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有似肝炎或其它消化道良性疾患,易延误诊断。晚期肝癌往往出现肝区疼痛,右上腹部包块、腹水、黄疸、发热,甚至全身转移,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可上消化道出血,95%以上的病例在半年之内死亡。
一、肝癌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使皮肤、粘膜、巩膜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正常人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umol/L。如果血清总胆红素在34.2umol/L 以上,临床上即表现为有黄疸,如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而无肉眼可见的黄疸时,则称为隐性黄疸,此时血清胆红素浓度常小于34.2umol/L。
肝癌黄疸作为肝癌晚期的一个典型症状,根据其发病机制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郁积性黄疸、先天性黄疸,西医治疗肝癌黄疸除针对肝癌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或采用激素治疗外,就是采用人工肝辅助支持治疗,虽有其长处,但缺陷很多。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诊疗理念治疗以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肝胆疾病。
中医认为肝癌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调、嗜酒过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阻遏、湿热交蒸、气滞血瘀及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胆汁泛溢所致。因此在肝癌黄疸治疗上,中医能针对黄疸病因从根本上进行治疗。
肝癌黄疸的治疗方法中多以中医治疗为常用方法,从根本上治疗首先应控制肝癌,同时改善症状。在治疗黄疸过程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健脾益肾加化痰活血之品,可增加利湿退黄的治疗结果。
中医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阴黄、阳黄、急黄;治疗原则上,根据"黄家所行,从湿得之",主要以化湿利小便为法,急黄则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法。肝癌黄疸中医中药治疗可根据具体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如茵陈、附子、白术、干姜、桂枝、山药、黄茂、苍术、郁金、厚朴、茯苓、猪苓、泽泻等;伴腹大坚满,早宽暮急者,可酌加陈皮、大腹皮、大黄、甘遂、芜花等。如伴见黑便、呕血者,可加白及、灶心土、阿胶等治疗脾虚湿盛,湿从寒化型肝癌黄疸;采用川穹、红花、赤芍、当归、五灵脂、香附、乌药、积壳、茵陈、郁金等治疗瘀血内阻,胆腑不利型肝癌黄疸。
肝癌黄疸的发生根源在于原发癌肿,所以在治疗肝癌黄疸的同时不能忽视原发癌肿的治疗。中医不仅治疗肝癌黄疸有很好的治疗结果,治疗肝癌也有突出的优势。可采用肝癌治疗中药等同时治疗,抑制肝癌发展,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肝癌黄疸的治疗以中医配合西医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结果。中药治疗可以标本兼治,西医治疗能够很快的缓解症状,在治疗上各有优势,治疗后的情况快,治疗结果好,而且在控制症状的同时能够治疗原发癌肿,从根源上达到了肝癌黄疸治疗的目的。
肝癌黄疸药膳方
茵陈红糖饮
【组成】茵陈15克,红糖30克。
【制法】将茵陈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加入红糖,待红糖溶化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服。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肝胆湿热型肝癌黄疸。
芦笋玉米须粥
【组成】芦笋50克,玉米须200克,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
【制法】先将鲜芦笋洗净,切碎后,盛入碗中,备用。再将玉米须洗净,切成小段,放入双层纱布袋中,扎紧袋口,与洗干净的薏苡仁、粳米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取出玉米须纱袋,滤尽药汁,调入切碎的芦笋,继续用小火煨煮至薏苡仁熟烂如酥,粥粘稠即成。
【用法】早晚两次分服,食粥,嚼食薏苡仁、芦笋。
【功效】清热利湿,抗癌退黄。主治湿热内蕴型肝癌伴发黄疸。
二、肝癌腹水
肝癌腹水是局限性水肿的一种,是指过多的液体在腹腔内积聚。正常情况下,腹腔内有少量液体,约200ml,起润滑作用,当液体量超过200ml时即可称为腹水。
腹水是中晚期肝癌的常见体征,主要由于慢性肝功能受损使白蛋白合成减少或门静高压等原因所致。腹水一般为淡黄色,不易查到癌细胞。少数为血性腹水,血性腹水多因癌结节破裂出血所致,是诊断肝破裂的主要证据。若患者同时伴有急性剧痛、血压下降,则肝破裂可立即诊断。部分血性腹水亦可因肿瘤细胞脱落引起腹腔种植转移,此时腹水中易查到癌细胞。若患者腹水同时伴有下肢水肿,则要考虑下腔静脉阻塞的可能性。
肝癌患者的腹水可迅速发生或缓慢出现,一旦出现,病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在腹水量较少时,患者可无自觉症状,仅在超声检查中被偶然发现。当腹水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现腹部膨隆,腹胀及轻微腹痛。腹水增长较快或大量腹水时,患者感腹胀明显,并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饱胀感、下肢浮肿等症状,此系肺、胃肠道及腹腔内静脉、淋巴系统受压所致。大量腹水压迫肾脏时,患者尚可出现尿少。血压下降,表情淡漠、嗜睡等,此为肾功能受损的表现,预后极差。
肝癌腹水出现是肝癌已进入晚期的标志之一。但并不意味着已无治疗价值。 对于肝癌并发腹水的患者,首先应积极治疗肝内原发肿瘤病灶。肝内肿瘤灶能否得到控制,直接影响着腹水量的增减和病情的进展速度。
针对肝癌腹水的治疗包括前所述及的手术、放疗、化疗、介人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在使用时应注意:腹水量较少或起病初期,且患者肝功能受损不明显时,但仍应选择对肝功能损伤较小的方案,或在治疗后及时给予适当的保肝治疗;中等以上腹水时,肝功能受伤明显者,如手术、放疗、化疗,经门静脉灌注化疗等治疗,原则上不予采用,少数确有治疗价值者,很好能使腹水消退或明显减少,但均应慎用,以防加重对肝功能的损伤。经皮药物注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等对肝功能损伤较小的方法可酌情选用,治疗同时可配合中药类进行控制。
中医药治疗肝癌腹水
肝癌腹水的治疗中医中药治治疗结果果是很理想的。肝癌腹水是一种难治的性顽固性腹水,中医认为属"臌胀"学范畴。以腹部胀大,腹部脉络暴露、肤色苍黄、肝掌蜘蛛痣为特征。
西医对症支持治疗肝癌腹水
肝癌腹水患者必须积极控制腹水的增长,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1、肝癌腹水患者腹腔内化疗
在适当排放肝癌腹水后,向腹腔内注人抗肿瘤药物可减少腹水的生成,使肝及腹腔内药物维持很高水平,而毒性反应比全身使用相同药物小得多。据报道,当腹腔内注人5-FU时,门静脉血的药物浓度是外周静脉用药后的10-20倍。常用的药物有丝裂霉素。顺铂、卡铂、氮芥、噻替派、5-氟尿嘧啶、阿霉素、表阿霉素、平阳霉素等。
2、肝癌腹水患者限制水、钠的摄人 目前主张腹水患者无需完全禁止钠盐的摄人,轻者每日钠摄人量不超过1g,重者不超过0.5g,并适当限制水的摄人量。
3、肝癌腹水患者增加水、钠的排出 可使用利尿剂,宜多种交替使用或联合使用,并注意电解质的平衡。轻者可口服排钾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氯噻酮、速尿。
4、排放肝癌腹水可迅速减轻腹内压力,缓解心、肺、肾及胃肠道等的压迫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但这种缓解只是暂时的,肝癌腹水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反复排放腹水反而会导致体液及蛋白质的大量丢失、水电解质紊乱、直立性低血压,诱发肝昏迷等严重后果,因此,排放肝癌腹水不能作为治疗治法。
5、肝癌腹水的回输
在确定肝癌腹水未感染,未找到癌细胞的情况下,可将腹水回输人病人体内,不仅可减轻病人痛苦,而且可防止大量排放腹水所造成的体液、蛋白质的大量丢失、电解质紊乱及肝昏迷;也可将腹水经透析或超滤浓缩后回输,不仅能保留机体蛋白质,提高血浆渗透压,减少腹水的生成,还能增加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增加肾小球滤过比例,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力。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