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肺癌的治疗有着独特的治疗结果,祖国医学提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提出了肿瘤发病的“内虚学说”。肺癌中医的治疗必须遵循中医治疗肺癌的原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治疗肺癌的原则有审证求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根据现代医学中医治疗肺癌的原则研究,每一种肿瘤疾病都有它的生物学特性。
一、中医治疗肺癌的原则
1、审证求因
中医治疗肺癌的原则认为,每个肺癌患者的病理机制是不同的,在疾病各阶段中的脏腑气血失调表现也是不同的,所以必须通过审证辨证来掌握病机和病因,即辨清患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属性,然后根据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患者气血、脏腑、经络的失调表现,经综合分析后作出患者证型的辨证。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治病必求其本”。
2、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根据现代医学中医治疗肺癌的原则研究,每一种肿瘤疾病都有它的生物学特性、大致相同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其形态学变化的共同病理生理、生化改变的共同规律。但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生长环境、体质状况、精神状态、肿瘤部位和大小等。明白了辨病和辨证,然后才可以正确的处方用药。同样是非小细胞肺癌,由于患者个体差异的存在,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中医证型;即便是同一个肺癌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或随着疾病的发展或好转,其中医辨证也是不同的。因此临床上必须把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才能正确了解体内的失调状态,掌握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受损的变化,采用正确的方药进行治疗。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治疗肺癌的原则:扶正,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和治疗方法,配合营养和功能锻炼(如气功、太极拳),增强体质,调摄精神,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适用于正气虚弱的肿瘤患者。祛邪,就是使用抗癌消瘤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祛除病邪,消灭和缩小肿瘤,减少或消除复发转移,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在肿瘤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正邪相互消长,不断变化,因此在治疗中,应该把扶正与祛邪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结合现代医学多种治疗手段,或以祛邪为主,或以扶正为主,或者先祛邪后扶正,或者先扶正后祛邪,合理用药,才能受到较好的治治疗结果果。
二、中医治疗肺癌的药方
中医治疗肺癌的药方在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有较好的治疗结果。中医治疗肺癌的药方大致分为阴虚痰热、肺郁痰热、气虚痰湿、气阴两虚4个常见的临床证型。其主要中医治疗肺癌的药方主要有:气虚痰湿型、肺郁痰热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痰热型四种类型。
1、中医治疗肺癌的药方:气虚痰湿型
气虚痰湿型肺癌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多,胸闷短气,少气懒言,纳呆消瘦,腹胀便溏。舌质淡黯或淡红、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濡或滑。证属肺气虚弱,子病及母,脾失健运,痰湿内阻。治宜补气健脾,除痰散结。中医治疗肺癌的药方为:党参、生薏苡仁各20g,茯苓、白术、浙贝母、白扁豆、炒穿山甲(先煎)各15g,山药25g,桔梗、砂仁(后下)各10g,陈皮、甘草各6g。
2、中医治疗肺癌的药方:肺郁痰热型
肺郁痰热型肺癌主要表现为咳嗽不畅,痰中带血,胸胁痛或胸闷气促,唇燥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脉弦或弦细。本证为肺气贲郁,血瘀痰壅。治宜宣肺理气,化瘀除痰。中医治疗肺癌的药方:苇茎30g,桃仁、生薏苡仁、茯苓、冬瓜仁各15g,浙贝母20g,桑叶、三七各10g,守宫5g,法半夏12g,陈皮、甘草各6g。
3、中医治疗肺癌的药方:气阴两虚型
气阴两虚型肺癌主要变现为干咳痰少,咳声低微,或痰少带血,消瘦神倦,口干短气,目瞑失寐,烦躁心悸,纳差体乏,舌红干或嫩红、苔白干或无苔,脉沉细。证属肺脾两虚,肾阴枯竭。治宜益气养阴,扶正除积。中医治疗肺癌的药方为:党参、麦冬、五味子、茯苓、熟地黄、山茱萸、百合、浙贝母各15g,山药25g,桔梗10g,冬虫夏草、甘草各6g。
4、中医治疗肺癌的药方:阴虚痰热型症
阴虚痰热型肺癌主要表现为咳嗽少痰,或干咳,咽干不适,或咯痰带血丝,胸满气急,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心烦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苔光剥或舌光无苔,脉弦数无力。本证为肺肾阴虚、痰热互结,治宜滋肾清肺,除痰清热。中医治疗肺癌的药方为:桑白皮、生地黄、知母、沙参、麦冬、浙贝母、鳖甲(先煎)、生薏苡仁、鱼腥草各15g,甘草6g。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肺癌病人的药膳调理原则是什么? 下一篇:肺癌术后化疗有哪些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