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癌症状的概述
原发性肝癌的发现目前来说只有10%—15%是在早期发现的。其他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在中晚期发现的。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甚至有的患者肝癌已属晚期,但症状仍不明显。经AFP普查检出的早期病例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称为亚临床肝癌。有症状而自行就诊患者多属于中晚期。
二、肝癌的局部症状
早期肝癌可无症状体征,一旦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时,已属于中晚期肝癌。肝癌的常见症状有:肝区疼痛、纳差、消瘦、乏力以及不明原因的发热、腹胀、腹泻、黄疸等。
1.肝区疼痛
常由肿瘤生长迅速使肝包膜张力增大,或肿瘤累及肝包膜所致。常为中晚期肝癌的首发症状。疼痛多位于右肋胁部或剑突下,初起多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或刺痛。疼痛可时轻时重或一段时间内自行缓解,甚或消失。疼痛多以夜间明显,有时需用镇痛剂。若肿瘤位于肝右叶膈顶部则疼痛常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若肿瘤位于肝左叶则较早出现中上腹胀痛;当肿瘤位于肝右叶实质深部时,一般很少出现疼痛。肝区疼痛突然加剧,伴触痛或肌卫征阳性者,应想到是肝破裂或肿瘤出血至肝包膜下。
2.消化道症状
常表现为胃纳减退、饭后上腹饱胀、甚或恶心、呕吐或腹泻。消化道症状常由肝脏病理性改变,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消化道功能失调;或增大的肿瘤压迫或累及胃所致。
3.消瘦与乏力
常出现于肝癌的中晚期。可能是肿瘤代谢产物引起机体生化代谢改变,加之进食减少所致。严重时出现恶病质。
4.发热
肝癌所致发热一般在37.5℃一38℃左右,偶可达3g℃以上,呈不规则热型,多不伴寒战,午后发热较常见,有时也可见弛张型高热。发热可因肿瘤坏死或其代谢产物引起。
5、肝硬化征象
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肝癌患者可有脾肿大、腹水、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表现。腹水很快增多,一般为漏出液。血性腹水多因癌肿侵犯肝包膜或向腹腔内破溃而引起,偶因腹膜转移癌所致。
三、肝癌的全身症状
肝癌的症状除了经常发现的局部症状之外,还有部分的全身症状。肝癌的全身症状就是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地机体发生各种影响引起的内分泌或代谢方面的症候群,也称之为伴癌综合症,有时可先于肝癌本身的症状。常见的有:
1、自发性低血糖症:10~30%患者可出现,系因肝细胞能异位分泌胰岛素或胰岛素样物质;或肿瘤抑制胰岛素酶或分泌一种胰岛β细胞刺激因子或糖原储存过多;亦可因肝癌组织过多消耗葡萄糖所致。此症严重者可致昏迷、休克导致死亡,正确判断和及时对症处理可挽救病人避免死亡。
2、红细胞增多症:2~10%患者可发生,可能系循环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引起。
3、其他罕见的尚有高脂血症:高钙血症、类癌综合征、性早期和促性腺激素分泌综合征、皮肤卟啉症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可能与肝癌组织的异常蛋白合成、异位内分泌及卟啉代谢紊乱有关关。
四、肝癌的临床体征
肝肿大、上腹肿块为中晚期肝癌的特征性体征,晚期肝癌或有肝硬变背景者可同时有黄疸、腹水、脾肿大、下肢浮肿及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等。
1.肝肿大 位于肝右叶上段肝癌表现为肝上界上移,膈肌上抬、固定、运动受限;右叶下段肝癌常可在右肋弓下触及肿块;左叶肝癌常表现为剑突下肿块,或有上腹部隆起。肿大的肝脏质地一般较硬,若发生坏死液化或瘤内出血,则质地变软或有囊性感。
2.腹水 为晚期肝癌的体征。如由肝静脉或门静脉阻塞所引起,为高张力性腹水,表现为腹水增长迅速,腹部叩诊鼓音,满腹膨隆。由肝硬变引起者张力较低。有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或低蛋白血症者,可伴有下肢水肿。如系肝癌结节破裂合并腹水者常为血性,并伴腹部压痛。若由癌侵犯腹膜引起的为癌性腹水。在腹水量较多或右膈下肝癌时可有右侧胸水。
3.黄疽 表现为巩膜或刷皮肤黄染,为肝癌的晚期体征。多由于癌肿直接压迫或侵入胆管、胆总管等,也可是肝细胞的损害所引起。
五、肝癌症状的治疗
药物诊疗理念
癌性疼痛、胸腹水、黄疸是肝癌晚期的标志,不仅给肝癌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上要积极地将对症治疗与抗癌健康相结合(标本兼治);一方面控制病期的发展,改善症状,不反弹;另一方面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应用以下药物在长期临床治疗中收到良好的治疗结果。
用药:祛除胸腹水用甘芫逐水丸(三元逐水丸)、治疗癌症黄疸用菌陈双白癀。
心理治疗
肝癌的患者证实自己患癌症时,会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表现为失望多于期待,抑郁不乐,落落寡欢。此时应给予关怀,说明疾病正在得到治疗,同时强调心情舒畅有利于疾病预后。
食物治疗
出血的肝癌患者可以用牛奶1600ml,米粉50g,白糖50g,猪油50g。
肝区疼痛的肝癌患者可以在疼痛的间歇期抓紧时间进食,补充必要的营养,也可采用一些减缓疼痛的食物方子来进补。
体育治疗
肝癌患者,可通过“慈丹抗癌健身法”的锻炼,达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同时也可环节症状,减轻痛苦。
六、典型病例
马芳,女,34岁,陕西省人。病历号:20061536
患者因右上腹胀痛不适,于2006年10月17日在蔡家坡七0二医院经ct确诊为:1.原发性巨块型肝癌 2.慢性胆囊炎并胆内结石3.脾大。未行特殊治疗。有咽炎病史。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来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
初诊:2006年10月26日
食后肝区胀,稍痛,无发热、黄疸,无巩膜黄染,无恶心、呕吐。腹水(一);饮食尚可,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变化。证属:湿热久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治则:清热解毒,舒肝理气,活血化瘀。
【药物治疗】中成药应用慈丹系列抗癌药(慈丹胶囊、症消癀)化瘀解毒、消肿散结止痛,缓解肝区胀痛,控制病情发展。同时汤药用黄药子30g、山慈菇15g、三七3g、重楼10g、蜂房6g、乳香6g、没药6g、三枝15g、莪术15g、茵陈25g、 丹参30g、茯苓13g、白术15g、郁金15g、虎仗25g、半边莲30g、白花蛇舌草30g、醋鳖甲30g、山楂15g,水煎服,日一剂,连服30剂,以活血化瘀,软坚化结,消肿抑瘤,迅速改善患者目前的症状。
其他方面:嘱患者精神放松,意念坚强,坚定信心治疗;饮食上少量多餐,忌油腻,给予清淡、可口,并含有新鲜蔬菜、水果、刺激性小的食物。同时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辅以适当的形体锻炼,如练习伟达有氧抗癌操。
2006年11月7日:患者来电告知服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仍有腹胀不适,纳差,嘱其在原汤药中加谷芽15g、麦芽15g、鸡内金15g。
连续用药三个月后,患者肝区胀痛缓解,饮食较好,生活质量提高。2007年2月当地蔡家坡七0二医院ct复查示:肝脏肿块大小同前,肺部及淋巴结未发现转移病灶。目前仍在积极治疗中。
郑伟达教授认为:合理的饮食配合治疗可以有效的保证肝癌患者的营养,对肝癌的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想了解此患者的更多就诊详情,可致电话(010-67360406)联系该病人的主治医师: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肝病科肿瘤专家陈英笙主任咨询详情。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