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近年来发病的可能有所上升,该疾病在发病初期进侵犯患者子宫内膜,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肿瘤会逐渐侵及肌层,那时可能转移即将开始了!所以,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可以保留生育功能的!
保留子宫的前提是子宫内膜癌病理检查一定是高分化,并且没有任何肌层浸润的证据,同时一定是年轻的未生育并且愿意密切随访进行观察的患者。
通常对于这些打算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通常采用下面的策略:
1、首先给予大剂量的孕激素治疗,治疗的剂量相当于避孕剂量的100倍以上,治疗后三个月应该行子宫内膜活检,如果病理结果证实病变有好转,应该再用三个月,随后予以助孕;
2、如果治疗后三个月病理结果提示病变没有变化,将再用三个月,再行内膜活检,那时若病理提示有好转,可以继续应用孕激素三个月,随后再行病理检查,若病理结果没有发现子宫内膜转化成正常的,则应该立即放弃保留生育功能;若病理内膜已经转化成正常的子宫内膜,开始助孕。
3、如果治疗后三个月,病情有进展,放弃保留生育功能。
子宫内膜的诊断通常包括:
1.子宫内膜活检 本方法是确诊子宫内膜癌很直接、很有效、很准确的方法,即通过对于子宫内膜进行病理诊断,明确肿瘤的性质和类型, 同时对于肿瘤的分级以及雌、孕激素受体进行检查,对于判断预后有帮助。但是它是有创性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
2.超声波检查 B超在子宫内膜癌术前的评价方面十分有意义,因为它即可以明确宫腔内占位的同时,又可以对其与子宫肌层的关系进行评价,对于患者的分期、预后的估价有所帮助,但是B超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而彩超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检查应该是更进了一步,它将超声的影响学检查与彩超等血流信号相结合,大大地提高了诊断的符合比例,有取代MRI在此方面的地位。
3、核磁共振(MRI) 核磁共振在判断子宫内膜癌与子宫肌层的关系方面是非常权威的,它可以对于肿瘤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对于肌层浸润的深度、宫颈受累、宫外转移的判断方面都具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4.CT CT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可以对于肿瘤的情况进行较全面的评价,尤其是在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有一定的价值。
5.宫腔镜检 在过去的20余年里,宫腔镜检及操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宫腔内膜病变的诊断尤有帮助。关于宫腔镜检有可能引起内膜癌的扩散,也应值得注意。 目前的材料不能保证这种癌细胞没有从输卵管扩散的危险性,尚待进一步积累资料。
除以上的检查以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检查,但是无论是哪种,除子宫内膜活检以外,均不能得到的诊断,即病理诊断。但是,目前的趋势似乎对于这种内膜活检的价值有所怀疑,因为它是有创检查,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手术带来的相应的危险。
为了能够更早地明确诊断,遇到下述情况即应考虑做内膜检查,以明确诊断。
1.绝经后出血或出现血性白带,在排除宫颈癌和阴道炎后,应高度怀疑内膜癌而立即刮宫。尤其年老患者子宫阴道均无明显之萎缩现象,细胞学检查显示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者,更应特别警惕。
2.年过40岁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虽经激素治疗仍不能止血,或一度止血又复发者。
3. 年龄较轻,但有长期子宫出血及不育史者,应警惕内膜增生已有癌变倾向。
4.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一度好转或治疗,以后又出血者。
5.阴道持续性排液者。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刮宫和影像诊断子宫内膜癌吗? 下一篇:刮宫诊断子宫内膜癌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