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我们将肝内单个结节直径<3 cm,多个,不超过2个,2个结节直径相加<3 cm的肝癌称为是小肝癌,通常超声发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等回声,边界清,有侧方声影,部分后方回声增强,有晕圈征,低→等→高回声是小肝癌很具特征的演变过程。
小肝癌症以膨胀、生长的优势,肿块外形完整,轮廓清楚,呈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区。而良性病灶中,如炎性肉芽肿、结核、低回声血管瘤、腺瘤样增生结节、坏死等图像不典型,二维超声诊断良性灵敏度低仅47%,恶性病灶诊断灵敏度76%,良恶性病变诊断灵敏度为59%。
以下几条来可用来诊断小肝癌:
(1)彩色多普勒诊断肝内占位病变时,恶性病灶血流丰富,肝内小占位恶性病灶内血流检出比例动脉血流检出比例较良性高。认为结节病灶内测及彩色血流信号,并有动脉血流频谱,阻力指数 (RI)≥0.6要考虑小肝癌,其诊断的准确性可达97%,有很大实用价值。
(2)有报道,恶性病灶内如胆管细胞癌,小转移癌等有59%未测到动脉血流。
(3)良性病灶如血管瘤、腺瘤样增生结节等,有20%见动脉血流。
(4)良恶性病灶在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以及静脉流速测量方面均见差异。
(5)肿瘤内检出动静脉瘘对确诊恶性病变有意义。
(6)能量彩超诊断良性病灶的灵敏性59%,恶性病灶灵敏性85%,总准确性达69%,结果显示彩超有助于提高鉴别诊断比例。
(7)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良性病灶灵敏性达100%。对恶性病灶达95%,总准确性达98%。结果显示穿刺活检是诊断肝占位病变确诊的有效办法。
(8)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病变时,早期确诊小肝癌是影像诊断的重要课题,一般认为小肝癌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后方回声略增强,多可显示晕征或侧方声影,但在结节型肝硬化背景下的小肝癌,约1/5病灶可呈高回声,与肝硬化结节常难做出鉴别,尤以<2 cm的小肝癌多以门静脉血供为主,二维超声或彩色多普勒均易漏诊、误诊。
(9)超声造影对于诊断小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比例,超声造影后根据小肝癌病灶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开始消退时间等做出较准确的诊断,一般认为小肝癌多数动脉期快速明显增强,即呈现“快进”特点,当肿瘤内造影剂迅速廓清时,正常肝实质强化,肿瘤内回声强度明显低于周围肝组织,呈现典型的“快出”现象,小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而周围肝实质约80%由门静脉供血,两者出现的增强时间完全不同,“快进快出”是肝癌很具特征性的模式,而高分化肝癌多是“快进慢出”,因流入血管多为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微泡从门静脉持续的注入可能是造成造影剂“慢出”的基础,有统计超声造影对≤3 cm小肝癌诊断准确性达87.5%,因此超声造影检查出小肝癌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水平。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怎么区分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 下一篇: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