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疾病,肝癌的病症发展较快,肝癌细胞生长活跃,侵袭性强,周围血窦丰富,极易侵袭包膜和血管,导致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肝癌转移的发生的可能与疾病的病程发展、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等因素密切相关,有肝内转移和肝外转移。转移的途径有血行播散、淋巴道转移、直接浸润和种植转移。医源性转移多与手术操作有关,肝癌破裂可导致腹腔内广泛转移。许多病例发现早期就可以通过门静脉癌栓转移至肝脏或其他脏器,小肝癌的血管内癌栓形成比例达30%,所以肝内转移是肝癌常见的转移途径。尸检发现,肝外癌转移亦不少见,转移的可能约达40%~71.6%。
一、肝癌的转移途径:肝癌的转移可通过血道、淋巴道和直接播散、局部扩散等方式转移到其他器官或组织。
①血道转移:肝癌侵入门静脉导致肝内血道转移十分常见,在血窦丰富,纤维组织稀少,无肝硬化的肝组织中更为明显,故常形成多个“卫星结节”。肝癌经血道肝外转移的主要脏器为肺脏,肝癌发生肺转移约占肝外转移的90%,多因血管中小癌栓进入血液循环后滞留肺脏形成转移癌灶。肺内癌转移结节直径<1cm,弥散分布于肺叶,常呈球状,切面呈灰白色,中央可有出血、坏死。肝癌骨转移亦较常见,各地报道的资料不一致,在3%~16.2%,常见部位为脊椎骨、肋骨和胸骨,其次为骨盆、头骨和股骨上端。骨转移癌可导致病理性骨折。少数肝癌可以转移到肾上腺、肾和脑。
②淋巴道转移:大约30%肝癌细胞和70%胆管癌细胞是经淋巴道转移,多数首先转移至肝门淋巴结,少数也可以转移到胰周、腹主动脉旁、腹膜后、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
③播散转移:一般出现在肝癌晚期,特别是生长在接近肝脏表面部位的肝癌,往往先破坏肝包膜,继之发生种植性转移,常见的是腹膜转移。
④局部扩散:肝癌细胞可以直接侵袭和浸润周围肝包膜,近肝被膜的癌结节亦可浸润邻近器官和组织,如横膈、胃、结肠、右侧胸腔等。
二、影响肝癌转移的因素甚多,主要有:
①病人年龄:30岁以下转移多见,且发生早而广泛。
②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侵袭性:一般分化程度低者容易发生转移。
③是否合并肝硬化:合并肝硬化患者易发生转移,转移的可能达84%,而不合并肝硬化者转移的可能为60%。
近年从分子水平分析发现,呈侵袭性生长的肝癌中67%MMP-2mRNA表达明显增高,MMP-2亦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而包膜完整的肝癌细胞仅有20%MMP-2mRNA表达,30%MMP-2表达阳性;已发生门静脉癌栓或转移的肝癌MMP-2阳性比例(83.3%)明显高于未转移肝癌(37.5%)(P<0.01)。伴肝内转移的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DV)、PCNA明显高于不伴肝内转移者。此外肝癌细胞nm23、MDV、MMP-2、PCNA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的转移有关,可作为病程进展,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三、肝癌肠转移的食疗
(1)菱粥:带壳菱角20个,蜂蜜1匙,糯米适量。①将菱角洗净捣碎,放瓦罐内加水先煮成半糊状。②再放入适量糯米煮粥,粥熟时加蜂蜜调味服食。经常服食,具有益胃润肠作用。
(2)藕汁郁李仁蛋:郁李仁8克,鸡蛋1只,藕汁适量。将郁李仁与藕汁调匀,装入鸡蛋内,湿纸封口,蒸熟即可。每日2次,每次1剂,具有活血止血,凉血,大便有出血者可选用。
(3)瞿麦根汤:鲜瞿麦根60克或干根30克。先用米泔水洗净,加水适量煎成汤。每日1剂,具有清热利湿作用。
(4)茯苓蛋壳散:茯苓30克,鸡蛋壳9克。将茯苓和鸡蛋壳熔干研成末即成。每日2次,每次1剂,用开水送下,此药膳具有蔬肝理气,腹痛、腹胀明显者可选用,另外还可选用莱菔粥。
(5)桑椹猪肉汤:桑椹50克,大枣10枚,猪瘦肉适量。桑椹加大枣,猪肉和盐适量一起熬汤至熟。经常服食,具有补中益气,下腹坠胀者可用此方。
(6)荷蒂汤:鲜荷蒂5个,如无鲜荷蒂可用干者替代,冰糖少许。先将荷蒂洗净,剪碎、加适量水,煎者1小时后取汤,加冰糖后即成。每日3次,具有清热,凉血,止血,大便出血不止者可用此膳。
(7)鱼腥草莲子汤:鱼腥草10克,莲子肉30克,以上药用水煎汤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用,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里急后重者宜用。
(8)木瓜炖大肠:木瓜10克,肥猪大肠30cm。将木瓜装入洗净的大肠内,两头扎紧,炖至熟烂,即成。饮汤食肠,此膳具有清热和胃、行气止痛。
(9)水蛭海藻散:水蛭15克,海藻30克。将水蛭和海藻干研细末,分成10包即成。每日2包,用黄酒冲服,此膳具有逐淤破血、清热解毒的作用。
(10)菱薏藤汤:菱角10个,薏苡米12克,鲜紫苏12克。将紫苏撕成片,再与菱角、薏苡仁用水煎汤即成。每日3克,具有清热解毒,健脾渗湿。
(11)肉桂芝麻煲猪大肠:肉桂50克,黑芝麻60克,猪大肠约30厘米。猪大肠洗净后将肉桂和芝麻装入大肠内,两头扎紧,加清水适量煮熟,去肉桂和黑芝麻,调味后即成。饮汤吃肠,此膳外提中气,下腹坠胀,大便频者可选用。
(12)大黄槐花蜜饮
原料:生大黄4克,槐花30克,蜂蜜15克,绿茶2克。
制法:先将生大黄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切成片,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5分钟,去渣,留汁,待用。锅中加槐花、茶叶,加清水适量,煮沸,倒入生大黄煎汁,离火,稍凉,趁温热时,调拌入蜂蜜即成。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以及癌术后便血等症。
(13)马齿苋槐花粥
原料:鲜马齿苋100克,槐花30克,粳米100克,红糖20克。
制法:先将鲜马齿苋拣杂,洗净,入沸水锅中焯软,捞出,码齐,切成碎末,备用。将槐花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研成极细末,待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成稀粥,粥将成时,兑入槐花细末,并加入马齿苋碎末及红糖,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槐花性凉味苦,有清热凉血、清肝泻火、止血的作用。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症。 中医辨证治疗 热毒壅盛型 临床表现 腹部胀痛,大便次数增多,便里常常有脓血和粘液,胃纳不佳,苔黄腻,脉弦细。
(14)菱角苡仁三七猪瘦肉汤:菱角15枚,薏苡仁20克,三七米5克,猪瘦肉60克(剁碎),加水煎煮至熟烂,调入食盐适量服用。 肝胃阴虚型 临床表现 腹部痛隐隐,可触及肿块,大便干结如粒状或形小而扁,口苦口干,纳呆或有呕吐,舌质红,脉细数。
(15)海参木耳猪肠汤:水发海参60克,木耳15克(水发),猪大肠1段约50厘米(洗净切小段),同加水煮烂,调味食用。
(16)香连炖猪大肠:木香10克,川连6克,猪大肠1段约30厘米(洗净),田七末5克,将木香、黄连研末和田七末一起装入猪大肠,两头扎紧,加水炖肠至烂,去药饮汤食猪大肠。 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 腹胀痛,腹部肿块坚硬,便下紫黑或脓血,或里急后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肝癌肺转移的转移途径及治疗 下一篇:肝癌晚期扩散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