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患接受诊疗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延长存活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主要看在第一次诊断的时候肺癌的类型以及它的扩散范围。当然肺癌术后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肺癌术后饮食应该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为主要目的,以便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有效防止肿瘤细胞的侵润和转移,延缓恶病质的出现,增强手术耐受力。
肺癌手术后配合合理的饮食结构可快速有效的促进患者尽快健康,补充因手术或放化疗导致的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及白细胞减少症等。
术后适进补食物宜多吃清淡的东西。但因每个病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具体还要咨询专业医生的指导。
食谱要广:《内经》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禽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肺癌患者在放疗和化疗后,多伴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影响病人的营养状况。因此,在化疗后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饮食,以使身体尽快复原。尽可能做到营养全面,而又丰富。
不强调忌口:由于患者营养状态较差,免疫功能低下,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因此,肿瘤患者不宜过分强调忌口。肺癌复发与转移,与是否忌口并无关系,只要是想吃就可以吃,吃下去舒服就行。
肿瘤病人的饮食选择: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因人而异,如:脾胃虚弱者可给予牛奶、鲜菇,补充新鲜水果和蔬菜;湿邪偏盛或消化不良则应避免油腻滞气饮食,如:甲鱼和鱼类;热毒炽盛者不宜食辛辣、油炸、熏烤的食物,宜清淡、煮蒸、煲汤的饮食为宜。
肺癌术后饮食总的原则宜清淡、细软、容易消化吸收为主,在食物选择与进补时,不要急于求成,可从流质饮食开始,无明显不适反应时,再过渡到半流食、普食。肺癌术后饮食还应注意各种营养平衡,以利于术后机体的健康。
延长肺癌生存期 注重心理护理!
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生理较脆弱,特别是刚刚确诊时,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入院时护士应主动关心安慰患者,向其介绍病室环境,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家属也要做好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这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肺癌患者常见心理
1、对治疗信心不足:病人对疾病认识不足,对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和医疗技术缺乏认识,从而对治治疗结果果表示怀疑,信心不足。此类患者有95例。
2、对家庭经济负担的担忧:漫长的治疗过程,较昂贵的医药费,使病人易产生消极负性心理。
3、焦虑、恐惧、绝望:肺癌病人多数通过X线胸片、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方法确诊后,预想不到的打击使患者深感焦虑恐惧,悲观绝望。
4、孤独感、多疑:这些患者由于受家庭、社会因素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接受化疗等治疗,往往感觉自我价值丧失而感到孤独无助,对医护人员的言行表现得极为敏感、多疑。此类患者有98例。
满足肺癌病人的需求心理
晚期肺癌病人有很多需求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到情绪和行为,因此必须要认真观察病人的需求,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
(1)生存的需求
求生是癌症病人很强烈的需要,他们渴望继续感受生命的价值,需要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因此要与病人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家属和亲友对病人体贴和照顾,经常看望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作为医护人员,特别是科室主任和护士长,也要经常看望病人,给病人以鼓励,使病人感到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处处有温馨和关爱,使他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2)生理的需求
肺癌晚期病人,很大的特点是呼吸困难,憋喘加重,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低下[3]。很多病人出现烦躁、易怒、悲观失望、失眠、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护士应及时了解病人思想动态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肺癌家属要做好心理疏导
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生理较脆弱,特别是刚刚确诊时,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入院时护士应主动关心安慰患者,向其介绍病室环境,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减轻患者对住院的恐惧心理,帮助患者结识病友,指导家属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给予大力支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各种形式做好患者心理疏导。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的前提,因此护士应经常与病人进行沟通。通过聊天的方式拉进与病人之间的距离,耐心听取病人的陈诉,并运用所学知识适当的解释病情,通过谈话去体会隐藏在病人语言中的感情和情绪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
(2)运用艺术语言安慰病人
大多数肺癌病人情绪可因外界因素影响加剧,也会因此而好转,因此护士对病人要真诚相待,交谈时要自然,时时表露出对病人的关心、同情,征求病人所需要的帮助,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信任感,并能向护士倾诉内心变化。护士可通过与病人交谈及时捕捉信息,择时给与恰如其分的心理护理以消除病人的顾虑,稳定情绪,激发病人增长治疗的信心,主动乐观地与医护合作。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病人术后为什么会发热? 下一篇:卵巢癌患者术后该怎么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