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肝癌的高发,如今肝癌遗传么已成为众多肝癌患者关注的问题,肝癌大多是由于乙肝病毒引发的,都说乙肝不是遗传性疾病,但肝癌的一级亲属中为什么肝癌高发呢?
肝癌遗传么?
由于肝癌会有家族史的可能性,导致很多人认为肝癌有遗传性。那么肝癌到底有没有遗传性呢?癌症的病因90%是外因性的,遗传在肿瘤的病因中所占的分量极小。除由多发性大肠息肉症演变而来的结肠癌,着色性干皮病演变成的皮肤癌等外,其他的癌症多被认为与遗传因素无明确关系。对于那些有数人同时或先或后患肝癌的家庭来说,也许共同的生活条件,比如共同接触了某种致癌物质,相同的饮食等会导致多人患肝癌,这与肝癌的遗传性关系不大。
总的来说,肝癌的遗传是没有根据的,之所以有家族倾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遭受乙肝病毒感染并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的母亲,在分娩时或分娩后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健全,不能有效地清除病毒而形成持续感染,以致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演变为肝癌,这种情况常会被误认为是肝癌的遗传。
2、乙型肝炎病毒的水平传播:肝炎病人的家庭成员接触极为密切,如有一个感染乙肝病毒,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殃及其他人。此种情况也说明肝癌的家族倾向不能归咎于肝癌的遗传。
3、一家人之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也基本相同,大家接触致癌因素的机会也基本相等,就会导致多个人同时或先后换肝癌。
此外,肝癌的家族倾向还有一种说法:任何癌症都是细胞的基因发生两次突变的结果。散发的非家庭性癌病人,这两次变化都发生在出生之后。而有家庭倾向的癌症病人,在母亲怀孕前,就已经受到这致癌因素的攻击。他们出生时,体内的细胞已有一种容易发生癌的改变,出生后只要再遭受一次致癌因素的打击,就有可能发生癌症,因此患癌的机会比一般人大一些。这就是有名的"两次打击理论"。这也证明了肝癌的遗传是没有根据的。
所以,肝癌的遗传说法是不成立的,专家建议:家里有肝癌患者的朋友很好做好肝癌的预防,或是多改变一下家里的环境,注意饮食习惯等,防止肝癌的再次发生。
据调查,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有1/3曾有慢性肝炎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CC高发区人群HBsAg阳性比例较低发区为高,而HCC患者血清HBsAg及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的阳性比例高达90%,显著高于健康人群。HCC发生的可能与HBV携带状态的流行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地理上的密切关系。
那么,乙肝遗传吗?
乙肝不具有遗传性,它的感染途径通过传染。 首先,乙肝病毒携带者结婚生育有很大可能会把乙肝病毒传染给第二代,这叫母婴垂直传播,是传染,而不是遗传。由于乙肝有家庭聚集性,而乙肝与肝癌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乙肝聚集的家庭肝癌发病的可能较正常家庭高。 预防: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很主要的传播途径,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HB携带者将会明显降低。应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和病人接触很好要分餐。注意卫生。少去外面吃饭。对于没有抗体的人一定要接种疫苗以致于产生抗体。
既然爸妈会把乙肝传给孩子,怎么不是遗传呢?
"大三阳"的成年人精液和阴道液中存在乙肝病毒,夫妻间因性接触而感染。配偶一方是"大三阳"传染源,另一方是乙肝标志全阴的易感者。一年后全阴的那一位几乎都会出现三种乙肝抗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因为他(或她)已经感染过,而且已经把病毒免疫清除了;如果全阴的那一位的免疫低下(比如正在服激素,或者有某些慢性病),那就会接受病毒也成为"大三阳"。借助精液或阴道液作为传播病毒的载体,病毒是从外环境进入的,叫做"传染"。
如果精子或卵子中可以携带乙肝病毒,就会种植在受精卵中,发育成胚胎,婴儿出生后肝细胞中携带乙肝病毒。如果病毒能够与生命同来,那就是"遗传",但迄今还没有发现过这样的个例,或者说国际学术界并没有承认这样的事实。
既然乙肝感染有家族性,怎么不是遗传呢?
乙肝病毒是血传性的,性接触不可避免的会污染微量血液;婴儿哇哇降生,是助产士从产妇的血性体液中抱起来的。有人问:如果不遗传,父亲血液中的病毒怎么能传播呢?兄弟姐妹血液中的病毒不是更难传播吗?
"大三阳"的一滴血液中可能含有数以百万计的病毒,干家务难免不经意时发生轻微的外伤,可能微量的血液沾染了家中的物体。乙肝病毒有顽强的生命力,沾染在物体上可以存活一个多月。易感的婴幼儿嗑嗑碰碰常有损伤,创面偶然碰到沾染病毒的物体就会感染,家人之间这种机会是很多的。
乙肝病毒不遗传,由携带而肝炎、而肝硬化、而肝癌,怎么肝癌是遗传的呢?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之中,75%的人HBV DNA水平每4~5年会自行降低1次方(1 log/ml),在可检出血清病毒期间,只要每年检查肝功能2~3次,如果稳定正常,都会清除病毒而恢复;其余25%的人因病变活动而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如果不积极抗病毒治疗,大约有40%会进展至肝硬化。肝炎很活跃的症状较明显,转为肝硬化的时间就短;肝炎不活跃的并不自觉,可能数十年后才会到肝硬化。
同时还有炎症活动的肝硬化叫做活动性肝硬化,活动性肝硬化每年约有1%~4%会进展为肝癌。如果40岁时患肝硬化,不治疗的话,到60岁时平均有40%的患者会发生肝癌。活动性肝硬化可以进展到失代偿(以腹水为特征)、大呕血和肝癌,肝癌是这三种不幸结局中很多的。
传说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发生肝癌的,可能个别人长期不检查,或一年中偶而检查1次,慢性乙型肝炎有时很隐袭,不自知发病,许多年后发生肝硬化而肝癌。一般规律是由携带而肝炎、而肝硬化、而肝癌,直接由慢性携带发生肝癌从病理发展来看是很少可能的。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都不是遗传的,但肝癌却与遗传相关。
任何肿瘤都与遗传相关,家族中如有人患癌肿,不管是哪一种,都使活动性肝硬化患者有发生肝癌的高危性。
肝癌可以预防吗?
你现在是否清楚:发生肝癌要有两个条件:一是遗传素质;二是乙肝病毒引起的活动性肝硬化。遗传是爹妈给的,无可奈何;而乙肝病毒感染能够预防、慢性乙型肝炎是能治的。
为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预防发生乙肝病毒感染,也就是预防肝癌。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如果有效,就不会进展肝硬化,自然也预防了肝癌。
已经是活动性肝硬化了,应该说,这已是挽回正常生活的机会,还能不下决心吗?
必需坚持抗病毒治疗,有些患者治疗不顺利,想一想听其自然的后果,还是坚持抗病毒吧!不要对抗病毒缺乏信心,防止肝硬化失代偿、大呕血或肝癌,总是能够做到的。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