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得了直肠癌这种疾病时,会问医生许多问题,例如:直肠癌有什么特征?早期又有哪些等有关直肠癌相关问题。其实在消化系统的肿瘤中,直肠痛的发生的可能是相当高的,约占25%。但是如果能在可疑症状出现时,就及时给病人做一次肛门指检,则几乎80%的直肠癌患者可以及时发现,得以治疗。因此,直肠癌的早期信号对于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为了能早期发现直肠癌,我院专家建议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直肠癌的特征:
1、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改变是直肠癌很早出现也是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病人可在短期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随着病程发展、病灶增大,癌肿可阻塞直肠出口,引起便秘、大便变细或变形、腹胀等症状。
2、早期就诊。患者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就诊时要注意不要轻易相信医生没有进行检查所得出的结论,如痔疮或菌痢等。如医生没有要求做检查,病人不妨自己提出。一般说来,直肠指检能发现75%以上的直肠癌,简单的乙状结肠镜检查几乎能发现所有的直肠癌。
3、大便性状改变。出现大便变稀、大便带血和黏液。80%~90%的直肠癌可有便血,血液呈鲜红或暗红色,常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在粪便中可见到脱落的肿瘤组织,但这时往往已不是早期。
4、认真对待。有许多病人可能羞于检查或怕检查带来的痛苦,在医生开出检查单后拿着单子不做检查,从而延误了早期发现的时机,这类例子在临床上也不少见。
直肠癌是由不良生活习惯而造成的一种肛肠疾病。目前,它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位了。在西南地区,直肠癌的并发的可能越来越高,它的病死比例也跃居前排。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直肠癌病症的一些早期症状。
在直肠癌的发展过程中,因早期病变仅犯及粘膜层,一般而言,可不出症状;以后随病灶加深,渐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和便血等症状,此时极易误诊为痔疮;当肿瘤溃破并继续性感染时,病人又有里急后重之感,粪便中出现粘液、脓血等,此时又很容易与菌痢和肠炎相混,常常有不少病人因此而延误了治疗时机。直肠癌的病变部位大多发生在距肛门约8-10厘米的范围之内。从某种意义上说,肛门指检是可以直接打开直肠痛的一扇“窗口”。在消毒卫生的情况下自己也可对自己进行指检,取下蹲位,将手指尽量向上,很大范围内“搜索”,发现肿块即为可疑。这时,即可前往医院作进一步的确诊。
但我们更需注意直肠癌早期的症状主要是:
大使习惯改变:由于肿块及其产生之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不昼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很初这些“假性腹泻”现象多发生在清晨起床不久,称晨起腹泻。以后次数逐渐增多,甚至晚间不能入睡,改变了往日大便习惯。
便血:是直肠癌常见的症状,但常被患者所忽视或被误诊为痔疮而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便血多为红色或暗红色,混有粪便之粘液血便,或脓血便,有时伴有血块,坏死组织。上述症状是由于癌肿增殖后血运引起障碍,组织坏死糜烂,溃破感染,溃疡形成的后果。
肠道狭窄及梗阻现象:癌肿绕肠壁周径浸润,使肠腔狭窄,尤在直肠乙结肠交界处,多为狭窄型硬癌,极易引起梗阻现象。直肠壶腹部癌,因多是溃疡型,直甩壶腹部较宽阔,估计约1~2年左右才引起狭窄梗阻,大便形成变细,排便困难,便秘,引起腹部不适,气胀及疼痛。由于粪便堆积,在梗阻上段乙结肠部位,有时在左下腹部,可扪及条索状肿块。
肛门疼痛及肛门失禁:直肠下段癌如浸润肛管部可引起局部疼痛,如累及肛管括约肌则可引起肛门失禁,脓血便经常流出,污染内裤;癌肿感染或转移,可引起腹股沟部淋巴结增大。
因此,直肠癌病人要及时得到以下健康教育:
1、对病人进行饮食指导,肠蠕动恢复后方可进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太稀或粗纤维太多的食物。多食豆制品、蛋、鱼类等,使大便干燥,便于清洁处理。
2、教会病人适当掌握活动强度,避免过度活动增加腹压而引起人工肛门粘膜脱出。
3、让病人掌握人工肛门袋的应用方法。用肛袋前应先以清水将周围皮肤洗净,肛袋松紧适宜,随时清洗,避免感染和减少臭气。
4、指导病人掌握人工肛门的护理,定时指扩,若发现狭窄或排便困难,及时到医院复查。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原发大肠癌的临床表现 下一篇:直肠癌病者常出现哪三大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