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溢文,女,17岁,河北省人。病历号:20090966。初诊日期:2009年9月4日。患者自2000年始频现发热,长期检查未查出病因,口腔、皮肤常出现小泡、溃疡,曾考虑白塞氏病,激素治疗。2008年11月鼻部活检示:T细胞淋巴瘤。后化疗7周期,体温已正常,未再发小泡。超过化疗周期时口腔上腭穿透,WBC3700,腿、腰部皮肤多出结节,曾皮肤红斑,鼻中隔损伤,曾放疗25天。现消瘦,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证属:瘀毒互结,气血不足,脾胃亏虚;治宜:化瘀解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方药:中成药: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癥消癀,每次1g,每日4次;扶正固本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汤药:伟达1号方加2号方加金银花10g,蒲公英15g。30剂,水煎,口服,1日1剂。
二诊(2009年11月10日):服药后病情好转,面色红润,舌苔黄腻,脉细弦。中成药同前,汤药:伟达1号方加2号方加蒲公英30g,金银花15g,紫花地丁15g,竹茹10g,佩兰10g。30剂。
三诊(2010年3月12日):药后病情稳定。2月前额头皮肤起皮,现未见改善。右侧眼部肿,干咳。舌苔薄黄,脉弦滑。继以前法治之。中成药:慈丹胶囊、癥消癀、参灵胶囊;汤药:伟达2号方加6号方加蒲公英15g,金银花10g,黄药子10g,山慈菇10g,桔梗15g。30剂。
四诊(2010年6月15日):药后病情稳定,额头部皮肤渗出液,眼眶肿,咳嗽痰白,舌苔薄黄,脉细弦。中成药:慈丹胶囊、癥消癀;汤药:伟达4号方加薏苡仁30g,金银花15g,太子参20g,白术10g,山楂15g,蒲公英15g,竹茹10g。30剂。
五诊(2010年11月9号):病情稳定,面部皮肤正常,唯有额头部皮肤起皮仍在并有渗出液。舌质淡,苔薄黄,脉弦滑。仍以前方继续治疗。
六诊(2010年12月28日):各方面情况良好,额头部皮肤渗出液改善,舌苔薄黄,脉细弦。效不更方,中成药同前,汤药仍以前方再进30剂。
七诊(2011年11月1日):一直坚持服用中成药,间或服用汤药。现病情稳定,稍有低热,面部皮肤尚光滑,额头皮肤稍粗糙。舌淡苔薄黄腻,脉细。中成药:慈丹胶囊、癥消癀;汤药:伟达2号方加6号方。10剂。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淋巴结肿大服中药后症状缓解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