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健康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积极的精神状态不但能提高病人的生存的可能,并能增加药物的治疗结果。多数病人对肝癌的诊断会感到震惊。难以接受,甚至绝望。医护人员应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听其言观其行,与病人互通感情。耐心向病人讲述癌症的基本常识。传授有关的健康方法。将病人以往的兴趣、爱好等挖掘出来,使他们从中得到乐趣,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解除恐惧、抑郁、失望等,使他们证实现实。并可采用暗示、激励等手段来巩固病人的眷恋心理,鼓励和增长病人同疾病抗争的信念,增强拼搏意志。经常同家人交谈,让他们知道,家人长期的爱与同情将给病人以希望和勇气。尽可能为病人提供多方面的帮助。结合病人的心理。制定出相应的心理治疗措施,使病人能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接受治疗。
当患者被确诊为肝癌时,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常同死亡发生联系,有的出现自暴自弃,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有的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们把生命完全寄托于治疗当中去;另外癌症患者除了面临死亡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和恐惧外,还要忍受癌症的疼痛折磨以及治疗的痛苦。故在疗中表现为精神异常的紧张、恐惧和痛苦。所以针对患者的各种心理变化,进行认真分析,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在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很好地配合治疗,可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
1、护理精神
护理精神主要是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搞好治病救人工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不断的自我充实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医务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是我们护士的骄傲,她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被印在英磅的正背面,这位1820年出生的护士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抢救伤员的动人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的护理人员,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5.12”国际护士节就是为纪念南丁格尔而设定的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目的在于学习和发扬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弗劳伦斯·南丁格尔献身于护理和救助伤病员的精神,激励广大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不断的自我充实,以培养护理事业的素养和乐观进取的护理精神。
2、精神护理
新的医学模式对疾病的治疗及研究的指导意义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使很多医生或护士均不再把自己的工作只局限在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之内,而是扩大到关心健康人身、心的卫生保健、预防疾病的发生、或致力于改善影响人们健康的不良行为方式和环境。很多护士也认识到,必须从护“病”转变到护“人”,正如祖国医学中所说的,在诊治病人的过程中必须是“见病见人”和“治病治人”。在新的医学模式的影响下,护士除了从属和配合医生的工作之外,还需独立地完成许多促进和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战胜疾病的护理工作。这在许多护理文献中统称为 “整体护理”。其中促进和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战胜疾病的护理工作则称之为精神护理,它是整个医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精神护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护理精神
护理人员应着装整洁、举止端庄、情绪乐观、态度和蔼,要以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护理精神出现在病人面前,使病人受到良好的影响、使病人树立起对生活的热爱和战胜疾病的信心。美好的语言、愉快的情绪、友善的态度,能使病人的心情舒畅,从而提高治治疗结果果。护士的语言既可以“治疗”,也可以“致病”。如一位中年男性病人,因腰以下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疼痛厉害,经常呻吟不止,入际后经服药治疗虽有好转,但每到夜里仍是疼痛难以入睡,因病人家住农村,经济负担重,病人及家属心急,多次问医生护士:“怎么来医院几天了还不好”我们个别护士回答简单:“你这病一下还好不了”。故使病人产生了悲观消极情绪,疑心自己的病治不好了,在一个夜里二点多钟,大雨刚停,病人乘陪人不注意时,独自走上楼顶平台的一角,准备跳楼自杀。值班护士发现后,热情地靠上去说他跳楼前讲几句知心话听听,他便向值班护士倾诉了他消沉的原因,一是近两天来下半身疼痛厉害,行走困难,听医生护士又讲一下难以治,疑心自己得了癌;二是自已家里条件差、无法支付较多的医疗费用,花了钱迟早是死,还不如少花钱早点死掉算了。值班护士了解到病人寻死的原因后,便亲切热情地安慰病人,并向他耐心解说:“我们个别工作人员说话简单,而使你理解错了,你的病完全能治,所需医药费也不会很多。你所患的病按中医讲属痹证,是以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疼痛,屈伸不利为主要特征,常与气候变化有关,主要为气血运行不畅,病程较长,天阴欲雨时,疼痛加剧”。当病人听了解释,便打消了寻死的念头,泪流满面地对护士说:“原来是这样,太谢谢您了。”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应接纳和尊重病人,灵活运用交谈技巧与病人沟通。医护人员友善的言语能使病人感到亲切、真诚、信赖,就会无形中缩短了护患距离。美好的语言要与行为一致,言而有信,从而使病人在心理上发生良性反应,改善全身心状态,减轻症状。被人尊重是病人的需求,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是医护人员的本份,对病人给予安慰与支持,会提高病人的自尊心和价值感。
病人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同情,当欲望无法满足或压力情绪未能发泄时,会引起烦恼、紧张、焦虑,治疗者需同情关怀接纳病人,鼓励病人倾诉内心感受,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因势利导进行劝解、安慰,减轻其心理压力,促使其向正向发展。
2.3 善于掌握病人的心理动态
一个人患病以后,尤其面临着残疾和生命的危险,心情是十分痛苦的,要得到早期明确的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并考虑自己会不会致残,有没有生命危险等切身的问题。如一位二十五岁的男性患者,在“双抢”农忙时,柴油机出故障而打伤了左大腿,伤势严重,行了左大腿中下三分之一截肢术,随着伤处疼痛减轻,精神愉快,然而在一次换药时,病人的父亲见到伤口有一处发红未愈合好,加之医师开了口服抗炎药,这位老人见到自己的儿子的一条腿截去了就够痛苦的了,又看到伤口没愈合好,更是心情疑虑,并信口开河说什么“伤口有淤血,会留在里面作怪”,又说他曾见过“某某病人因伤口感染引起骨髓炎”,这些毫无依据的语言使病人产生了恐惧、焦虑的心理作用,如失眠、哭泣、呻吟不止,使得整个病房的病人不能很好的休息。一位值夜班的中年护士知道后,便主动找病人谈心,并耐心地向病人及家属解释,问家属“见到伤口是鲜红还是深红,是否有黄色粘液?”病人家属答:“是鲜红色”,护士解释“伤口鲜红是好现象,新肉芽已长好,伤口很快就会愈合好,如果伤口深红发热或有黄色粘液,才是感染”。又问“伤肢是胀痛,还是窜痛或针刺样痛?”病人回答:“有时好像抽筋样痛”,这位护士解释说:“这是神经功能活动恢复的表现。并非是淤血作怪”。听了解说和安慰,病人及家属有了正确认识,下半夜安静入睡,次日一早整个病室的病人及陪护都说:“听了你的解说和安慰,他好像吃了定心丸,昨晚好多了。”
2.4 坚持做过细的思想工作
当病人接受某些特殊检查或手术前,也可能由于对此缺乏知识,而产生恐惧、焦虑不安的心情,此时,应坚持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如一位六十岁的大娘,被拖拉机碰伤右股骨颈骨折,需要行复位骨牵引术。患者害怕手术,经我们解释和鼓励,虽然同意手术治疗,但当我们用推车护送进手术室时,却又哭又叫,不愿做手术,我们并不强行手术,而将她用车推送回病房,在再次解释说服的同时,并请来几位在我院经过手术巳恢复功能的病人跟她谈切身体会,终于取得了病人的合作,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很快。
护理工作既是精湛的艺术,又是疾病健康的基础。通过临床实践,我们体会到:良好的医护技术是治疗疾病的基础。然而良好的精神护理也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同道的重视。医护人员应具备崇高的护理精神,注重对病人或疗养人员进行很优良的精神护理,致使病人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更有效的发挥药物的医治作用,从而加快疾病的缓解和痊愈。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