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鼻咽癌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在心理上均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很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这种心理状况势必影响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治疗的积极配合,不利于其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缺乏化疗后耳鼻喉护理知识及不能接受听力损失的现实。认为家庭、社会角色会因疾病而发生改变和对自我形象认知降低引起的。因此,鼻咽癌患者化疗后的心理护理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1、无论患者是否了解化疗知识和听力损失状况,他们的焦虑状况无差别,而能否正确对待听力下降带来许多生活不便等事项与焦虑状况相关。
由于术后化疗胃肠反应大无法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况。而当患者慢慢适应听力下降和了解化疗后的饮食和生活中注意事项后,焦虑情绪会有所缓解。
因此,护理人员尽早对患者进行鼻咽癌术后及化疗后负反应知识宣教,指导病人尽早适应听力下降及胃肠反应,同时对患者饮食和口语做细致的指导,并帮助其对日后的生活和治疗作详细而周密的规划和安排,有助于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适应生活的能力,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
2、家庭社会角色的变化与焦虑的关系调查问卷反映出在家庭中担任主要劳动力角色的患者焦虑程度高于承担少量家务的患者;认为出院后不会影响工作或家务的患者,焦虑程度低于认为工作和家务劳动会影响的患者;认为生活需要由他人照顾的患者,焦虑程度高于认为不需要别人照顾的患者。
由此可见,患者家庭、社会角色的改变是引起焦虑的相关因素之一,针对这一因素,在工作中护士要积极主动与病人交谈,告知患者化疗是治疗鼻咽癌的必要手段,并不意味着工作能力的丧失,化疗后经过短期恢复能从事一般的工作,使患者重新树立自信心。同时增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治疗,使家属给患者多一些关心和鼓励,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配合治疗,帮助患者完成适当的角色转换。
3、患者对自我形象认知降低与焦虑的关系调查发现,因担心自身形象受损而不愿让别人知道有听力损失,因为听力损失使患者缺乏参加社交活动的信心,因听力下降而影响与他人交往的患者,其焦虑水平高。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每位鼻咽癌化疗前都是正常的社会人,有其一定的社会活动和社交圈。鼻咽癌患者虽然接受了化疗这一必须治疗手段的现实,但是听力下降成为社交活动的障碍,担心会遭受别人的歧视而伤自尊。
针对上述患者的心理特点,护士在工作中应针对患者的性格特点,与患者进行耐心诚恳地交谈,鼓励其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帮助他们与已鼻咽癌化疗后患者建立联系,病友之间交流和鼓励对患者的健康也有重要意义。指导患者使用合适的助听器,调理饮食,增强营养,告之参加活动前助听器使用和注意事项,正确使用助听器,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使患者重新建立起自信,克服患者对自身形象认识的降低,消除自卑心理,保持患者完好的自我形象,增强患者重归社会的勇气和信心。护理工作者应善于观察,积极地与患者沟通,发现患者存在哪方面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宣教和指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心理压力,增强重归家庭社会生活的信心,帮助他(她)尽快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对于患者在日后长期的生活中提高生活质量和增强化疗后的治治疗结果果有着较大的意义。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鼻咽癌患者的化疗饮食 下一篇:鼻咽癌患者的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