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的肺癌死亡与吸烟或被动吸烟有关,同吸烟者长期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可能会增加25%,在工作中长期被迫吸二手烟烟雾也会增加患肺癌危险。近年还发现,甚至三手烟也会对人体健康、尤其对婴幼儿健康造成危害。日前,由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携手阿斯利康(中国)推出的肺癌防治宣传活动在上海、成都等7个大城市拉开,专家认为,科学防癌不但可延长生命,还可提高生命质量,使“带瘤生存”成为可能。
恶性肿瘤成“第一杀手”
调查数据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其对个人、家庭、社会各方面都会带来巨大影响。其中,肺癌是癌症中发病的可能比较高的一种,发病的可能达十万分之十五至二十。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亦称支气管癌。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的可能和病死比例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许多患者直至肺癌晚期才知道,而此时治治疗结果果非常不佳
四川著名胸外科专家刘伦旭教授称,肺癌的典型症状是咳嗽、痰中带血、胸痛、气促等肺部表现。有些患者在患病早期会出现骨关节肿胀疼痛、肩背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尽早到医院检查诊断,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靶向治疗稳定控制疾病
在传统的治疗模式中,癌症患者常常有“化疗化疗,化到何时才算了?”的疑问。长期的化疗和反复住院治疗曾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了控制肿瘤、延长生存的选择。更何况,即使是治疗结果很好的化疗方案,也只能使大约30-35%的患者获得肿瘤缩小的治疗结果,剩下的六七成患者承担痛苦,却没有明显治疗结果。
分子靶向治疗手段的发展和临床广泛应用改变了这一现状,教授表示,“口服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和临床研究数据的不断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思路和模式。随着医学发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将更加人性化和个体化。通过有效的综合与个体化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将大大改善,有望成为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可以长期控制在稳定状态的慢性疾病。”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肺癌食疗的要点 下一篇:肺癌治疗应该怎样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