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肝癌 > 肝癌常识 > 正文

肝癌肝脏与维生素、激素代谢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3-02-21 08:54:16 浏览次数: 20

    肝脏分泌的胆汁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和K)的吸收,脂溶性维生素都可不同程度地贮存于肝内,其中尤以维生素A在肝内的贮存量大,至于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2在肝脏内的贮存量也不少。有些维生素吸收后需在肝内进行代谢,转变成可供利用的活性形式。从食物摄取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在肝内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D则在肝内羟化成活性25-羟维生素D,维生素K在肝内由醌型转变成羟醌型。几乎所有的水溶性维生素都是在肝内转变成辅酶的形式,才能与酶蛋白结合而呈现活性,如维生素B12、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B6、叶酸、生物素、泛酸等都是如此。有些维生素活化之后,需要与肝脏合成和分泌的不同运输蛋白结合,方能在血液中运输。如维生素A与维生素A结合蛋白相结合,维生素D与一种特异的α-球蛋白结合,维生素B12与运钴胺素蛋白Ⅱ结合才能在血液中运输。大多数维生素在被排泄之前需在肝内进行生物转化。有的维生素在肝内进行第一相反应后,如吡哆醇经过氧化转化为吡哆酸,维生素PP经过氧化转化为N1-甲基-6-吡啶酮-3酰胺,维生素D经过氧化转化为钙化醇23-羧酸,生育酚氧化为生育醌,即可从尿液排出。有的维生素在肝内直接进行第二相反应,如1,25-二羟维生素D可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维生素PP经过甲基化后成为N1-甲基烟酰胺。有的维生素经过第一相反应后,由于极性改变仍不够大,尚需进行第二相反应,使之与某些极性更强的物质结合,导致水溶性加强后排出体外,如维生素A经过第一相反应氧化成视黄酸,而后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随胆汁排出。
    肝脏与激素代谢
    有些激素依赖肝脏合成与分泌的运载蛋白而被运输,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需依赖肝脏合成的特异皮质激素运载蛋白来运输,甲状腺素(T4)需依赖肝脏合成的结合球蛋白及前清蛋白来运输,T3依赖结合球蛋白和清蛋白来运输,醛固酮主要由清蛋白运输。肝脏有能迅速摄取甲状腺素,并将其贮存在肝内的能力。甲状腺素不仅在肝内贮存,并在肝内经脱碘转变成活性更强的T3。雌二醇的17-羟基在肝内可氧化为酮基而生成为雌酮,此过程是在肝内进行的可逆性的氧化还原反应。睾酮与雄烯二酮也可在肝内相互转化。
    大多数激素排泄之前需在肝内进行生物转化或灭活。有的是通过第一相反应,如甲状腺激素的丙氨酸侧链可以在肝内进行脱氨脱羧反应生成四碘甲腺乙酸,睾酮在肝内经过还原反应转变为雄酮、表雄酮及苯胆烷醇酮,孕酮还原成孕二醇亦皆在肝内进行,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还原反应转化成四氢或 六氢衍生物而失去活性,肾上腺素通过单胺氧化酶氧化脱氨而灭活,胰岛素在肝脏经谷胱甘肽胰岛素转氢酶及胰岛素酶还原裂解和水解灭活。激素的生物转化也可以通过第二相反应,有些激素在肝脏经过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等相结合而灭活。如甲状腺素能以酚羟基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成酯,肾上腺素通过第二相反应可在肝内儿茶酚胺转甲基酶作用下,经过甲基化后而灭活,并可以通过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排出。此外亦有经过第一相反应之后需要再经第二相反应的处理,如上述经过第一相反应产生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四氢或六氢衍生物,又经过第二相反应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结合;睾酮的代谢产物在17位上均为酮基,其加氢后生成雄酮、苯胆烷醇酮、表雄酮,然后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结合;雌酮及雌三醇是雌二醇的代谢产物也均可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结合,由肾脏排出。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肝癌病理学诊断 下一篇:肝癌胆囊胆汁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