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治疗结肠癌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我国采用化疗方法治疗疾病已取得显著成绩,临床医生应用化疗药物治疗结肠癌是由于化疗药物能杀死或杀伤增长较快的恶性细胞。然而,化疗药物一般都是毒性比较大的一类药物。
结肠癌化疗药物区分正常细胞与恶性细胞的能力不强,对正常细胞也有毒害,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有的人认为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化疗反应越大说明治疗结果越好,是这样的吗?
结肠癌化疗药物中,有些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阿霉素等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治疗结果也会提高,而且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恶性细胞的耐药性。当然,化疗药物的剂量加大,不良反应也就增加,从这个观点看,似乎不良反应越大,化治疗结果果越好有一定道理。
但是,有些结肠癌化疗药物如博莱霉素、长春新碱、平阳霉素、优福啶、哺氟啶等药物,当超出一定剂量范围后,治疗结果并不增加,毒性反应则明显增加。此外,随着化疗的辅助用药的进步,药物副作用所带来的问题得以尽可能地解决,例如化疗药物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通过在应用化疗药物后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如吉粒芬、惠尔血、格拉诺赛特等,白细胞降低的副作用并不明显,而且还能允许化疗药物的剂量增加,使治疗结果提高;又如大剂量顺铂化疗由于使用了枢复宁这一类止吐药物,呕吐的副作用并不强烈,而治疗结果比小剂量顺铂明显提高。
因此,结肠癌化疗治疗结果应根据具体药物,具体化疗方法,是否合并应用辅助用药等而定。单纯的说结肠癌化疗的不良反应越大,治疗结果越好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原则上应该是通过化疗获得很大治疗结果,并且尽可能把结肠癌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降至很低点。
下面简单介绍两种结肠癌化疗方案:
结肠癌化疗方案包含结肠癌的术前化疗、术后化疗两种。结肠癌的术前化疗:从现有的资料看,术前予以单独化疗似乎没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的可能,但可使肿块缩小,利于手术切除和保留括约肌的功能。
此外,减少了术中和术后播散的机会。结肠癌的术后化疗: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已得到公认,大宗回顾性资料表明辅助化疗可明显降低结肠癌患者的死亡人数。近年较为一致的意见为对Ⅱ、Ⅲ期结肠癌(相当于Dukes分期的 B、C期),术后辅助化治疗结果果肯定。美国的多项研究表明,术后足量联合化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的可能。
因此,结肠癌完全医治术后的辅助治疗,以下标准可供参考:
①Dukes A、B1:随访;
② Dukes B2 、B3 :根据复发危险度进行个体化的辅助化疗+放疗;
③ Dukes C :以 5-Fu 为基础药物的 6 疗程正规化疗+放疗。由于放疗以在术后8周内开始治疗结果较好,故一般在术后完成1-2个周期的化疗后即应开始放射治疗,待放疗结束后再完成剩余疗程的化疗。
结肠癌化疗方案要注意支持治疗
近年来受环境和饮食结构改变诸因素的影响,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的可能呈明显上升态势,死亡人数已居癌症死亡人数的第4位。结肠癌的治治疗结果果,因手术前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日渐广泛的应用,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
因此,一个医师应当依据结肠癌患者的病情、体质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制定较完善的治疗方案。
结肠癌化疗方案需在用药期间必须注意支持治疗,并用减少副作用的药物。癌肿未能切除的病人行化疗,有一定减轻症状控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但效果较差,维持时间短,如病人一般情况差时,副作用显著,反而加重病情,不宜应用。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讲解一下结肠癌化疗方案。
III.IV期术后辅助化疗方案
醛氢叶酸 20MGM2 IV 第1-5天;氟尿嘧啶 425MGM2 CIV 第1-5天;结直肠癌MFL方案--2周重复;甲氨喋呤 200MGM2 IV 第1天(给药后24小时给下面两药);氟尿嘧啶 600MGM2 IV 第2天;醛氢叶酸 10MGM2 PO 第2-3天;28天重复1次。
III期术后辅助结肠癌化疗方案之FL方案:氟尿嘧啶 450MGM2 IV 第1-5天;从28天起,每周1次,用12个月;左旋咪唑 50MG PO 第1-3天.每天3次;2周重复,用12个月。结肠癌化疗方案之UFTCF方案:UFT 300-400MGM2 PO连续14或28天;CF 30-60MGM2 PO连续14或28天每用药2-4周,休1周。
对于晚期结肠癌,化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以前未用过结肠癌化疗者,可选用常规方案;曾有化疗史者,可换用由几种新药为主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治 下一篇:外科诊疗理念如何有效治疗大肠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