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为中晚期癌肿的常见表现之一,其发生及发展直接影响着癌患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严重的癌性腹水甚至可危及生命,此症属西医治疗之难点。频繁的外科治疗癌性腹水往往使腹水产生更快、更多;同时使机体丢失大量营养物质。而中药治疗癌性腹水则是从根本上抑制腹水的生长。因此,控制消除癌性腹水对拯救患者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医分析癌性腹水的治疗
临床表明癌症患者一旦出现癌性腹水,说明病情已相当严重,此时的病人正气已虚,机体脏器功能受损,癌细胞开始出现扩散转移,病人的免疫功能急剧下降。病情发展到这个阶段,病人已无法承受手术及放化疗的打击。那么就让病人痛苦的等待死神的降临吗?当然不会。
按中医病机分析,癌性腹水系肝、脾、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血阏,水湿逗留为标,虚实互见,宜标本同治。癌性腹水多由原发性肝癌、胃癌、肠癌、卵巢癌等转移所致,其中以肝癌为常见,按中医病机分析,癌性腹水系肝、脾、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血阏,水湿逗留为标,虚实互见,宜标本同治,临床上有以下几个证型:
1、气滞水湿证 证见腹部胀满,胀而不坚,肋下痞胀或疼痛,小便涩少,大便多干结,暖气矢气则腹胀暂时减轻,食欲减退,乏力,脉弦,舌苔薄白或白腻,治宜疏肝理气,利湿消肿。方用柴胡lOg,枳壳9g,制香附9g,广郁金9g,八月扎20g,车前子lOg,泽泻9g,猪苓lOg,茯苓皮l2g,白术等。
2、脾虚水湿证 证见腹部胀满,小便涩少,纳食减退,食则胃胀,大便溏薄,日行数次,倦怠乏力,气少懒言,下肢水肿,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边有齿印,治宜健脾利湿,方用党参3g,炒白术l2g,茯苓l2g,炙黄芪20g,制半夏9g,泽泻9g,猪苓9g,半边莲30g,车前子lOg,砂仁6g,广木香9g。
3、脾肾阳虚证 证见腹部胀满,入晚尤甚,小便涩少,纳差乏力,肢冷浮肿,大便溏薄,腰酸头晕,面色萎黄或苍白,舌胖色淡,苔少脉沉细无力,治宜健脾温肾,利湿消肿,药用熟附子6g,党参20g,白术lOg,干姜6g,仙灵脾l5g,茯苓皮20g,泽泻9g,半边莲30g,车前子9g,猪苓lOg等。
4、肝肾阴虚证 证见腹部胀满,入晚尤甚,小便涩少,形体消瘦,手脚心热、午后低热,口干唇燥,腰酸头晕,大便多干结,舌红降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弦数,治宜滋阴利湿,药用知母lOg,黄柏6g,生地l2g,山茱萸lOg,怀山药lOg,茯苓l2g,泽泻9g,丹皮30g,炙鳖甲9g等。
5、气阴两虚证 证见腹部胀满,小便涩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恶风,自汗盗汗,食少胃胀,便溏,易感冒,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治宜益气养阴,利湿消肿,药用太子参l2g,白术9g,炙黄芪30g,天麦冬各9g,生地l2g,五味子9g,猪苓9g,茯苓l2g,广陈皮9g,大腹皮9g,半边莲20g,泽泻9g,车前子10g等。
除上述扶王利法外,宜加赤芍6g,丹参lOg,莪术9g,水蛭6g,三棱6g,水红花籽lOg等活血化瘀药,也可加用西药利尿加强排水。
癌性胸、腹水的常规治疗!
1、恶性胸水(或心包积液):引起癌性胸水的疾病常见于肺癌、乳腺癌,其次为恶性淋巴瘤、卵巢癌、胸膜间皮瘤(多为血性积液)、食道癌、胃肠道肿瘤及病因不明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气喘、咳嗽、血痰、体重下降、厌食、不适等,少数患者起初无症状。
2、恶性癌性腹水:引起癌性腹水的疾病:卵巢 癌、肝癌、胃癌、胰腺癌、肠癌 等多见,其它如恶性淋巴瘤、间皮瘤、子宫癌等也可引起。常见症状:腹胀、纳差、 乏力、消瘦、口干、口苦、黑 便、双下肢肿胀、大小便不利等。
西医怎样治疗癌性腹水:
1、穿刺抽放积液。
2、腔内注射化疗药。给胸腔或腹腔内注射细胞毒性化疗药品,如:5一氟脲嘧啶(5-FU)、丝裂毒素(MMc)、顺铂(PDD)、卡铂(CBP)、足叶已甙(VP-16)等。
3、腔内注射生物制品。短小棒状杆菌(CP、细胞介素一2(IL-2)、干扰素等。
4、利尿药。如:双氢克 脲噻、速尿等。
5、其它。如:榄香烯等。
以上常规治疗手段有副作用:(1)穿刺抽放水后短期内复发(反复)。穿刺后一般3天开始增加,一周后增至放水前的水平。(2)穿刺抽放水,胸、腹水越抽越多。(3)抽放水后患者体内丢失大量蛋白,消耗极大,一般状况更差,更加消瘦,恶液质加重。(4)反复多次抽放水后出现包裹性积液,患者咳嗽、气短、胸痛进一步加重,呼吸功能更差。(5)胸、腹腔内注射药物,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胸痛、发烧、寒战、白细胞下降等。(6)频繁利尿药可导致电解质紊乱,造成恶性循环,使上速症状加重。
根据中医分析癌性腹水的治疗
临床表明癌症患者一旦出现癌性腹水,说明病情已相当严重,此时的病人正气已虚,机体脏器功能受损,癌细胞开始出现扩散转移,病人的免疫功能急剧下降。病情发展到这个阶段,病人已无法承受手术及放化疗的打击。那么就让病人痛苦的等待死神的降临吗?当然不会。
按中医病机分析,癌性腹水系肝、脾、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血阏,水湿逗留为标,虚实互见,宜标本同治。癌性腹水多由原发性肝癌、胃癌、肠癌、卵巢癌等转移所致,其中以肝癌为常见,按中医病机分析,癌性腹水系肝、脾、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血阏,水湿逗留为标,虚实互见,宜标本同治,临床上有以下几个证型:
1、气滞水湿证 证见腹部胀满,胀而不坚,肋下痞胀或疼痛,小便涩少,大便多干结,暖气矢气则腹胀暂时减轻,食欲减退,乏力,脉弦,舌苔薄白或白腻,治宜疏肝理气,利湿消肿。方用柴胡lOg,枳壳9g,制香附9g,广郁金9g,八月扎20g,车前子lOg,泽泻9g,猪苓lOg,茯苓皮l2g,白术等。
2、脾虚水湿证 证见腹部胀满,小便涩少,纳食减退,食则胃胀,大便溏薄,日行数次,倦怠乏力,气少懒言,下肢水肿,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边有齿印,治宜健脾利湿,方用党参3g,炒白术l2g,茯苓l2g,炙黄芪20g,制半夏9g,泽泻9g,猪苓9g,半边莲30g,车前子lOg,砂仁6g,广木香9g。
3、脾肾阳虚证 证见腹部胀满,入晚尤甚,小便涩少,纳差乏力,肢冷浮肿,大便溏薄,腰酸头晕,面色萎黄或苍白,舌胖色淡,苔少脉沉细无力,治宜健脾温肾,利湿消肿,药用熟附子6g,党参20g,白术lOg,干姜6g,仙灵脾l5g,茯苓皮20g,泽泻9g,半边莲30g,车前子9g,猪苓lOg等。
4、肝肾阴虚证 证见腹部胀满,入晚尤甚,小便涩少,形体消瘦,手脚心热、午后低热,口干唇燥,腰酸头晕,大便多干结,舌红降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弦数,治宜滋阴利湿,药用知母lOg,黄柏6g,生地l2g,山茱萸lOg,怀山药lOg,茯苓l2g,泽泻9g,丹皮30g,炙鳖甲9g等。
5、气阴两虚证 证见腹部胀满,小便涩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恶风,自汗盗汗,食少胃胀,便溏,易感冒,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治宜益气养阴,利湿消肿,药用太子参l2g,白术9g,炙黄芪30g,天麦冬各9g,生地l2g,五味子9g,猪苓9g,茯苓l2g,广陈皮9g,大腹皮9g,半边莲20g,泽泻9g,车前子10g等。
除上述扶王利法外,宜加赤芍6g,丹参lOg,莪术9g,水蛭6g,三棱6g,水红花籽lOg等活血化瘀药,也可加用西药利尿加强排水。
癌性胸、腹水的常规治疗!
1、恶性胸水(或心包积液):引起癌性胸水的疾病常见于肺癌、乳腺癌,其次为恶性淋巴瘤、卵巢癌、胸膜间皮瘤(多为血性积液)、食道癌、胃肠道肿瘤及病因不明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气喘、咳嗽、血痰、体重下降、厌食、不适等,少数患者起初无症状。
2、恶性癌性腹水:引起癌性腹水的疾病:卵巢 癌、肝癌、胃癌、胰腺癌、肠癌 等多见,其它如恶性淋巴瘤、间皮瘤、子宫癌等也可引起。常见症状:腹胀、纳差、 乏力、消瘦、口干、口苦、黑 便、双下肢肿胀、大小便不利等。
西医怎样治疗癌性腹水:
1、穿刺抽放积液。
2、腔内注射化疗药。给胸腔或腹腔内注射细胞毒性化疗药品,如:5一氟脲嘧啶(5-FU)、丝裂毒素(MMc)、顺铂(PDD)、卡铂(CBP)、足叶已甙(VP-16)等。
3、腔内注射生物制品。短小棒状杆菌(CP、细胞介素一2(IL-2)、干扰素等。
4、利尿药。如:双氢克 脲噻、速尿等。
5、其它。如:榄香烯等。
以上常规治疗手段有副作用:(1)穿刺抽放水后短期内复发(反复)。穿刺后一般3天开始增加,一周后增至放水前的水平。(2)穿刺抽放水,胸、腹水越抽越多。(3)抽放水后患者体内丢失大量蛋白,消耗极大,一般状况更差,更加消瘦,恶液质加重。(4)反复多次抽放水后出现包裹性积液,患者咳嗽、气短、胸痛进一步加重,呼吸功能更差。(5)胸、腹腔内注射药物,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胸痛、发烧、寒战、白细胞下降等。(6)频繁利尿药可导致电解质紊乱,造成恶性循环,使上速症状加重。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舌癌的中医治疗 下一篇:中医治疗癌症发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