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癌症慢病 预防复发是关键?癌症是不治之症吗?肿瘤手术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吗?肿瘤一定会复发和转移吗?晚期肿瘤患者就无法治疗吗?
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发挥中医药优势防治肿瘤高峰论坛暨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抗癌健康四位一体诊疗理念研讨会上,来自肿瘤临床治疗第一线的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院士、肿瘤专家及学者就如何发挥中医药优势治疗肿瘤并控制和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问题进行了研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吴孟超教授,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著名中医肿瘤专家郑伟达教授,及名老中医专家焦树德、王雪苔、费开扬、颜正华、陆广莘等专家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发言。并达成共识:只有中西医相结合,相辅相承,才能治疗肿瘤,减少预防复发和转移,达到患者的长期健康;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郑伟达教授创立的四位一体诊疗理念治疗肿瘤行之有效;专家建议要让更多的人不要谈癌色变,正确认识肿瘤,它不是绝症,而是可防可治的。专家视点如下:
许多癌症是慢病 预防复发是关键
抗癌新观念之一:许多肿瘤是可防可治之慢性病
众所周知,慢性病发病慢、病程较长,而因为癌症发病的可能高,死亡人数也高,人们往往将癌症与死神相联系起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专家发现:癌症只要运用科学、正确、规范的治疗方法,预防复发和转移的发生,也是可防可治的。据美国很新统计资料显示,肿瘤的五年生存的可能已达到60%-70%(我国是40%左右),预计在今后10年内还会提高。越来越多的晚期肿瘤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也达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郑伟达教授提出,肿瘤发病缓慢,病程长,在早期完全可以完全医治,在中晚期,只要注重健康治疗,预防和控制复发和转移,许多癌症与慢性病一样可防可治,很多患者现在的生存期已经超过了10多年。
抗癌新观念之二:肿瘤手术、放化疗后不能高枕无忧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徐光炜教授曾指出,回顾过去肿瘤防治工作,客观地说是失败的。尽管在防治肿瘤的手段和治治疗结果果上有所提高,但是目前的现实是肿瘤的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都有上升的趋势,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犯了战略上错误,就是肿瘤经手术后如何防止复发转移的问题没有做好。
对于早中期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以迅速的切除病灶,但是手术后患者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呢?
据我国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肿瘤术后1年复发的可能达60%,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患者超过80%,而欧美国家这几年来,5年生存的可能明显提高,重要原因是医生除了手术放化疗治疗以外,很注重每个癌症患者心理、营养、体育等方面自然健康治疗应用,这样减少了手术、放化疗后复发转移的危险。
吴孟超院士在论坛上谈到他的治疗经验时说:"60年代初期,我治疗过一个肝癌病人,他就是手术以后靠吃中药恢复,所以到现在已经40年了,身体好好的,我看过很多肝癌病人,一直主张手术以后增强病人的免疫力,增加营养,增强他的体质,增强他内在的抵抗力,这样,病人就可以健康地生活着。所有这一切主要靠中医来实现"。因此对于早中期肿瘤病人不管是手术后、还是放化疗后,切不可掉以轻心,不管以前肿瘤治疗是多成功,一旦复发转移了,前面的治疗都是徒劳的。
抗癌新观念之三:带瘤生存,可以延年
对于早中期肿瘤患者通过手术切除,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预防复发和转移。那对许多已经发生复发转移的中晚期癌症患者是不是就没救呢?答案不是。北京关爱久久抗癌乐园里活跃一大批癌症患者,他们中很多都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但为什么他们癌龄很多都超过10多年,这就是医学上一种怪现象:带瘤也能生存,并且活得很好。
专家在会上指出,对于肿瘤早、中、晚三期肿瘤治疗定位不同,早期肿瘤我们建议能做手术尽量做手术切除,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关键是切除完了肿瘤还要预防复发转移,对于中晚期的肿瘤主张长期带瘤生存。同时还将心、体、药、食这四疗贯穿始终,以预防和控制复发转移。
吴孟起超院士在会上指出:"一定重视带瘤生存,外科医生重视"一把刀",但是一把刀可以割,问题是这个人能不能保住,怎么长期保住,长期健康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靠中西医结合。"
中医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治疗结果更多地是体现在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手术后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上。大多数经中医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往往可维持较好的生存质量,很多患者经治疗后处于"带瘤生存"状态,在临床上许多肿瘤患者带瘤生存时间长达10年、20年甚至更长。带瘤生存可以延年是可以实现的,这也正是中医药治癌取得较好治疗结果的表现所在。
抗癌新观念之四:肿瘤放化疗因人而异适可而止
放化疗作为肿瘤常规的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已经是广大肿瘤专家的共识,但是对由此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及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和肉体上痛苦也是有目共睹的,并且放化疗的敏感性及有效情况也制约着人们对这一方法的应用。
因此要正确认识放化疗治疗肿瘤的积极作用,并且在临床中要因人而异,适可而止,做到科学合理应用。在论坛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郭维琴教授指出:在肿瘤放化疗过程中,配合中医药治疗不仅能起到减轻不良反应的目的,还能进一步提高肿瘤放化疗的治疗结果,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在临床上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抗癌新观念之五:肿瘤健康--在于精气神
名老中医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原院长费开扬教授在论坛上说:伟达教授四位一体的心疗、食疗、体疗,特别是心疗,战胜癌症要有精、气、神,讲得很好,一个病人只要有精、气、神,什么病都不怕。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颜正华教授认为,心理素质不好,思想有危机就容易得病,不解决这个危机就治不好病,我感觉提出的心疗是非常好的。
大量临床事实证明"心疗"是攻克癌症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科学的心疗有利于人体生命自组织能力的升华,治疗肿瘤心疗是前提,心疗做到位了,能使药疗发挥很好的治疗结果。
抗癌新观念之六:药物治疗--讲究整体性和针对性
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对症下药。因此治疗肿瘤的落脚点就是"药",如何选用有效的药物成为决定治治疗结果果的关键。
《北京晚报》4月25日就曾经以"一种药一种方法治不好癌症"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报道说:在目前科技水平上,尚没有单一药品,某一治疗手段能够解决中晚期肿瘤治疗,因此,任何夸大治疗结果的宣传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郑伟达教授举例:临床中应用国家抗癌新药"慈丹胶囊"为主的系列药物辨证治疗,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等大医院的临床观察,证明其治疗结果是可靠的,并已取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证书,我们用起来是放心的。"同时肿瘤治疗不能用一种药治疗多种肿瘤,"这是卫生部肿瘤防治宣传周通报会上的专家发言,专家还强调:肿瘤治疗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需各种治疗手段相互配合。
在论坛上许多专家提出,社会应多提醒广大肿瘤患者:一旦确诊为癌症,应立即到肿瘤专科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师进行的规范治疗,千万不能受"医托"等虚假宣传误导,或到药店里自己选择用药,一旦有的病人延误了治疗时机,把中期病情拖成了晚期,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抗癌新观念之七:饮食治疗--营养平衡,身体如铁
饮食治疗就是科学用膳,达到饮食平衡,中医认为,要结合,"阴阳血气"四个字,辨证配膳,达到"阴平阳秘,气血调和,百病不生,身体如铁"。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研究院的食疗专家开展了多年的研究,根据肿瘤疾病的寒热表现及患者自身阴阳盛衰的具体情况,辩证施膳,从组方、筛方到实验,研究出一系列抗肿瘤药膳,并很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抗癌新观念之八:运动治疗--强身健体、防癌治癌
"生命在于运动",这个道理谁都懂得,但是很多肿瘤患者由于病痛的折磨,整天心灰意冷、卧床不起。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实验证明:机体处在运动状态时,每小时从血液中分泌出的干扰素较平时要增加一倍以上,而干扰素的抗癌能力,早已在观察中得到证实;运动后出汗可使体内的铅、锶、镍和铍等致癌物质随汗水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防癌的作用。
对肿瘤患者来说,经常进行深呼吸、散步、慢跑、体操、气功、游泳、骑车或参加集体运动,都可以给他们带来身心愉快和欢畅,帮助消除紧张情绪,为有效的药物治疗提供较好的条件。
北京知名中医肿瘤医院举办大型肿瘤报告咨询会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是北京知名中医肿瘤专科医院,四位一体抗癌健康诊疗理念临床基地,医院设有心理健康科、体育诊疗理念健康科、药膳诊疗理念健康科等。
四位一体抗癌诊疗理念即:有效的药疗+合理的食疗+坚强的心疗+适当的体疗。健康诊疗理念发挥了中医优势,弥补肿瘤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手段的不足,可控制已经发生复发转移患者的病情,实现患者的有效健康。特点:整体协同,优势互补,各司其职,各施所长,整合治疗,无不良作用。临床口诀:心疗是前提,药疗很重要,体疗是补充,食疗不可少。为了使广大患者更多掌握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知识和策略,医院设立了"肿瘤你我知大讲堂",并定期请北京市著名肿瘤专家进行科普讲座,本周日(8月7日):早上9:00,将邀请参加人民大会堂"发挥中医药优势防治肿瘤高峰论坛暨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抗癌健康四位一体研讨会"的部分专家举办预防肿瘤复发转移专题报告咨询会。
报名热线:67362078、67362631 也可登录中国抗癌在线网站:http://www。wd999。com报名。
医院地址:北京朝阳区化工路大柳树100号。
乘车路线:348、710、907、821、743路大柳树下车往北50米路东伟达医院。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现代中医药对恶性肿瘤治疗概念 下一篇:用中医阴阳平衡法治疗恶性肿瘤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