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和肺是人体很重要的部位,肝癌一旦转移到肺,在治疗上会产生很大的困难,肝癌肺转移叫人望而生畏。那么为什么肝癌容易转移到肺?肝癌肺转移有哪些表现?肝癌肺转移怎么办呢?
一、临床上常见的肝癌转移途径有哪些?
1.血行转移:肝内血行转移发生很早,也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瘤栓脱落在肝内可引起多发性转移病灶,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肝癌细胞侵犯肝静脉后即可进入体循环,发生肝外转移,以肺转移的可能很高,还可血行转移至全身各部,以肾上腺、骨、肾、脑等器官较为常见。肝细胞型肝癌以血行转移多见。
2.淋巴转移: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常见,也可转移至锁骨上、主动脉旁、胰、脾等处淋巴结,胆管细胞型肝癌转移以淋巴转移居多。淋巴转移仅占转移总数的12.6%。
3.种植转移:偶尔发生,如种植于腹膜后形成血性腹水,女性尚可有卵巢转移癌。
4.直接浸润:肝癌一般较少发生邻近脏器的直接浸润,但偶尔也可直接蔓延、浸润至邻近组织器官,如膈、胃、结肠、网膜等。
二、肝癌肺转移的原因
肺部是肝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肝癌远处转移者有超过50%发生在肺部。原因之一是肺部的血流量大,是循环系统的"第一滤过器",肝癌细胞就容易通过血液在肺部形成转移灶;原因之二是肝癌细胞对肺组织有一定的亲合性,例如在实验研究中发现,肺组织含有高水平对肝癌细胞有强趋化因子,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在肺部形成转移灶。
因为肺部是肝癌容易转移的器官,因此,就需要对肝癌患者常规做胸部X线检查,特殊患者还需要做肺部CT检查。即使是肝癌切除术后的患者,在术后随访的时候,也要定期做胸部X线或CT检查。
肝癌肺转移多无病状,常常是在做胸部X线检查或者胸部CT检查时发现。在单侧或两侧肺野可以见到圆形的如棉花球一样的结节,多见于肺野的周边,下肺多见。部分患者会有咳嗽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咯痰,或痰中带血。当肺部转移灶增大压迫了支气管、阻塞支气管可引起阻塞性肺炎,科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炎的表现。
肝癌一旦出现肺转移症状,那么患者生命的危险就又增加了许多,因此患者对此一定要了解,以便进行及早防治。
三、肝癌肺转移的症状表现主要有:
临床上肝癌肺内转移的临床表现有咳嗽、咯血、气急、胸痛、发热等。也可产生以下肿瘤压迫症状:
1.若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癌瘤侵入纵隔及食管时可出现吞咽困难。此时采用断层照片食管钡餐、食管镜检查可以确诊,有别于食管癌。
2.当肿瘤侵及颈部交感神经时,可表现眼球内陷,上睑下垂、瞳孔缩小、眼裂狭窄等。
3.若癌瘤压迫或侵犯膈神经时,可造成膈肌麻痹。
4.若癌组织侵入或压迫喉返神经时,可有声带麻痹,造成音哑。
5.若奇静脉受到癌瘤侵及,则可表现为患侧胸壁静脉曲张及软组织水肿。
6.若癌组织侵入上腔静脉或其内有血栓形成时,则可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如颜面水肿、发紫、颈、上胸部、上臂以及上半身有静脉扩张等。
以上就是肝癌肺转移的症状表现,研究证明,肝癌肺转移若不及时进行控制,则很容易导致肝癌病情的加速恶化,因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警惕肝癌肺转移症状的出现,即使出现,患者也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引发更严重的病情。
四、肝癌肺转移的治疗
对肝癌伴有肺转移的情况,因为对于晚期重病患者来说,无法再承受放化疗西医诊疗理念的不良反应。中草药对癌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此要采取中医保守治疗的方法、中医的食疗加生机饥诊疗理念,以达到缓解病人痛苦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的目的。
中医治疗对于肝癌特别是肺转移的晚期肝癌有很大优势,针对肝癌发病部位的血供丰富,双套供血,有着转移快、生长迅速的特点;中医中药从外围症状着眼,解除了病人诸多由原发灶引起的症状,通过该方法治疗的病人一般不疼痛,腹水消失,肝功能降至正常,黄疸消退,可以达到"带瘤生存"目的。
瑶医药作为民族医药在中国的医学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民族医学的发展奠定着殷实的基础,沿袭历代医学的发展,瑶医药逐渐发展,秉承着优良传统,吸收着现代科学的先进知识。在癌症方面,瑶药可以减轻癌症病人的症状和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降低癌症的死亡人数,为人类的延续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瑶医药治癌有五大特点:
1、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完全医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运用中医中药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放、化疗治疗对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有相当的副作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既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又能加强放、化疗的效果,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或不能手术和放、化疗的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因此我国治疗癌症比外国多了一条民族医药的途径。
3、不影响劳动力。癌症患者在局部状况好转的同时,全身状况也得到改善,甚至能胜任日常的工作。
4、副作用小。没有骨髓抑制方面的副作用,对消化道也不会有严重的影响。
5、经济上比较便宜,服用又方便。
辨证治疗
①扶正抗癌
理论基础:中医理论认为虚证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和病机,正气不足,气血虚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因而出现气滞、血瘀、湿聚、火毒、痰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形成肿瘤。临床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扶正抗癌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等,对于某些肿瘤可能会降低复发的可能、提高治治疗结果果的作用。因此扶正抗癌是中医预防、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
适应证:主要适应于晚期肿瘤。
具体措施:滋阴,补气,补阳,养血。扶正抗癌。
②祛邪理论基础:中医理论认为外邪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因素。由于长期饮食不洁、情志失调、过度劳伤等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外邪乘虚而入,引起气滞血瘀、邪毒聚结、浊毒内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形成肿瘤。因此,祛邪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大治则,具有较好的治疗结果。
适应证:早期肿瘤和体质较好的病人。
具体措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祛湿,化浊解毒,以毒攻毒等。
总之:证是一类西医尚未认识的基本病理过程,中医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和优势,辨证治疗通过调整病人的阴阳平衡、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等可以起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辨病治疗
理论基础:现代医学对于疾病过程的认识是"病",由于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机体各个部位发生的肿瘤都可以得到明确诊断,这是现代医学诊治疾病的重大优势。近年来,中医在治疗疾病时也吸纳了西医这种辨"病"治疗模式,因此,现代中医治疗肿瘤的原则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选用一些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进行辨病治疗,实践表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肿瘤具有较好治疗结果。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