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67岁,体质一般,饮食差,患有胆管癌,没有治疗,照了彩超.ct.验血.本月20号查出来的,专家我想问问您胆管癌病人还能活多久?
专家回复: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看,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院是以中医治疗为主中西医相结合,采用“四位一体诊疗理念”综合治疗和调养,通过治疗一方面可以起到加快身体恢复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的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我院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四位一体诊疗理念。所谓四位一体诊疗理念,即有效的药疗(慈丹系列抗癌药)、合理的食疗、坚强的心疗、适当的体疗乃是我院特色诊疗理念。它是肿瘤在中医治疗上的核心概括,是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能更大程度的改善临床症状,稳定病情,抑制肿瘤发展,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如果能来院很好,可以预约全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郑伟达教授亲自会诊。
由于患者到了晚期,其生理功能严重减退,癌细胞对附近组织的破坏很严重,很容易出现黄疸加重,肝功能减退,食欲衰减,体重下降,人很消瘦,乏力,发热,合并感染,有转移的患者还会出现相应症状。所以,其生命期一般在半年左右,当然,因为个体差异和选择治疗的中医生不同,接受的具体中药治疗不同,单个患者的生命期就长短不一(相对而言)。
晚期胆管癌,接受中医治疗是较好的治疗方法。中医通过扶正和驱邪进行同时进行,其扶正用几分,驱邪用几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决定。此时扶正,主要是维护人体正常的各种生理功能,避免癌细胞的更快伤害,同时用有直接抗癌作用的中药控制癌,做到带生存,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单纯的攻击性治疗,只是让患者雪上加霜。
胆管癌的症状
1、黄疸
胆管癌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部分病人多因黄疸而就诊,黄疸是胆管癌很早也是很重要的症状,约有90%-98%的胆管癌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巩膜黄染。黄疸的特点是进行性加重加深,且多属无痛性,少数病人黄疸呈波动性。上段胆管癌黄疸出现较早,中、下段胆管癌因有胆囊的缓冲黄疸可较晚出现。
2、腹痛
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右上腹痛胀痛或不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常被视为胆管癌早期预警症状。腹痛一开始,有类似胆石症、胆囊炎。据临床观察,胆管癌发病仅3个月,便可出现腹痛和黄疸。
3、皮肤瘙痒
可出现在黄疸出现的前或后,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如心动过速、出血倾向、精神萎顿、乏力和脂肪泻、腹胀等,皮肤瘙痒是因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增高,刺激皮肤末稍神经而致。
4、其他症状
伴随着黄疸、腹痛等症状,还会有诸如恶心、呕吐、消瘦、尿色深黄,如酱油或浓茶样,大便色浅黄甚至陶土色等,晚期肿瘤溃破时,可出现胆道出血时可有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甚者可出现贫血;有肝转移时可出现肝脏肿大,肝硬化等症象。
胆管癌的治疗
一、中药治疗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化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临床常常可以见到,患者死因不是因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于不科学、不恰当的杀伤性治疗所致。如肝癌多次介入后出现腹水、黄疸等肝功衰竭而致死;肺癌胸水化疗后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胃癌、肠癌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更加衰竭而死亡;白血球下降,患者感染而死亡等。
中药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既能巩固放疗、化疗的效果,又能消除放化疗的不良反应。
胆管癌的黄疸早期运用中医降逆止呕,疏肝利胆,退黄去湿,以利小便,退黄滋养,控制肿瘤,晚期西医胆管引流后,及时运用中医扶正固本,疏肝利胆。扶正祛邪,恢复免疫和脏腑功能为主。
二、手术治疗
(1)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方法的选择:
①肝门部胆管胆总管及胆囊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未侵及肝实质之肝总管癌;
②肝方叶或加部分右前叶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肝总管癌或汇合部胆管癌; ③肝方叶或左半肝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左肝管及肝总管癌;
④肝方叶或右半肝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右肝管及肝总管癌;
⑤超半肝或三肝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部分尾状叶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左或右肝管癌侵及二级以上肝管和尾状叶肝管;
⑥姑息性切除肝方叶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并残留部分癌组织如尾状叶肝管或门静脉前壁;
⑦门静脉主干汇合部或左右干前壁受侵犯者切除其受累部分静脉壁再予血管修补重建术后辅以腔内放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胆管肿瘤怎么治疗? 下一篇:胆管癌晚期有哪些止疼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