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对于我们并不陌生,近年来随着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癌症发病的可能逐年升高,膀胱癌也不例外。然而,膀胱癌的死亡人数也呈现出持续增长势头。调查结果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城乡居民死因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76.5%上升到82.5%,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及母婴疾病的死亡人数则持续下降。
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居民死亡人数水平仍然明显偏高,其中慢性疾病尤为突出。脑血管病死亡人数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至5倍,是日本的3.5倍;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与美国、英国、法国接近,却高于日本、印度和泰国等亚洲国家。从地区分布来看,城乡之间的差异明显,农村的整体死亡人数高于城市19%。不同区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中、西部城市分别比东部城市高22%和25%,中、西部农村也分别比东部农村高13%和15%。其中,脑血管病是中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占死亡总数的22.45%;恶性肿瘤紧随其后,占死亡总数的22.32%。由于这两种死因差别极其细微,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几乎是并列第一位的死因。
一、与膀胱癌死亡人数相关的因素
1、维生素可以降低膀胱癌死亡人数
维生素的爱好者又可以大大宣传一番了,近在美国流行病学志又发刊一篇维生素可以降低膀胱癌死亡人数的论文。
美国流行病专家追踪100万美国成年人之饮食习惯长达16年,发现他们至少补充维生素E,10年以上者与比少服用者相较之下可以减少膀胱癌之发生,但他们发现维生素C与膀胱癌并没有关系。
为何维生素E可以预防膀胱癌之发生之作用机转并不清楚,可能是抗氧化作用,而减少细胞中DNA之破坏。也有可能是维生素E促进我们体内免疫系统活化以及防止致癌物质之形成,至于维生素C为何无法降低膀胱癌之发生,目前亦不明了。
在饮食中食用含维生素E高的食物,如鱼类、小麦胚芽油、蔬菜油、蛋黄、牛奶等,应是防癌之有效方法之一,但我们并不鼓励大量服用维生素E,因为过与不足皆不健康。
2、家庭内血尿筛查可降低膀胱癌病死比例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Messing等报告,鼓励人们在家里用化学试纸筛查血尿,并对血尿病人作适当的随访和治疗,可以降低膀胱癌的病死比例。以前Messing等曾证明,在家里筛查血尿有助于早期发现膀胱癌。
研究共纳入1575名男子,每间隔2个月在家里检查1次血尿,共14年。然后比较筛查发现的21例膀胱癌病人和1988年纳入威斯康星癌症报告系统的非筛查发现的509例膀胱癌病人的转归。
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的高分级及低分级膀胱癌比例无显著差异,但筛查组高分级膀胱癌病人中侵袭性膀胱癌只占10%,而非筛查组占60%(P =0.007)。在随访期(中位数为14年)内,筛查组膀胱癌病人无死亡,而非筛查组有104例(20.4%)病人死于膀胱癌(P <0.03),后者的生存期中位数为1.78年(从诊断时计算)。主要由于膀胱癌病死比例降低,筛查组的总死亡人数也比非筛查组低(分别为43%和74%,P <0.02)。
Messing说,虽然这一结果令人鼓舞,但仍需做前瞻性随机研究进一步证实家里做血尿筛查的益处。此外,现在又发现了很多新的膀胱癌标志物,这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特异性。
3、蔬菜可降低膀胱癌的可能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表示,多吃甘蓝或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能降低患膀胱癌的可能,但很好生食。
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近举行的一次会议上,纽约州罗斯韦帕克癌症研究所专家发表报告说,研究人员调查了275名膀胱癌患者与825名健康人,重点放在他们吃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的习惯上。这类蔬菜富含被认为能有效抗癌的异硫代氰酸盐(ITCs)。
结果发现,不吸烟且每月吃甘蓝等蔬菜多于3次的人,患膀胱癌的可能减少73%;无论是否吸烟,每月吃甘蓝等蔬菜多于3次的人,患膀胱癌的可能低40%。
但研究者也发现,煮熟的甘蓝没有抗癌效果。主持这项研究的李唐(音译)博士说,烹煮会破坏甘蓝中60%至90%的异硫代氰酸盐。
罗斯韦帕克癌症研究所的另一支研究团队以甘蓝嫩叶和老鼠做实验。这些老鼠经过基因改造,较易患膀胱癌。研究者用甘蓝嫩叶的提取物喂它们。主持研究的张月生(音译)博士说,这些老鼠摄入甘蓝物质越多,患膀胱癌的可能就越小。
研究人员还发现,甘蓝所含的化合物有可能从膀胱内部保护着膀胱。膀胱就像一个贮藏袋,膀胱癌大多发生于膀胱内部的上皮细胞层,这一层直接与尿液接触,时刻面临尿液中有毒物质的侵蚀。
二、怎样早期发现膀胱癌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死亡人数很高的10种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结果的关键。
血尿是膀胱肿瘤常见的和很早出现的症状,几乎每例病人都有血尿。膀胱肿瘤早期血尿特点是:无痛,不服用任何药物便自行停止或减轻,过一段时间又重复。这样就容易给人们造成疾病已愈的错觉。不少血尿患者,服用一些中药或西药后,血尿消失,不再找医生。上述情况是造成膀胱肿瘤错失治疗机会的主要原因。
不少膀胱肿瘤患者,都是在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数月至数年,并出现腰痛或下肢疼痛、腹部肿块及逐渐消瘦、贫血等晚期症状时才到医生就诊。这些病人已耽误手术时机,手术后5年生存的可能大大下降。而另有一些病人,在第一次发现血尿后就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膀胱肿瘤引起的血尿是由于肿瘤组织生长过快,血液供应不足,乳头状癌的乳头折断而引起。根据血尿的深浅可以估计出血量。尿液微带血色是肉眼识别的很低水平,尿内混入的0.1的血液,即24小时的出血量约1-2毫升;明显血色,尿内混入0.5-1的血液,24小时的出血量10-15毫升:重度血尿或伴血凝块,尿内混入5-10的血液,24小时出血量100毫升或更多。但是血尿与肿瘤大小、数目、恶性程度并不一致。所以对待轻度或镜下血尿和明显血尿一样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膀胱肿瘤出现的血尿有时也会合并其他症状,如肿瘤组织并发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若血块或瘤体的坏死组织脱落也会引起下尿路堵塞,造成尿潴留。出现这些症状时,应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
对无痛性血尿的患者,应进行系统的泌尿外科的检查,如果膀胱肿瘤发现得早,处在原位癌或I级水平,通过卡介苗、噻替哌或线裂霉素等有效的药物灌注或经尿道作瘤体的电灼,可达到治疗的目的。一旦肿瘤侵犯膀胱壁肌层,到达中晚期,其预后极为不佳,故肿瘤的早期发现对其预后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普遍地提高人们对无痛性血尿的认识和重视,当病人出现第一次血尿就要找医生,查清病因、病变部位,以便及时得到治疗。
早期发现膀胱癌可以从以下3方面注意。
第一、留意小便颜色。如发现血尿,尤其是间歇出现的、无痛性血尿,不论有无其他伴随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无痛性血尿是膀胱癌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约10%诊断是膀胱癌。目前还没有更先进、准确的诊断方法优于观察血尿。
第二、定期体检。包括化验小便、B超等。有时候,血尿量少时,肉眼难以发现,就需要借助仪器检测,及时发现血尿。B超是一种无创伤性的、可反复进行的、价格低廉的先进仪器,有经验的B超医生可以发现小于0.5cm的膀胱癌,这对早期发现、治疗膀胱癌非常有用。
第三、一旦发现小便异常,及时就医。千万不要心存侥幸或害怕检查,这样会延误病情。即使确诊是膀胱癌,也不要惊慌,膀胱癌早期治疗的治疗结果还是不错的。
三、如何预防膀胱癌
膀胱癌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的可能也相应增长。膀胱癌的发生与饮食、吸烟和饮水三个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预防膀胱癌也应从源头抓起。
首先,预防膀胱癌应该坚持科学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因为新鲜蔬菜的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分解体内的致癌物质--亚硝基胺。应尽量少吃肉类食品,因为肉类食品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产生类似苯胺和联苯胺结构的物质,曾有调查发现,在使用苯胺和联苯胺化工原料工厂的工人,患膀胱癌者较多。
其次,有吸烟习惯者,要尽快戒烟。研究表明,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烟草--特异性亚销基胺等多种毒性致癌物质,大量吸烟的人,尿中致癌物质的浓度较高。如果每天吸烟指数达到600(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就达到了患膀胱癌的危险地步。
再次,预防膀胱癌应增加饮水量。因为饮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膀胱内尿液的浓度,对膀胱癌的发生有重要影响。饮水量少者膀胱中的尿液必须减少,而致癌物质从肾脏排泄到膀胱后,在尿液中的浓度也相应的较高。这些高浓度的致癌物质会对膀胱粘膜造成强烈的刺激。同时,饮水量少者,排尿间隔时间必然延长,这就给细菌(如大肠杆菌)在膀胱内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经常发生膀胱癌者,多数是平时不喜欢饮水、饮茶的人。
因此,要想预防膀胱癌的发生,就应该充分饮水,使尿液稀释后及时排出,这样,尿液中细菌和致癌物质就相对降低减少对膀胱粘膜的刺激和损害,起到预防膀胱癌的作用。保护好膀胱癌的第一防线,使我们远离疾病的困扰!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