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膀胱癌是指原发于膀胱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肿瘤中常见的一种。临床见反复出现的无痛性血尿,或有尿路刺激症状,晚期可见排尿困难及转移症状。 膀胱癌多发于中年人,以男性为多见,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易被误诊,如能早期发现,经积极治疗后生存期相对较长。
膀胱癌在我国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在国外则仅次于前列腺癌而居第二位。据早些年的调查结果,我国膀胱癌的年发病的可能男性约为4.021/10万人,女性约为0.929/10万人,男性多于女性(约3.2:1)。发病年龄以50~60岁为高峰,30岁以前罕见。本病多发于膀胱三角区、两侧壁及颈部。病理大体形态为乳头型和浸润型,其中乳头型多见,约占80%~90%。本病移行上皮细胞癌占90%以上,较少见者为腺瘤、鳞癌、平滑肌肉瘤。膀胱癌以淋巴道转移和局部扩散为主,晚期出现血行播散。膀胱癌在非治疗情况下的自然生存期大致为16~20个月,经治疗者的生存期不等,长的可达几十年。
膀胱癌属于中医学中“溺血”、“尿血”、“血淋”、“癃闭”等范畴。
[病因学]
西医认为膀胱瘤的病因不是十分明了,但通过研究和诸多现象表明,该病与很多化学致癌物质作用有关,如芳香胺族的2-萘胺、1-萘胺、联苯胺、糖精、环己氨基酸钠、非那西汀等。另外还与吸烟、病毒感染、各种慢性刺激(结石,血吸虫卵)内源性色氨酸代谢异常等有关。其中2-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这些物质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吸收后,自尿排出,作用于尿路上皮细胞可引起癌变。如果内源性色氨酸代谢失常,色氨酸代谢发生障碍,不能转化为无害菸酸,则中间代谢物中有几种是邻羟基酚类物质,这些有害物质的积聚和反复作用就引起膀胱癌。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膀胱癌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下一篇:膀胱癌会引发哪些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