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鼻咽癌是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很常见,发病的可能以广东省很高,有“广东癌”之称。鼻咽癌的男女患者的比例约为3:1。国内所见很小年龄为3岁,很大为86岁,各个年龄组都可发病,而大多数在40-60岁之间。鼻咽癌的特点是发病部位隐蔽,原发源很小,局部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多已发生淋巴结转移,病人常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就医。
二、鼻咽癌的病因
流行病学调查提出鼻咽癌的病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EB病毒感染
2、环境与饮食:环境因素也是诱发鼻咽癌的一种原因。在广东,调查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镍含量较低发区为高。在鼻咽癌患者的头发,中镍含量亦高。动物实验表明,镍能促进亚硝胺诱发鼻咽癌也,有报道食用咸鱼及腌制食物是中国南方鼻咽癌高危因素,且与食咸鱼的年龄,食用的期限,额度及烹调方法有关。
3、遗传因素:鼻咽癌病人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如居住在其他国家的中国南方人后代仍保持着高的鼻咽癌的发病的可能,这提示鼻咽癌可能是遗传性疾病。
三、鼻咽癌的临床表现
1、回吸涕血是鼻咽癌常见症状,一般较晚期才出现鼻塞。
2、耳内闭塞感、鼓膜内陷、鼓室积液、传音性耳聋,病变多为一侧性,由咽鼓管阻塞所致。翼腭窝浸润可致张口困难。
3、颈深上组淋巴结肿大常为部分患者之初发症状,肿大之淋巴结质硬、较固定,无压痛。
4、易侵犯颅神经,引起同侧顽固性头痛,眼复视、外展受限等症状,Ⅲ、Ⅳ、Ⅸ、Ⅹ等颅神经受累常提示病变已属晚期。
5、晚期可转移到肝、肺、全身骨骼,产生黄疸、咯血、疼痛及全身恶液质。
6、后鼻镜检查可见鼻咽部,尤以咽隐窝附近粘膜粗糙或呈结节状、菜花样隆起或溃疡出血,少数呈粘膜下浸润。
四、鼻咽癌的诊断
1、诊断依据
1)回吸涕血、鼻塞。
2)单侧耳鸣耳聋和头痛。
3)颈深上淋巴结肿大。
4)后鼻镜见鼻咽部有赘生物。
5)鼻咽活检查癌细胞。
2、临床检查项目
1)间接鼻咽镜检查:这是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
2)纤维鼻咽镜检查:本法比较简便,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可以观察到鼻后孔、鼻中隔、鼻腔后部、鼻咽侧壁、咽鼓管侧窝、软腭背面和后壁等。
五、鼻咽癌的组织学分类
1、原位癌:
原位癌这概念意味着癌细胞尚未冲破基底膜,鼻咽原位癌也不例外,在癌灶下定要有完整的基底膜存在。原位癌细胞增生,呈花蕾状或钉突状突向上皮下时,在癌细胞与其下的粘膜固有层之间仍然有清楚的基底膜将之分隔。鼻咽原位癌的诊断主要依据细胞学的标准,其次考虑组织学的排列和结构因此必须从严掌握诊断鼻咽原位癌的细胞学标准,即其间变图像务必达到众所公认的程度。原位癌细胞较之正常上皮细胞,核浆比例增大,即其核面积显著增大。
2、浸润癌
(1)微小浸润癌:是指基底膜被癌细胞破环但浸润范围未能超过光镜下倍的个视野细胞形态较原位癌异型程度明显穿过基底膜呈浸润性生长
(2)鳞状细胞癌:虽然鼻咽癌大多起源于柱状上皮,但是大多数鼻咽癌却是鳞状细胞癌。欲诊断鳞状细胞癌,切片中必须具备鳞状分化的特征。所谓鳞状分化是指:①角化珠;②细胞内和细胞外的角化;③细胞间桥;④癌细胞巢中细胞的排列层次似鳞状上皮细胞并不呈合体细胞样。根据癌细胞鳞状分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将鼻咽鳞状细胞癌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分化三级。
(3)腺癌:
鼻咽腺癌与鼻咽鳞状细胞癌比较起来极为少见,尤其是在鼻咽癌的高发区。按组织发生学观点,腺癌必须是发源于腺体者。
①高度分化的腺癌
②中分化腺癌
③低分化的腺癌
(4)泡状核细胞癌:
大部分癌细胞核呈空泡状变的鼻咽癌即可称为泡状核细胞癌.由于它具有比较特殊的形态以及经放射治疗后预后较好,因此独立为一型。所谓核的空泡状变,是说核大而圆或椭圆或呈肥梭形。核面积是淋巴细胞核面积的三倍以上核内染色质较稀少因而使核呈空泡状;染色质每不均等地粘附于核膜内面,因而使之厚薄不均,菲薄的地方甚至类似核膜缺损。诊断鼻咽泡状核细胞癌,必须在切片中找到75%以上的癌细胞核呈空泡状变.其余不到25%的癌细胞可以是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或未分化癌,将诊断泡状核细胞癌的标准定为具有75%以上的呈空泡状变的癌细胞,是因为如此才能显示它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即放射治疗后预后较好。
(5)未分化癌:
癌细胞分布较弥散,常与间质相混杂。细胞中等大小或偏小,短梭型、椭圆型或不规则型,脑浆少,略嗜碱性。核染色质增加,颗粒状或块状,有时可见核仁。
六、鼻咽癌的治疗
药物诊疗理念
鼻咽癌的治疗中,常见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的临床各种药物诊疗理念和物理诊疗理念主要是:慈丹冲击诊疗理念、电化学治诊疗理念、超声雾化吸入诊疗理念、抗癌中药滴注化瘤法等。这些诊疗理念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辨证论治,对症下药,整合各种治疗为一体,目的是大量杀灭癌细胞,维护人体免疫功能,为癌症健康、提高生存治疗、延长生命提供先决条件。
心理诊疗理念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前提,是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行为或通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以消除身心症状。
食物诊疗理念
早期鼻咽癌一般无特殊要求,饮食上也无特殊要求。
中晚期鼻咽癌,一般有鼻咽部肿物、颈部肿块、颅神经麻痹三大症状。因肿瘤局部扩散和转移情况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神经症状。鼻咽癌病人的饮食,必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多选用清热解毒,泻火偏寒的食物以及化痰散结的食物,如海带、紫菜、龙须菜、海蜇等。
体育诊疗理念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补充,其治疗方案主要以健康体操为主,通过锻炼达到强身固本的目的。患者要养成起居有序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科学、适当的健康运动,激发患者体内抗癌因子的活力,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与药疗、食疗、心疗共同发挥抗癌作用。
七、典型病例
黄某,男,62岁,长乐市关航镇农民。
1994年9月初诊。患者于1994年9月出现头痛、耳鸣、涕血等症,至医院常规治疗未治疗后的情况。1995年7月24日在省肿瘤医院检查治疗,认断为①鼻咽占位,累及蝶窦及耳腔;②双颈淋巴结转移;③副鼻窦炎。
病理(952340)诊断:右鼻咽部低分化鳞癌。并行放疗,效果欠佳,症状体征及肿块,均未改善。于9月20日就诊我院。
症见:头重头痛,痛甚如裂,耳鸣,口干,听力下降,体乏无力,外观壅肿,舌红苔少,脉弦细。查体:右颈淋巴结肿块2.5cm×3.0cm,左耳后淋巴结肿块1.5cm×1.0cm,质坚如石,不活动。此为气阴两亏,瘀毒蕴结。
治宜:滋阴补气,散结解毒。
方药:
①慈丹胶囊8瓶,每次5粒,每日4次;癌克星胶囊8瓶,每次5粒,每日4次。
②汤药:麦冬10g,沙参12g,石斛10g,元参15g,浙贝母10g,牡蛎30g,黄芪30g,太子参30g,半枝莲30g,神曲6g。连服15天。
二诊(1995年12月29日):上药尽剂,双颈、耳后肿大淋巴结已消失,但头痛、耳鸣之症均未减,此为病久毒深正伤,仍以上法下药。
方药
①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连服60天;癌克星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连服60天。
②汤药:以上方加山慈菇15g,去神曲加半夏10g,陈皮10g,二日1剂,连服60天。
三诊(1996年3月20日):药后复查未发现病灶,淋巴结无肿大,症状完全消失,可料理家务,为巩固治疗结果,予以慈丹胶囊、癌克星胶囊各一疗程继服。
如想了解此患者的更多就诊详情,可致电话(010-67360406)联系该病人的主诊医师: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郑伟达教师咨询详情。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