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的发病部位常见于患者的阴唇部位以及阴蒂,该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常见,发病部位在前庭部位少见,偶发于会阴。
1. 鳞癌很多出现的症状是外阴肿块,常有慢性外阴瘙痒史,外阴皮肤营养不良史,肿瘤常形成溃疡或菜花样,伴出血感染和疼痛。
2. 派杰病之病灶为柔软的红色隆起,边缘不规则,病灶瘙痒,继发表皮脱落和出血。
3. 基底细胞癌表浅稍突出于皮肤,肉瘤初发多见于大阴唇,表面皮肤正常之实性肿块,多无疼痛。晚期常累及盆壁而疼痛。
4. 外阴恶黑为有色素沉着的肿物,肿瘤合并感染,晚期出现疼痛、渗液和出血。
5. 可在腹股沟触及肿大固定的淋巴结。晚期外阴病变可累及阴道、尿道、肛门、直肠、盆壁。
身体检查
1. 全身检查
浅淋巴结有无肿大,尤其是腹股沟和锁骨上淋巴结。
2. 妇科检查
除常规妇科检查外,应仔细检查外阴色素变化和原发瘤的部位、大小、形态(糜烂、结节、菜花溃疡),以及邻近器官的关系,尤其注意尿道口、阴道及肛管有无受侵及受侵深度。
3. 辅助检查
(1)病理检查:取外阴病灶活检应去除表面坏死组织,以取靠近正常组织之病灶。如临床考虑黑色素瘤,尽可能在术中取活检,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一旦确诊立即手术。
(2)影像学检查:B 超、CT、MRI检查可以了解晚期外阴癌灶与周围组织和脏器的受累情况,腹盆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和其它远处转移情况,而制定正确治疗方案。
(3)膀胱镜、直肠镜检查:了解晚期外阴癌膀胱直肠是否侵犯和受累深度及范围。
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极少见,多为继发性,是由子宫颈、外阴、子宫内膜、直肠等处的癌瘤转移而来。因阴道壁薄,淋巴丰富,癌瘤发展较快,又因与膀胱、直肠相连,故易被累及。
阴道局部病灶以乳头状或菜花型很多见,其次为溃疡状或浸润型,粘膜表面扁平病灶少见。因生长迅速,向阴道周围扩散快,淋巴结转移也快。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月经不规则,性交出血,绝经后出血等,阴道有水样、血性或肉汁样分泌物,并有恶臭。晚期出现尿频、尿血、尿痛、肛门坠胀、便血、便秘和阴道痛等。严重者可形成膀胱阴道瘘或直肠阴道瘘。
治疗方法:
(1)手术切除:适于早期患者。如患原位癌者为青年妇女,手术时应考虑保留阴道功能;除原位癌外常需超完全医治性手术,此种手术危险性大,并发症多,治疗结果差。
(2)放疗:因阴道癌对放射线敏感,能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但因阴道与直肠、膀胱靠近,放射剂量受到限制,仍有人认为完善的放疗较手术治治疗结果佳。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如何判断你是否患上了阴道癌? 下一篇:导致外阴癌发病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