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许多癌症治疗中心,放射治疗是原发性阴道癌的标准治疗手段,同样,放疗也是国内治疗阴道浸润鳞状上皮癌的很常用治疗手段。 放射治疗可适用于所有原发性阴道癌患者,但阴道局部病灶大小可影响放疗计划的具体实施,也就是说,对阴道病灶较大者,宜先行体外照射缩小局部肿瘤,有助于提高局控比例,同时应对盆腔淋巴引流区域进行有效的治疗。
部分阴道癌病人选择配合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包括腔内及体外照射二部分,腔内治疗主要针对阴道原发病灶,及临近浸润区,体外照射主要针对肿瘤周围浸润区及淋巴转移区。
腔内照射
阴道上段肿瘤除了重视子宫颈照射外,还需给予宫腔放疗(A点剂量25-30Gy)。穹隆病变,可以按宫颈癌给予腔内放疗。其它原发灶可用阴道柱状容器(塞子)或阴道盆腔内照射,外生型肿瘤可给予组织间插植照射。
阴道中下段的肿瘤或全阴道病变可采用阴道塞子或组织间插植照射。如果肿瘤仅仅位于阴道某一侧,而且肿瘤较大时,可进行组织间插植照射使肿瘤缩小后,再选择阴道塞子照射,同时对不需要照射的部位进行恰当的铅挡。剂量参考点一般选择肿瘤基底。传统低剂量比例腔内照射一般肿瘤基底量给予50-60Gy,高剂量比例后装腔内照射一般肿瘤基底给予30-40Gy。国外学者报道阴道粘膜表面剂量80Gy(包括体外照射剂量)左右时取得治疗结果。
体外照射
主要补充淋巴转移区的剂量,上段肿瘤采用盆腔外照射,全盆(14-16CM X18-20CM)或/和中挡铅(7X14CM)外照射,宫旁组织剂量40-50Gy /6周。下段肿瘤应对腹。
股沟区域进行照射。可用平行于腹股沟韧带8-12CM-14CM的照射野,可先给予6-8MV的X线照射Dm40Gy/4周,然后再改用电子照射Dm20Gy/2周。对较晚期的阴道癌患者, 腔内照射有困难,可以先行体外照射如全盆照射或等中心照射,肿瘤剂量DT45-60Gy, 并根据肿瘤消退情况补充腔内照射。
对Ⅲ、Ⅳ期阴道癌,既往多采用单纯体外照射,一般体外照射量达一定剂量后会采用缩野技术,放疗剂量达40-70 Gy。近20年来,随着化疗药物广泛深入应用,尤其同期放化疗在宫颈癌中取得成功,使阴道癌的放射治疗也更多地与化疗相结合。我们可以看到,在上世纪 80年代前未见放化疗结合的报道,而80年代后已占所有相关报道的 33%,即约有5%的Ⅲ、Ⅳ期阴道癌病人在放疗前进行r新辅助化疗,化疗药物包括bleomycin,cisplatin,nutomycln-e,floxuricline和vincris- tine等。另外约有17%的Ⅲ、Ⅳ期阴道癌患者得到了同期放化疗的治疗。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腹股沟淋巴结引流区,部分下段阴道癌病灶累及阴道下1/3甚至阴道口者,其淋巴引流亦可至腹股沟淋巴结,故体外照射不仅须包括盆腔淋巴引流区域,亦须包括双侧腹股沟淋巴引流区。
阴道癌放射治疗是用放射线杀伤局部癌细胞的诊疗理念,适宜于局部肿瘤患者。此法对癌症早期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是副作用大,无法清除病根。而中医治疗阴道癌的好处可提高放射治疗的治疗结果,减轻放起的免疫力下降,白细胞降低、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术后的阴道解剖状态可能允许恢复性交。此时建议病人使用人工润滑剂是比较合理的,因为阴道的自然润滑作用很可能由于疤痕形成和残留阴道粘膜的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而受到严重破坏。对手术结果的评价必须因人而异。继续保留性交功能的妇女,可能会主诉性兴奋降低及性高潮反应丧失,但是,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正确地报告这种结果的发生的可能。一旦有可能的话,应该考虑采用手术方法重建阴道。同时注意术后应用扩张器以防止狭窄并及时使用抗菌素及含激素的软膏。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