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可以采用介入治疗来进行后续的治疗。在介入治疗后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一方面要在基础护理方面给予注意,另一方面,也要对各种不良反应给予相应处理。
一、一般护理内容
1.一般护理在术前的心理护理基础上,术后加强病房巡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若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师,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2.穿刺部位护理患者卧床24h,嘱患者穿刺侧(一般为右侧)肢体制动24h,穿刺部位用沙袋加压压迫6h,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出血或血肿形成,另外,还要观察术侧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
3.静脉补液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减轻对肾脏的损害。观察尿量及颜色,每日尿量应保持在2000mL以上,如出现少尿或无尿情况,应及时处理。
二、并发症的处理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其并发症与不良反应主要有腹痛、胃肠道反应、发热及肝功损害等。
1腹痛术后疼痛多系栓塞剂引起肝脏癌肿部位缺血坏死,邻近肝组织水肿,体积增大,包膜紧张所致。术后当日及术后第l天较明显,一般3~5d后症状缓解。可根据患者对疼痛耐受力和敏感程度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分散其疼痛注意力,并教会其放松技术,向患者说明疼痛原因及缓解时间,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对疼痛明显者应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以对症处理。
2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引起,应注意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及呕吐次数等。嘱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引起咳嗽和窒息。向患者解释引起呕吐的原因,提高心理耐受能力.严重者暂禁食,应用止吐药。
3发热一般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在4~24h内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9.9℃之间,可持续l周,发热一般为肿瘤坏死、吸收及正常细胞受损所致。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肿瘤坏死的范围有关。体温如果不超过38.5℃,且患者能耐受,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嘱其多饮水,因为发热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体温超过39.0℃,可给予物理降温、输液或药物降温。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衣裤和床单,同时保持皮肤干燥、舒适,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虚脱。对于继发性感染引起的发热者应及时应用抗生素并给予抗高热处理。
4肝功能损害的护理介入术后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以转氨酶、胆红素升高为主要表现,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的原因,消除不良心理,并告知要注意休息,同时观察患者的皮肤、巩膜有无黄染,定期进行肝功能及电解质监测。
5过敏反应的护理由于个体差异及使用超液态碘油时,均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因此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并做碘过敏试验。严格掌握禁忌证及患者对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如肾功能不佳、哮喘病史、荨麻疹、糖尿病、心脏病等。推注造影剂时要严格控制注射速度,尽量减少用量,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注射,并给予对症处理,一旦发生过敏,应及时抢救。
6饮食指导及护理肝癌患者大多体质差,术后2h以后可进少量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第2天可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少食多餐,不宜吃过硬、过咸、油腻、辛辣、煎炸及刺激性饮食。
7其他方面介入治疗后24h可拆除敷料并换药1次,如果穿刺处无渗出,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不劳累为准,以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嘱患者出院后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加强营养,按时复查,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就诊。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肝癌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措 下一篇:肝癌术后的健康饮食——黑芝麻豆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