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癌症治疗 > 正文

当代中国对肿瘤的研究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3-01-29 09:37:36 浏览次数: 20

    在我国,自1931年上海诞生了西医治疗肿瘤的镭锭治疗院后,至20世纪50年代末期进入一个发展的高潮,各地纷纷成立了许多肿瘤研究所和肿瘤医院,迄今已有专门的肿瘤防治机构一百多所,还在许多综合性医院设立了肿瘤科或放疗科,已经基本形成了遍布城乡的肿瘤防治网络,各级政府、各种基金会对肿瘤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大,肿瘤专业队伍日益壮大。在基础研究上跟踪国际形势开展了肿瘤的基因变异、肿瘤相关基因的克隆等许多研究。在治疗方面,外科手术的种类和难度、化疗药物的品种和使用、放疗设备的改良和更新等均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并开展了肝癌、食管癌、鼻咽癌、大肠癌、胃癌、肺癌和宫颈癌等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在肿瘤的一、二级预防方面也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上海的吴孟超、汤钊猷教授在肝癌的手术治疗方面的工作则更是走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王俊义、陈竺教授在白血病分化诱导治疗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就,开辟了有别于常规化疗理论的肿瘤治疗新方向,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这一领域;曾毅、姚开泰、闵华庆、宋永生等教授对鼻咽癌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在流行病学、EB病毒及病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成功地将鼻咽癌遗传易感基因定位在人类4号染色体上;四川大学魏于全教授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顾健人教授及第二军医大学的曹雪涛教授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中医药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与西医共同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防治中,并逐步形成了较系统的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报道;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了有组织的中医药防治肿瘤的药物实验研究,中医药被广泛地应用于恶性肿瘤的防治,注重于应用现代医学的先进研究技术和方法,开展了对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机制方面的研究,在肿瘤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治疗结果与预后评价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临床注重“辨病”的重要性,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中西医结合,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互相取长补短,郑伟达提出了治疗肿瘤的“四位(药物诊疗理念、心理诊疗理念、体育诊疗理念、饮食诊疗理念)一体”学说。
   在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单方、验方和偏方,有些已被开发提取、纯化为低毒、高效的抗癌药物,如鸦胆子乳、华蟾素、爱迪注射液(含斑蝥)、榄香烯乳、肝复乐、慈丹胶囊等,已成为中医药治疗肿瘤新的特色药物。采用现代医学的介入插管技术,直接用中药莪术油(微球)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结果显示在瘤体缩小及患者生存时间等治疗结果方面与西医常规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类似,而且对肝功能损害及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较化疗药物轻。通过介入技术经肿瘤血管灌注中药康莱特、榄香烯等治疗肺癌等肿瘤,亦取得了一定的治疗结果。临床中恶性胸腹腔积液在引流尽量抽净积液后,给予腔内灌注榄香烯、康莱特、莪术油等中药对于控制积液的生长亦取得了较好的治疗结果。
   对中药抗癌作用机制开展了积极研究,发现了中药抗肿瘤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细胞毒作用,即对癌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主要含有天然抗癌活性成分,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如马蔺子及马蔺子甲素、莪术及莪术醇、榄香烯、斑蝥及斑蝥素、冬凌草及冬凌草素、青黛及靛玉红、藤黄及藤黄酸、苦参碱、蟾素、鸦胆子油、三尖杉酯、喜树碱等。二是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样作用,即通过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衡,改善机体全身的病理状态,增加机体自身的抗病力,如刺五加、木耳、香菇、猪苓、茯苓、云芝多糖、黄芪、人参、淫羊藿、薏苡仁等均属此类。其中有些药物的多糖类成分是属于免疫促进剂,携带特有的信息,易被遭受肿瘤细胞作用的机体正常组织细胞所识别,从而增强机体对肿瘤的特异免疫功能,使受损的免疫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像黄芪、人参、淫羊藿等药物及其所组成的复方则类似于生物反应调节剂(BRMs)样作用,又称适应原样作用,通过作用于机体相对的调控物质,相当于中医所说的阴阳二象,针对患者的功能状态进行均衡调适,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当前,对中医药抗肿瘤的研究已经从原来的细胞水平发展到了基因水平及分子水平。中草药中含有生物碱类、蒽醌类、黄酮类、酚类、内酯类、多糖类、苷类、萜类、烯类等天然化合物,均发现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但是它们的作用机制却各不相同,有的作用于细胞膜,有的作用于细胞核等,具有诱导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破坏肿瘤血管、作用于信息传递途径与干扰其信息能量传递、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抗突变作用、抗肿瘤细胞的转移等作用。中医药抗癌是多方向、多途径、交叉发挥作用的。像苦参碱、姜黄素、丹参酮等,它们既可诱导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凋亡,又可杀灭癌细胞,调节免疫系统对瘤细胞的监视功能、效应能力及攻击力。有的中药及复方抗肿瘤作用还与其所含的微量元素有关,如众所周知的硒元素就证明是具有抗癌作用的。我们目前的研究对中草药的抗癌机制研究较深入,而对中药复方的研究相对较少,机制阐述也欠深刻,应用范围不明确。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采用国内外很有效方法加深抗癌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促进中国肿瘤学科的发展。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