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来对于胰腺癌很多医学工作者已经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是它的治疗始终是个世界难题。近年来,胰腺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的可能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患者总体5年生存的可能不超过5﹪。
外科手术目前是完全医治胰腺癌的很有效手段,接受完全医治性手术且获完全切除者的5年总生存的可能不足20%,然而由于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被确诊时已病至局部中晚期而无法接受完全医治性切除;在美国,无法接受完全医治性切除的患者不足15%。
随着医疗技术、计算机水平的高速发展,精确放疗技术的展开,CT定位可帮助确认治疗中重要脏器的部分并可适当避免对重要脏器的直接照射,这不仅降低了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也为放疗剂量从常规(45Gy)提升到高剂量(54Gy)搭建了现实性平台。
面对这样的情况,同期联合放化疗成为了治疗这部分病人的手段。但据美国GITSG完成的临床数据分析,目前被运用的传统放化疗方案(即5-FU化疗配合常规放疗),虽能小幅度提高的生存的可能,但作用极为有限。
精确放疗(IG-IMRT)联合新药化疗有望在治疗上有所突破
化疗新药健择(吉西他滨)已取代了传统的化疗药物5-FU用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并被证实在治疗过程中不仅具有全身性的药效,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放射增敏效果,然而同步进行的常规放疗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让其优势无法在临床治疗结果上得以明显体现。
据一项美国学者完成的临床试验发现,精确放疗配合健择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治疗,能使生存的可能比传统方法提高近30%,而很新应用于临床的四维精确放疗(IG-IMRT),与常规精确放疗相比还配有“呼吸门控”装置, 可有效控制肿瘤因呼吸移动所产生的“ABC”,使联合治疗的治疗比(Therapeutic Ratio)明显提高。 研究组另一位负责人陆嘉德教授指出,“这好比治疗系统能跟患者同时呼吸一样,一旦肿瘤移出治疗区域时,光束就自动停止照射,这进一步保证照射的准确度,治治疗结果果可想而知。”
治疗后的患者血清肿瘤标识物(CA19-9)水平较治疗前有了显著地降低,绝大多数患者在放疗过程并未出现明显的III度或IV度副反应,患者的疼痛得到显著控制。研究组也希望能通过对更多患者的治疗来观察和证实此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临床可行性。
吉西他滨延缓胰腺癌术后复发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健择,Gemzar)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作为胰腺癌局部或远处转移的化疗药物,主要针对的是诊断时已处于肿瘤晚期并已经转移的患者,可达到减轻晚期胰腺癌的疼痛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胰腺癌的发病的可能均呈上升趋势。
单用氟尿嘧啶(5-FU)化疗及放化疗联合治疗的治疗结果比较,放疗联合吉西他滨+5-FU的治疗结果研究。当时的研究者得出结论认为,单用5-FU的益处是可以地降低化疗给胰腺癌患者所带来的副作用,同时也认可吉西他滨是胰腺癌术后必选的化疗药物。
全球每年新发胰腺癌约232,000例,胰腺癌也是美国死亡人数排名第四的恶性肿瘤。到目前为止,胰腺癌还一直是肿瘤界骇人听闻的“杀手”。
吉西他滨在临床上已用于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等肿瘤化疗。对于不能手术的胰腺癌患者,吉西他滨也是化疗方案的选择之一。
研究人员还对用药的经济费用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平均每月的治疗费用约为2800美元,而用药所致的轻度副反应包括乏力、脱发等。
因为肿瘤的转移较早,几乎在被发现的同时就已经广泛转移,也因此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预后极差,死亡人数很高。而即使一小部分患者可以幸运地在未转移前接受手术,术后的治疗手段也非常有限,各种化疗方案的有效情况和5年生存的可能始终较低。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切除后的进食原则 下一篇:胰腺癌预防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