可食山药、桂圆肉、枸杞、猪肝等以补气养血。放疗期间饮食调理以养血滋阴为主,可食用肉类、鸭蛋、木耳、油菜、莲藕等;而化疗时以健脾补肾为主,可用阿胶、甲鱼、木耳等。若有双侧卵巢切除者,易有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应多摄取钙质及荷尔蒙摄取。
(1)宜吃蓟菜、甜瓜、菱、薏米、薜荔果、乌梅、牛蒡菜、牡蛎、甲鱼、海马。
(2)出血宜吃鱼翅、海参、鲛鱼、黑木耳、香菇、蘑菇、淡菜、蚕豆。
(3)水肿宜吃鲟鱼、石莼、赤豆、玉蜀黍、鲤鱼、鲮鱼、泥鳅、蛤、胰鱼、鸭肉、莴苣、椰子浆。
(4)腰痛宜吃莲子、核桃肉、薏米、韭菜、梅子、栗子、芋艿、甲鱼、海蜇、蜂乳、鲎、梭子蟹。
(5)白带多宜吃乌贼、淡菜、文蛤、蛏子、牡蛎、龟、海蜇、羊胰、雀、豇豆、白果、胡桃、莲子、芡实、芹菜。
(6)防治化疗、放疗副作用的食物:豆腐、猪肝、青鱼、鲫鱼、墨鱼、鸭、牛肉、田鸡、山楂、乌梅、绿豆、无花果。
三、子宫癌手术后并发症及预防
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如果伤及盆腔血运及自主神经纤维,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逼尿肌功能性障碍,以致排尿困难,形成尿潴留,继发感染,甚至肾盂炎,以及输尿管梗阻和输尿管瘘。
1、尿潴留
对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很重要,为防止发展成为顽固性尿潴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留置导尿,术后保持长期开放导尿管5-7日,然后定时关、开导尿管,机械性地充盈、排空以刺激膀胱,拔除导尿管,患者试行自尿。
②预防感染,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每日用0.1%的新洁尔行会阴擦洗,指导患者多饮水,以防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
③膀胱冲洗,对于那些发生感染或顽固性尿潴留的患者可用0.9%的生理盐水250毫升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毫克行膀胱冲洗,每日2次。
④测残余尿量,通过对残余尿量的测试,可帮助推测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一般对残余尿量超过50-75毫升的患者须重复训练。75%-95%的患者均在3周内恢复膀胱功能。
⑤心理护理,对那些长期卧床,精神高度紧张的病员,应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告知其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可能性,使其正确认识解除思想顾虑、调整好个人心态,配合正确的治疗护理措施,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输尿管阴道瘘及膀胱阴道瘘 多发生于术后7-14日。膀胱内注入点蓝液可以鉴别。对手术中有输尿管、膀胱损伤的病人,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输尿管及盆底引流通畅,即使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是预防发生此并发症的关键。
2、淋巴囊肿
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液引流不畅可形成腹膜后淋巴囊肿。囊肿大者有下腹不适感,也可有同侧下肢水肿及腰腿疼痛。
预防措施:
①术后早期床上按摩、活动下肢、交替抬高肢体,促进淋巴回流。
②注意观察盆腔负压引流液的量、性质,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压折,影响引流效果,增加淋巴囊肿形成的易患因素,这一点非常关键。
护理措施:
①及时观察,如患者有一侧或双侧肢体肿痛、胀,腹股沟部触及有软性包块形成,伴感染时体温可升高到38℃以上,说明已有淋巴囊肿形成,应及时采取措施。
②抬高患侧肢体,促进淋巴回流,局部可用中药大黄或芒硝热敷,也可物理热疗,以利炎症消散。
③遵医嘱积极抗炎治疗,也可配合中药汤剂口服,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④个别囊肿较大者要及时切开引流,做好引流后的伤口护理。
3、出血
多因手术中止血不完全,继发感染所致。尤以术后一周内较常发生。
术后严密观测生命体征变化,尤以血压、脉搏为主。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大夫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注意观察阴道引流管内引流液的量、性质、色泽,及时记录引流量,准确判断拔管指征,一般于术后48-72小时可拔除。术后伤口加压砂袋,包扎胶带,也可达到止血的目的,砂袋一般于术后8小时去除,严密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准确判断出血量,及时更换敷料。
4、静脉栓塞
与手术时间长、下肢静脉长时间阻滞、手术中静脉壁创伤、凝血机制加速等因素有关,其中下肢静脉静脉栓塞较多见。
预防护理措施:
①切实做好术前宣教,使患者了解术后早日活动的重要性及好处,做好身心准备。
②术后鼓励病员及早在床上活动下肢,术后2~3日可下床适当活动,避免血栓的形成。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