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发病的可能在我国逐渐增加。据调查,在国外,胰腺癌已成为10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美国在过去10年中胰腺癌的发病的可能升高了3倍,每年新发现病例约28000人,确诊后存活超过1年的不足10%,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总的5年生存的可能不超过1%,在60余种恶性肿瘤中预后很差。英国每年约5000人死于胰腺癌,总的5年生存的可能仅为0.4%。我国上海1990年的统计结果表明,胰腺癌的发病的可能为5.1/10万, 较20年前增加了4倍。虽然近年来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总的预后并未发生显著的改观,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术后5年生存的可能仍在5%左右。
1、为什么要重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肿瘤早期发现是获得有效治治疗结果果的关键,胰腺癌亦不例外。虽然临床发现的早期胰癌比例非常低,但如果单独分析这部分病例就会发现,早期胰癌手术切除的可能为90%~1 00%,5年生存的可能可达70%~100%,与进展期胰腺癌相比,两者治治疗结果果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2、重视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具体措施
3、合理选择辅助检查手段,尽早确诊胰腺癌
4、加强基础研究,实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综上所述,重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使之能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提高对胰腺癌的警惕性,合理选择辅助检查手段,加强临床、影像、病理等多科协作,是目前条件下进一步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比例的重要措施;相信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胰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继续深入,胰腺癌难以早期诊断的现状将会有较大的改观。
有研究者认为40岁或40岁以上的有下列任何临床表现的病人应该怀疑有胰腺癌:
①梗阻性黄疸;
②近期出现的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超过10%;
③近期出现的不能解释的上腹或腰背部疼痛;
④近期出现的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而钡餐检查消化道正常;
⑤突发糖尿病而又没有使之发病的因素,如家庭史,或者是肥胖;
⑥突发无法解释的脂肪泻;
⑦自发性的胰腺炎的发作。如果病人是嗜烟者应加倍怀疑。
胰腺癌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当出现典型症状时病情多已到了中晚期。其实,年过40岁的中年人如果经常出现恶心、消化不良等类似胃病的症状,一定要到医院排查胰腺癌,因为早期胰腺癌酷似胃病,容易被误诊。
胰腺癌应与胃部疾病、黄疸型肝炎、胆石症、胆囊炎、原发性肝癌、急性胰腺炎、壶腹癌、胆囊癌等病进行鉴别。
1.各种慢性胃部疾病:胃部疾患可有腹部疼痛,但腹痛多与饮食有关,黄疸少见,利用X线钡餐检查及纤维胃镜检查不难作出鉴别。
2.黄疸型肝炎:初起两者易混淆,但肝炎有接触史,经动态观察,黄疸初起时血清转氨酶增高,黄疸多在2~3周后逐渐消退,血清碱性磷酸酶多不高。
3.胆石症、胆囊炎:腹痛呈阵发性绞痛,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和白细胞增高,黄疸多在短期内消退或有波动,无明显体重减轻。
4.原发性肝癌:常有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血清甲胎蛋白阳性,先有肝肿大,黄疸在后期出现,腹痛不因体位改变而变化,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扫描可发现肝占位性病变。
5.急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多有暴饮暴食史,病情发作急骤,血白细胞、血尿淀粉酶升高。慢性胰腺炎可以出现胰腺肿块(假囊肿)和黄疸,酷似胰腺癌,而胰腺深部癌压迫胰管也可以引起胰腺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腹部X线平片发现胰腺钙化点对诊断慢性胰腺炎有帮助但有些病例经各种检查有时也难鉴别,可在剖腹探查手术中用极细穿刺针作胰腺穿刺活检,以助鉴别。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怎么提高胰腺癌的早诊比例? 下一篇:胰腺癌早期症状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