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调查数据表明,久坐办公室工作的人群罹患结肠癌的风险高出常人二三倍。大肠癌分为两大类,结肠癌和直肠癌,以往发病多是中老年,近年来在30岁以下年轻人中发病的可能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工作时活动量大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比坐着办公的人低40%-50%。据介绍,容易引发年轻人患大肠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运动,以及富含高脂肪的饮食结构和吸烟酗酒。蔡三军指出,市民每天必须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因为这有助于粪便快速通过结肠。“办公族”年轻人应养成多吃蔬菜、水果、谷类食物的健康饮食习惯,一旦出现便血增多、大便次数改变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争取早发现早综合治疗。
每周步行1小时可预防肠癌!
一项大型研究证实,每周步行1小时,可减低患大肠癌的风险达30%。这项跟踪研究共计16年,共观察了79295名的40~65岁的妇女,部分在研究期间患上大肠癌。
结果发现,每周步行1至1.9小时的妇女,比完全没有步行的人患大肠癌的机会少31%。另外,每周进行超过4小时中度或剧烈运动的妇女,其患上大肠癌的机会更少44%。研究还显示,少量运动已经足够减低风险,而更剧烈的运动,也许能降低相关或额外的风险。
那么做多少运动才能将肠癌风险降到很低呢?
研究人员表示,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每天坚持散步20分钟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在吃完饭半小时后走,效果很好。此外,专家还建议,人们在上班或外出时很好选择步行,空闲时间不要关在屋子里看电视,要到户外参加运动,因为“这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预防癌症。”
生活中怎样预防肠癌?
之所以说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是因为大肠癌发生前,肠道常存在一个 很长时间的癌前疾病(大肠息肉--- 一种肠道良性肿瘤)。一般讲,从腺瘤到癌,大约平均5年~7年。
在这个阶段,医生可以通过肠镜切除腺瘤,防止大肠癌的发生。退一步讲,即便腺瘤已开始癌变,若癌细胞仅仅侵犯到大肠很表浅的一层(粘膜层),医生也可以在肠镜下切除这种肿瘤,达到治疗的目的。
大肠癌的预防至少可以有三种办法:
病因学预防(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
积极治疗癌前疾病(有明确大肠癌家族史的人,接受遗传学预测和干预治疗)。
积极参加定期的健康身体检查(普查),都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有效方法。
如何才能早期检出这些癌前疾病和早期癌呢?
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对健康人进行定期专项体检,也就是大肠癌“普查”。普查的方法一般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用简单、无痛、价格便宜的化验进行筛查,如粪便隐血试验(眼睛看不出来的,藏在粪便中的血液)。
由于许多原因都可以引起隐血阳性(如肠道炎症、痔疮、上消化道疾病,甚至某些食物、药物等),故一旦查出粪便中有这种“隐血”,就必须做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改善五种生活方式可降低肠癌风险!
有关专家表示,只要改善五种生活方式,就可以预防四分之一的肠癌。这五种生活方式包括,少量饮酒、少吃红肉、多多锻炼、关注腰围和戒除烟瘾。
丹麦有研究调查了55487名50—64岁男女参试者。研究开始时无一名参试者被确诊为癌症患者,研究持续近10年,到2006年结题。这项研究着重调查了饮酒、吸烟、腰围、饮食和锻炼与肠癌发病的可能的关联性。
研究人员让所有参试者填写一份生活方式问卷表,问题涉及社会因素、健康、生育因素和生活方式习惯,另外参试者还填写一份“食物进食频比例问卷调查表”,以测评12个月以来参试者的平均饮食状况。
研究期限内,678人确诊患有肠癌。研究人员经过计算发现,中年人改善5种生活方式可以使肠癌危险降低23%,同时还可以降低其它癌症的危险。参试者只要改变其中一种生活方式,肠癌危险就会降低13%。专家表示,生活方式不起眼的变化都可能有助于降低肠癌发病可能。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大肠癌的病因病理 下一篇:常食加工肉食易招致大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