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统计,与胆囊癌的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饮食、激素、细菌感染、胆囊结石等。胆囊癌的高危因素有:
(1)胆囊癌好发于60岁以上的女性,尤其胆囊结石大于2。5cm时,结石反复对胆囊壁摩擦刺激,能诱发胆囊癌;(2)胆囊壁的钙化,也就是瓷化胆囊,胆囊壁长期炎症的结果;(3)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J)也是胆道肿瘤尤其是胆囊癌的易患因素;(4)胆囊的癌前期病变,如直径大于1。0cm的胆囊息肉和腺肌增生症等;(5)萎缩性胆囊炎。
对具有以上情况的患者,我们需要密切随访如有症状及时手术。
胆囊癌的诊断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主要依赖影像学诊断。近年来随着超声、CT和MRI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胆囊癌的诊断比例有所提高,但早期诊断比例依然较低。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比例,首先要提高基层医院的诊断水平,因为这类患者绝大多数曾首先在基层医院检查。繁忙的门诊工作条件以及检查者缺乏对胆囊癌诊断的警惕性时,可能造成漏诊。故加强对胆囊癌诊断警惕性的宣传教育,是提高早期诊断胆囊癌的一条重要途径。
目前没有非常有效的手段治疗胆囊癌,但我们只要重视这些胆囊癌的易感因素和常见症状,也可以在目前医疗水平上地做到胆囊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临床上还有一部分患者因胆结石、息肉行胆囊切除术,病理意外发现胆囊癌变,这部分我们通常称之为“意外胆囊癌”。对那些局限在黏膜和肌层的早期胆囊癌,甚至不需要再次扩大手术而能长期存活。因此,早期发现胆囊癌及时处理,对胆囊癌的预后至关重要。
手术治疗早期胆囊癌以往认为行胆囊切除术即可达治疗目的,但现在大多学者支持早期胆囊癌也应该做完全医治性的手术。中晚期胆囊癌应行胆囊癌扩大切除术,指将胆囊及周围2cm肝组织扩大切除,清扫胆囊周围淋巴引流区如门静脉、肝动脉和肝外胆管周围等淋巴结,做到切缘无癌残留。
放化疗为防止和减少局部复发,放疗作为胆囊癌的辅助治疗,可以提高五年生存的可能。胆囊癌的放疗包括外照射、术中放疗和近距放疗。目前尚无公认的能有效控制胆囊癌的化疗方案。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慈丹“四位一体”诊疗理念,从药疗、食疗、心疗、体疗四方面进行专业健康治疗,可调动人体的天然抗癌能力,恢复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转移复发的可能,延长生存期。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女性哪些部位致癌可能大 下一篇:秋季防癌该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