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医治疗肿瘤 > 放射治疗 > 正文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脊柱恶性肿瘤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3-08-22 14:59:26 浏览次数: 20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手术、放疗与化疗是基本丰段,但是手术或放疗后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是临床工作中很难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脊柱恶性肿瘤,除了极少部分原发性肿瘤外,半数以上是转移性恶性肿瘤,对这类患者,仅有少部分适于在WBB (Weinstein-Bori-ani-Biagini)分区下或根据Tomita的方法,实施脊柱肿瘤切除,而对大部分患者仅能采取姑息性治疗,考虑到其不良预后,医患双方也多持消极的治疗态度。

  随着肿瘤放射治疗学的进步,国内外兴起一种新的内放疗模式,即在CT或B超监视下或手术中,将放射性粒子直接种植到肿瘤的瘤体内及肿瘤周围,通过放射性粒子衰变释放出的射线杀伤肿瘤细胞。这种治疗模式的探索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放射性粒子源生产技术有了突破,国外积累了相当经验。近几年来国内也开始将这种放疗模式应用于临床与研究。

  我们与肿瘤放疗科协作,在脊柱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对部分转移性脊柱肿瘤和以局部复发为主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尝试用放射性粒子植人技术进行治疗,收到了初步效果。现举3例。

  病例1为58岁男性,枕颈区疼痛难忍3个月,夜间痛甚,需用哌替啶(杜冷丁)止痛。在CT引导下活检为寰椎左侧侧块转移性腺癌,影像学见寰椎骨破坏侵及软组织合并病理性骨折。在枕颈融合术的同时,按照病变范围植人125I放射性粒子。术后枕颈痛明显缓解,不再需要止痛药物,继续接受化疗等治疗原发病变。

  例2为56岁男性。诊断为鼻咽癌骶骨转移,病变弥漫并有骰前软组织肿块,已无外科手术切除的可能。在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术后1周骶尾部疼痛缓解,术后半年复查见骶部病灶明显缩小。

  例3为65岁男性,因骶骨脊索瘤已手术切除4次,该患者主要是局部复发,无远隔转移。在第5次手术病变切除后植人125I粒子,随访近l年。局部无不适,也未发现新病灶,目前仍在随访中。

  125I放射性粒子的有效半径为且1.7cm,随距离延长,γ射线能量迅速衰减。在植入放射性粒子时,应精确计算,作出可行的治疗计划.通过调整植人粒子间的距离,使重叠的γ射线可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足够强度,而不增加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照射所用的125I粒子放射源能量很低,临床应用中易于防护,在实施粒子植人时操作简便,创伤小。术中植人放射性粒子是很常用的途径。在肿瘤的姑息性切除中,用穿刺方法植人放射性粒子,可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手术损伤,术后并发症相应减少。由于以上特点,这种方法已用于头颈部肿瘤、肺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的治疗,作为手术、化疗的一种补充,临床效果是满意的一当然,在放射性粒子近距离照射的实施中,也应充分注意保护医患双方的健康和安全.保护公众和环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服从有关法令和法规。

  以上是我们的初步经验。我们还应当在不断探索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与研究。使这一方法不断弟善。

  [背景资料] 将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浸润的组织中,也包括肿瘤沿淋巴扩散的组织,通过微型放射源释放的持续低能量γ射线,破坏肿瘤细胞核的 DNA链,使肿瘤细胞失去增殖能力。在肿瘤生长周期中,只有少部分细胞处在活跃增殖阶段,在 DNA合成后期及有丝分裂阶段,少量γ射线就能破坏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肿瘤生长周期的其他阶段对γ射线敏感度差或不敏感。125I的半衰期为60天,这种放射性粒子植入后产生的γ射线虽然不大,但是可持续起作用,能不断地杀伤肿瘤干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是外放疗分次照射所不具备的一个特点。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