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胃癌 > 胃癌转移 > 正文

传统中医如何防胃癌转移?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1-06-15 09:03:31 浏览次数: 20

    转移是恶性癌肿共有的特性,也是胃癌病者死亡的主因,现代医学除了手术、放化疗等方法外,尚无控制肿瘤转移的特有手段。中医药以其独有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在控制肿瘤转移方面的优势已有所体现,并得到医学界的重视及肯定。
    临床发现,胃癌患者术后出现转移多在3 年之内,若手术不完全,转移出现的时间会更快。因而在这个时期,在治疗原则上,应把控制肿瘤转移作为“重中之重”。对胃癌患者来说,手术无疑是对机体的一次重大的打击,在手术后1 年内应侧重在术后调养上做文章。    
    由于手术致机体正气亏虚,使癌瘤“乘虚而入”,而引发肿瘤的转移,所谓“至虚之处,乃容邪之所”。因此,在治疗上,应针对手术所造成的气、血、阴、阳虚损之证,采取益气、养血、补阴、温阳加以纠正,使癌瘤无藏身之所。而对因手术造成的痰、瘀、毒聚的邪实之证,应予化痰解毒、活血化瘀之法加以祛除,使机体不因痰、瘀、毒之邪而造成机体功能失调,引发肿瘤的转移。
    放疗为胃癌常用治疗手段之一,临床上,要有60- 70 %的胃癌患者接受过放疗。临床上,放疗所引发转移这一现象,被形象地喻为“赶鸭子”。有专家认为:“放疗是1/ 3 烤好,1/ 3 烤跑,1/ 3 没效。”目前,对于放疗促转移的原理考虑是放疗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肿瘤的转移。中医药在放疗过程中,常用养阴生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则配合治疗。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放疗同时应用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抗肿瘤转移的作用。
    化疗对于胃癌肿瘤有控制作用。但是,在临床上也常常见到由于化疗剂量大、病人体质差等因素,使病人免疫力下降,而促使肿瘤转移加快。因此,在治疗上,应遵循个体化等原则化疗。中医药常采用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法则伍用化疗。以扶正培本为主,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控制肿瘤转移的目的。
    传统中医抗癌瘤转移的方法与原则!
    要控制肿瘤生长和防止扩散转移,其根本治法是扶正祛邪法。要把扶正祛邪辨证地统一起来,必须视病情的轻重,正气的强弱,在肿瘤的早、中、晚期灵活地掌握。《医宗必读》云:“正气与邪气势不两立,若低昂然,一胜则一负,邪气日昌,正气日削,不攻去之,丧亡从及矣!然攻之太急,正气转伤,初中末之三法不可不讲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较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盖积之为义,日积月累,非伊朝夕,所以去之,亦当有渐,大亟则伤正气,正气伤则不能运化而邪反固矣。”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肿瘤早期以祛邪为先,中期攻补兼施,晚期侧重扶正。早期肿瘤尚小,正气尚盛,正盛邪轻,多采取以攻为主或大攻小补,或先攻后补的原则,即所谓“祛邪即所以扶正”。中期,肿瘤发展至一定程度,正气亦伤,但正邪相争处于“势均力敌”阶段,应取攻补兼施并重的原则。晚期,肿瘤至恶液质阶段,正气极度衰弱,正虚邪盛,治疗以补为主,或大补小攻,或先补后攻,即所谓“扶正所以祛邪”。
    具体治法上,扶正培本有益气补血法、养阴生漳法、滋阴填精法、温阳固肾法、益气健脾法等,因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故扶正法要重视培补脾肾。祛邪法有清热解毒法、行气活血法、化痰软坚法、攻下逐水法、温下逐瘀法等。总之,通过辨证分型,确定具体治法,根据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理论选方用药,以达到补益正气、调整阴阳、祛除邪气的目的,从而控制肿瘤的生长和防止扩散转移。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有针对性地、自始至终地按照抗肿瘤谱并结合辨证论治,选用一些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对于抑制肿瘤生长,防止扩散转移可起到重要作用。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