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发病年龄多为40~60岁,由于发病部位比较隐蔽,又与眼、耳、鼻、咽喉、颅底骨和脑神经等重要器官相邻,且易于在黏膜下向邻近器官直接浸润或淋巴结转移等特点,所以症状多变或不明显,许多病人常先到内科、神经科、眼科求医,几经周折才到耳鼻喉科就诊。由于早期症状比较复杂,容易误诊或漏诊,应引起人们警惕!
出血是鼻咽癌早期的常见表现,表现为鼻涕中带血或吸鼻后痰中带血,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从口中回吸出带血的鼻涕,带血量不多,常被病人疏忽,或被当作咯血到内科就诊。由于鼻咽腔内肿瘤血管比较脆,肿瘤外表常没有黏膜覆盖,故易有血涕症状。
鼻塞是鼻咽癌的另一个早期表现,多为单侧性,鼻塞与体位多无关,呈持续性和进行性加重,因此用滴鼻净等鼻黏膜血管收缩剂无效。当瘤体增大时,两侧都鼻塞,瘤体堵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该侧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另外,还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无疼痛,质较硬,活动度差,逐渐迅速增大并且固定。
另外,邻近器官的症状:肿瘤早期破坏颅底,累及三叉神经,表现头顶部、枕部、颞部疼痛,另外还可出现面部麻木、复视及视物模糊等症状。如果发现有以上“蛛丝马迹”应及时检查。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纤维鼻咽内视镜,使得耳鼻喉科医师对于早期鼻咽癌的诊断有了更高的准确性。
中国是鼻咽癌的高发国之一,南方发病的可能高于北方,尤其是广西、广东、福建、湖南等省,发病的可能高的地方可达到15/10万~30/10万。鼻咽癌自己很难发现,及至发现一些症状到医院检查时,有80%已是晚期。但如果用血清学进行检查,有90%的患者可以在早期发现。1期病人在放射性治疗之后,5年生存的可能可达到90%以上。 分别设在广西苍梧和梧州的鼻咽癌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鼻咽癌发病的前5~10年内,患者体内的抗EB病毒壳抗原抗体均有存在。对此病毒进行检查可提前发现鼻咽癌。 一般情况下,早期鼻咽癌常有以下4种表现,虽不容自我发现,但只要细心一些,还是可以从中发现不少蛛丝马迹的。
1、异常出血 此类出血除少数偶带有鼻涕外,基本上没有自觉症状,早上的出血次数很多。
2、顽固性中耳炎 表现为一侧耳道溢液,耳鸣,听力减退,鼓室积液。
3、头痛 表现为单侧性顽固性头痛,伴有复视及面神经麻痹,药物难以解除痛苦。
4、颈部淋巴结肿大 据统计,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中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出现比例为70%~90%,其中38.5%为很初症状。其具体部位在颈侧上方的乳突肌下方出现无痛性质硬、位置固定的肿块,增长迅速。 凡有以上症状并持续2周以上的人,可视为可疑病人,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鼻咽癌还有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耳闷塞感,这与鼻咽部与中耳腔的解剖特点有关。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鼻咽癌化疗后能活多久? 下一篇:鼻咽癌会通过哪些方式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