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在诊疗胰腺癌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临床经验,而胰腺癌的西医诊疗尚无有效的抑制方法,在胰腺癌临床的治疗中,中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药有效的降低了胰腺癌的死亡人数,同时提高了胰腺癌患者愈后的生存质量。对胰腺癌的治疗,中医总结了大量的临床验方。随着中医药理论的完善和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很多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都应用到胰腺癌的治疗中来,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结果。
中药治疗胰腺癌的作用:
1、改善胰腺癌症状:如胰腺癌患者伴有腹痛、黄疸、消瘦、发热等,有可能由中医药改善症状。
2、减轻化疗、放疗反应:中医药在化、放疗之前3~5天开始服,可减轻化、放疗反应,使患者对化、放疗的耐受性增强。可使放疗较顺利地完成疗程,预防放射性反应发生;有利于顺利完成间歇、联合化疗的长期治疗;亦可提高放、化疗治疗结果。
3、改善免疫功能:据报告中医药可改善免疫功能,可能有利于达到治疗胰腺癌的目的。
4、改善体质状况,提高生存质量。
胰腺癌属于中医“伏梁”、“积聚”、“痞块”和“黄疸”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致肝脾受损,为了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脏腑失和,湿浊阻滞,气滞血瘀日久形成本病。故治疗上多采用疏肝利胆、活血化淤、清热利湿,破积散结等法。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辩证施治:
肝胃不和证
症状:恶心、呕吐,嗳气,胸胁胀满,腹痛据按,心烦易怒,发热,黄疸,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或燥,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清热
方药:加味柴胡舒肝散 白英30克,八月札30克,生苡仁60克,莪术15克,广木香9克,香附15克,元胡15克,柴胡9克,枳壳10克,白毛藤30克,焦三仙各15克。菝葜30克。
湿浊阻恶
症状:胸脘痞闷,头身困重,恶心欲吐,纳呆,腹部隐痛,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健脾利湿,化浊解毒。
方药:茵陈五苓散加减 茵陈30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桂枝10克,菝葜20克,陈皮10克,法夏10克,石见穿30克,山慈姑30克,甘草5克。
气血淤滞证
症状:胸腹胀满,恶心,呕吐或呃逆,纳差,疼痛持续不移,或阵发性加剧,夜间尤甚。腹中痞块,形体消瘦,脸色无华。舌质发绀或瘀斑,脉细弦或涩。
治法:理气止痛,活血化淤,软坚散结。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五灵脂9克,制香附12克,乌药9克,延胡索30克,红花9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炮山甲9克,八月札15克,浙贝母15克,菝葜30克,藤梨根30克。
气血两亏证
症状:脸色苍白,消瘦,倦怠无力,爪甲色淡,腹胀,胸腹隐痛,腹部包块,舌质淡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数。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散结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 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全当归15克,炒白术12克,熟地15克,云苓15克,猪苓15克,鸡血藤30克,炙鳖甲9克,枸杞子12克,浙贝母15克,炮山甲9克。
阴虚内热证
症状:低烧不退,精神疲倦,上腹胀满,大便干,小便黄,纳差,舌光红苔少乏津,脉虚细而数。
治法:养阴生津,泻火
方药:一贯煎合清凉甘露饮加减 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30克,花粉10克,知母15克,甘草10克,地骨皮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10克,焦神曲30克,大黄6克。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尾癌中药治疗 下一篇:胰腺癌中医治疗患者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