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有多年的胆结石和胆囊炎,今年5月左右得过一次脑出血,6月初时因为一次胃肠感冒住院。发病时呕吐、胃疼。几小时后胆囊开始疼痛。输液消炎后,一天就不疼了。今年8月31号,又一次因为胃肠感冒住院。症状和上次一样,还是一天后就不疼了。但是发病期间做CT扫描,发现胆囊有占位。第三天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怀疑为胆囊癌。几天后做手术切除,做了病理分析,病理分析为转移癌,高分化腺癌。我母亲现在身体状况良好,抽血化验指标基本都正常,右上腹部没有疼痛感觉。现在有什么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么?
专家回复: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以腺癌为主,腺癌又可分为乳头状腺癌,粘液样腺癌和硬化性腺癌。胆管癌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年人,女与男之比为3:1。胆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多已为中晚期,西医手术切除难度较大,且即便切除后,复发的可能也比较大,而胆管癌对化疗,放疗不敏感,治治疗结果果也不理想,且有一定副作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中医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中医西医结合起来治疗胆管癌,可在协同对抗肿瘤的基础上,从整体调节人体免疫机能,加快恢复,预后较好。
中医认为胆管癌的发生多因肝郁气滞,饮食不节,湿热壅阻,日久化火蕴于内,痹阻不通而成胆道症块,其病变部位涉及肝、胆、脾胃,主要病变在肝胆,因此,治疗上重在疏肝利胆,清腑退黄,通利渗湿。根据临床辩证,将胆管癌分为4种类型。
1、湿热蕴蒸型。主证:右上腹胀痛或隐痛,可向腰背部放射,甚或右上腹可扪及包块,口渴或不渴,心中懊憹,纳减恶心,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治法:舒肝利胆、清热利湿退黄。
2、热毒炽盛。主证:发病急骤,高热烦渴,腹胀满疼痛,神昏谵语或衄血,便血,右上腹积块痛不可触,口苦口干,大便燥结,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数或细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护阴。
3、寒湿郁滞。主证:右胁腹隐痛或胀痛,右上腹包块明显,黄疸暗晦,纳少脘闷,或见大便不实,神疲畏寒,舌质淡苔腻,脉象濡缓。治法:温里助阳、利湿退黄。
4、脾阳虚衰。主证:形体消瘦,右胁腹隐痛,可扪及包块,身目俱黄,黄色晦暗,肌肤不泽,神疲畏寒,肢软乏力,纳差少眠,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腻,脉细或濡。治法:健脾温中、补养气血。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是正邪相争,正不胜邪的结果,固在胆管癌的治疗中一方面要扶正固本,一方面要祛邪消瘤。本着这一治疗思想,在中药现代化的推动下,很多中成药及中药制剂都应用到胆管癌的治疗中来,且治疗结果确切。
此外中晚期胆管癌手术后,辅以中医药治疗,通过扶正祛邪、益气、养血、调和脾胃,能使病人体质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化疗与中药合用,可减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病人对治疗的耐受力,同时有治疗结果相加之功效。放疗时配合中药,可减轻放疗的损伤,促进机体正常功能的恢复,增强体质,提高治疗结果。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胆囊癌晚期怎么治疗好? 下一篇:胆囊癌哪一种治疗方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