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胰腺癌预后较差的原因手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一般病情比较隐蔽等,但是由于现在的治疗手段已经非常的完善,所以请患者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的接受治疗。
1、吉西他滨FDR输液法改善胰腺癌预后
新研究表明,治疗胰腺癌时,用固定剂量比例(FDR)的吉西他滨静脉滴注可增加血液中的药物水平,似乎比标准的30分钟输液更能改善病人的生存。
“我们这是第一个表明FDR输液让病人血液中的药物水平高于标准输液的研究,这可能为新的、改良诊疗理念铺平了道路”,第一作者、美国加州大学顿皮诺(Margaret Tempero)说。92名胰腺癌病人(92%有转移)被随机分为在每疗程(4周)的第1、8、和15天或接受标准的吉西他滨输液(剂量为2200 mg/m2,30分钟),或FDR输液(1500 mg/m2,150分钟)。
尽管FDR法所用的总药量较低,但它达到的血液浓度大约是标准法的2倍。虽然两组的治疗失败比例相似,但FDR组平均生存时间为8个月,比对照组长3个月(p = 0.01)。
密歇根大学的斯沃奇(Donna S. Shewach)和洛伦斯(Theodore S. Lawrence)在相关评论中指出,这些结论表明,FDR输液可能改善病人的后果。
可将分析限制在转移病人中时,生存时间的差异不再有显著性。但FDR仍然显著改善了1和2年生存的可能,比如,这组病人活了2年的为18.3%、而标准组只有2.2%(p = 0.007)。在毒作用方面,FDR组3级以上的血液学副作用更多,但非血液学副作用两组相似。“如果我们的研究得到证实,就可能出现一个新的激动人心的给药平台,可以增加病人的选择”,作者说。
“但两组在主要终点治疗失败时间上没有差异,在转移病人的生存改善上也缺乏差异,这意味着本研究的结果很好应视为是假设的,而不是确定的”,他们说。现在进行的III期试验可能帮助确定病人的临床后果是否的改善。
2、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顺铂联合化疗对晚期胰腺癌有效
研究选取了15例年龄中值56岁的门诊病人,三药联合化疗,吉西他滨的剂量1000 mg/m2,第1、8、15天;顺铂的剂量50 mg/m2,第1、15天;5-FU的剂量175 mg/2,持续静脉滴注,每天用,连续14天。
Philip博士说,8例血清CA 19-9水平下降50%或更多。三药联合化疗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粘膜炎症、1例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
Philip博士报道,随访中值为6个月,其中11例患者存活,总疾病进展时间中值为7个月。13例可评价治疗结果(6例局部晚期,7例有远处转移),2例部分缓解(1例局部晚期、1例有转移),8例稳定(4例局部晚期、4例有转移),3例进展。
Philip博士认为,吉西他滨、5-FU、顺铂联合化疗毒性反应不大,对晚期胰腺癌有明显治疗结果。
3、神经周浸润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日本Yamagata大学医学院Hirai等近研究发现,神经周浸润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中分化腺癌神经周浸润较多见(12/14例),而且浸润程度较严重。浸润现象还与间质结缔组织的数量相关,间质结缔组织数量较少的髓质型癌无神经周浸润(0/3例),而在间质结缔组织较多的中间型癌和硬癌,神经周浸润现象分别为8/10例和9/11例。无神经周浸润的7例病人未发现淋巴结转移。ne0组病人预后显著好于其它各组,3年生存的可能为57.1%;ne1组病人3年生存的可能为16.7%;而ne2和ne3组病人无生存期>3年者。
与其他肿瘤一样,胰腺癌可侵犯神经周围,且发生的可能较高。Hirai等对24例手术治疗胰腺癌患者神经周浸润程度、肿瘤分化程度、间质结缔组织、淋巴结转移和病人生存的可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研究者将神经周浸润程度分为ne0―无浸润、ne1―轻度、ne2―中度、ne3―重度。(Pancreas 2002,24 ∶15)结果显示,17例(70.8%)病人有神经周浸润。乳头状腺癌(2/5例)或高分化腺癌(3/5例)神经周浸润较少见。
根据以上结果,Hirai认为,神经周浸润是胰腺癌的重要预后因素。肿瘤分化程度越低,间质结缔组织越多,越容易出现神经周浸润。Harai等对6例典型神经周浸润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厚度为5 μm)检查。
结果表明,几乎全部神经周浸润是连续的,但也确实存在间断浸润。
因此研究者认为,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即使胰腺切缘无瘤细胞,仍可能有远处转移,应考虑进行其他治疗,如充分切除胰腺周围神经或进行术中放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突发胃病小心胰腺癌! 下一篇:胰腺癌手术后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