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发病从基因学的角度并没有得到良好的阐述,有关癌症基因的研究没有中断过,人们试图通过对肝癌肿瘤基因方面的寻找,来寻找治疗肝癌的方式。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黄健和张新博士等发现,人类印迹基因DLK1在肝细胞癌患者中表达上调,可能参与肿瘤生成。有关专家认为,DLK1有望成为有效的肝癌治疗新靶点,为我国开发治疗肝癌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
肝癌的发生常常与细胞的胚胎化有关,可能起源于肝脏干/祖细胞。黄健等在研究中,首先发现DLK1基因在胚胎肝脏高表达,同时也在肝脏特殊的原始干/祖细胞中表达。研究人员通过逆转录PCR对82例肝细胞癌患者的样本进行检测,发现 60例(73.2%)的样本中,DLK1的表达明显上调。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另外88例肝细胞癌患者的样本中,5O例癌性组织显示阳性。该研究结果提示,肝癌可能源自肝脏干/祖细胞。研究还对比了原发性肝癌和其他细胞类型,包括转移性肝癌,发现 DLK1对原发性肝癌具有特异性。有意义的是,在另外检测的 88例原发性肝癌中发现,DLK1与目前临床常用的肝癌早期诊断指标甲胎蛋白(AFP)在病理诊断上能形成互补,联合检测 DLK1蛋白和甲胎蛋白可以将肝癌的诊断比例提高25% 以上,提示DLK1可以发展成为新的肝癌诊断指标。
目前,科研人员正利用DLK1单克隆抗体建立诊断肝癌的血清学方法,联合甲胎蛋白,以期更方便准确地诊断肝癌。另外,科研人员还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发现,降低DLK1 水平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且动物实验表明,DLK1被降低后,肝癌细胞的成瘤能力明显降低、甚至消失,说明DLK1 可能是非常有效的肝癌治疗新靶点。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肝癌转移的鉴别诊断 下一篇:肝癌骨转移的发病情况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