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外阴癌通常在发病初期较为缓慢,不易察觉,而且多有癌前期病变,掌握癌前期特点,有助于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
自查:一是有无外阴白斑:外阴与肛门之间有无白斑,特别是那种皮肤皱缩变厚,开始为红色,后为灰白色的白斑是癌前期病变。但是,应与白癜风相区别,白癜风为粉红色白斑,皮肤光泽无其它异常。
二是有无小结节增生:自己可以摸一摸大阴唇、阴蒂等部位是否有小结节。如果发现有无痛性的小结节,应警惕有外阴癌的可能。
三是有无外阴瘙痒:外阴瘙痒是一种病理现象,原因很多,如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阴虱等。若经普通治疗无效,又查不出原因的严重顽固性外阴奇痒,就应考虑是否有癌变的可能。上述三项中只要发现一项,就应当及时去医院做详细检查;若三项同时存在,外阴癌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病理概述: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外阴搔痒和白带呈白色稠厚豆渣样。 本病发病的可能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很适于念珠菌繁殖的PH值为5.5 ̄6.5,当阴道中糖原增多,酸度增加时,即迅速繁殖引起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病人及接受大量雌激素者,如长期应用抗菌素,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抑制关系,亦易使念珠菌得以繁殖而引起感染。念珠菌可存在于人的口腔、肠道与阴道粘膜上而不引起症状,这三个部位的念珠菌可互相传染,当局部环境条件适合时易发病。
本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治治疗结果果好,反复发作者主要是不注意卫生,未实行巩固治疗所致。因此,欲治疗本病,注意卫生,临床治疗后再巩固治疗2疗程及已婚者对方有症状应同时治疗是关键。
症状体症:
1.外阴奇痒、灼痛。还可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
2.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豆渣样或白膜状。
3.阴道粘膜充血,表面可有不易剥离的白色片状薄膜。
诊断依据:
1.外阴奇痒,白带呈白色稠厚豆渣样。
2.阴道粘膜红肿,严重的形成浅溃疡。
3.阴道分泌物中找到白色念珠菌。
治疗原则:1.消除病因,如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及时停用抗生素或激素。 2.注意个人卫生,治疗前不用公共浴盆及坐厕,外阴洗涤用具及衬裤应予隔离及煮沸(10 ̄15分钟)消毒。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3.改变阴道酸碱度,造成不利于念珠菌生长的条件。
4.局部应用杀菌剂。
5.顽固病例,注意有无滴虫合并感染,或伴糖尿病,或合并肠道念珠菌感染。 6.男方亦应检查,并同时治疗。
治疗结果评价:
1.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连续3次月经后查阴道分泌物,均未找到念珠菌。
2.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阴道分泌物仍存念珠菌.
专家提示:
治疗后阴道分泌物检查念珠菌转阴性者,仍应于下二次月经乾净后连续治疗2疗程,以巩固治疗。患念珠菌性阴道炎孕妇,为避免感染新生儿,仍应进行局部治疗,有时治疗需持续至妊娠8个月,以防复发。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正确清洁外阴? 下一篇:哪些外阴癌患者适合完全医治术?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