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代的科技非常发达但是因为鼻咽癌的病发比较隐蔽,导致早期癌患病人的病症极不明显。临床发现,鼻咽癌病人出现明显的症状表现大多已到了中晚期。在此,我们提醒广大朋友,即使您没有患病也要引起重视。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家人考虑,家人的健康就是自己的健康。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粘膜的恶性肿瘤。因为鼻咽癌早期症状很不明显,很不容易被发现,等到鼻咽癌症状明显的时候,就已经到了鼻咽癌晚期的时候。那么鼻咽癌的症状有什么呢?
鼻咽癌的症状:
1)抽吸时有血性鼻涕或痰内带血丝,一般出血量不多,晚期可有大量出血及鼻塞;耳闷,耳鸣及听力减退。在鼻咽癌就诊人数中,约有半数的病人有耳鸣现象。人的鼻咽部与中耳腔之间 有根相通的咽鼓管,它可以调节中耳腔内的所压,保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平衡,鼻咽襄好发于鼻咽部鼓管开口附近,癌肿压迫咽鼓管开口,导致阻塞,鼻咽癌发生耳鸣的道理就在于此;因肿瘤侵蚀破坏颅底,在颅内蔓延或累及颅神经而引起。
2)疼痛往往顽固而剧烈,有时可为就诊时的症状。先去耳鼻喉科检查,明确诊断再对症治疗;鼻咽癌的早期转移点是颈深淋巴结很上群,其部位是同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上部,大小不一,可数个连在一起,质硬,不平呈结节状,与皮肤无粘连,但在晚期常与深层组织粘连而不易活动。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入鼻咽顶后壁。早期局部粘膜粗糙不平,血管扩张,并有小结及肉芽样肿物。肿瘤逐渐发展呈菜花型、结节型、溃疡型或粘膜下型等
3)包块,不少鼻咽癌患者往往是自己无意中在脖子上触摸到"包块"而就医。这种"包块"其实是肿大的淋巴结。鼻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被误诊为炎症。对于经消炎治疗无缩小,甚至持续迅速增大的颈部肿块,尤其是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多个互相融合成团的无疼痛颈部肿块,需要及时就诊。
鼻咽癌治疗方法颈部淋巴结单纯摘除术:对放疗不敏感的颈部单个淋巴结或放疗后有颈部孤立性淋巴结复发者可行单纯切除术。局部浸润性麻醉后,切开转移灶表面皮肤、皮下组织,将转移灶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完整切除。术后伤口可稍加压包扎。
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鼻咽癌原发灶切除术
(1)适应症:
①分化较高的鼻咽癌,如腺癌,鳞癌I、Ⅱ级,恶性混合瘤的早期病例。
②放射治疗后鼻咽局部复发,病灶局限于顶后壁或顶前壁,或仅累及咽隐窝边缘,而无其他部位浸润,无张口困难,体质尚好者。
③放疗已给予完全医治剂量,鼻咽原发灶尚未消失,或出现抗放射现象者,休息一个月后可行手术切除。
(2)禁忌症:
①有颅底骨质破坏或鼻咽旁浸润,颅神经损害或远处转移者。
②有肝肾功能不良,全身情况欠佳者。
(3)手术方法:先行气管切开插管,全麻下手术。沿上腭牙根内侧距齿槽0。5cm处做马蹄形切口,切开硬胯骨粘膜,在粘膜下剥离至软腭部分,去除部分硬胯骨板和犁骨。在软硬腭交界处横切鼻底粘膜,暴露出鼻咽腔的顶壁、两侧壁前分和肿瘤。于鼻中隔后缘和后鼻孔上缘切开鼻咽粘膜直达骨面,做钝性或锐性分离,沿鼻咽顶侧交界处切开,各下至口咽和鼻咽后壁交界处横切粘膜、把整个鼻咽顶后部粘膜连同癌肿整块切除。
2。颈淋巴结清除术
(1)适应症:鼻咽原发癌病灶经过放疗或化疗后已被控制,全身状况良好,仅遗留颈部残余灶或复发灶,范围局限,活动,可考虑行颈淋巴结清除术。
(2)禁忌症:
①颈部的残余病灶或复发病灶与颈部深组织粘连、固定者;
②出现远处转移或皮肤广泛浸润者;
③年老体弱,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未能矫正者。
(3)切除范围:将上起乳突尖、上颅骨下缘,下至锁骨上缘,前起颈中线,后至斜方肌前缘区域内的淋巴结及脂肪结缔组织连同颈阔肌、胸锁乳突肌、颈内、外静脉、肩肿舌骨肌、颌下腺、腮腺下极和副神经等组织的大块切除。
3。颈部淋巴结单纯摘除术
对放疗不敏感的颈部单个淋巴结或放疗后有颈部孤立性淋巴结复发者可行单纯切除术。局部浸润性麻醉后,切开转移灶表面皮肤、皮下组织,将转移灶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完整切除。术后伤口可稍加压包扎。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鼻咽癌放疗产生的副作用 下一篇:不同分期的鼻咽癌应如何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