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胃癌的手术切除已经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对胃切除范围或是淋巴腺廓清范围仍有争论。大部分胃癌病人复发于术后三年内,五年后的复发也有但较少。胃癌病人及家属和医生一样,非常关心患者的五年存活的可能。
胃癌5年存活的可能,第一期前期为97.6%,第一期后期为94.9%,第二期为70.49%,第三期前期为56.7%,第三期后期为31.9%,第四期为6.5%。
可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虽然这样的成果能发表在欧美著名的医学期刊,但国人仍应意识到胃癌在台湾是高罹患比例的癌症,如有胃不舒适,应勇于接受胃镜的检查,早期诊断以期整体提高胃癌的治疗存活的可能。
胃癌的分期系统主要来自三大组织:美国联合癌症委员会,日本胃癌研究会及国际抗癌委员会。三大系统在1992年经过无数次协议,第一次产生一个统一国际化的胃癌TNM分期分期标准系统。
T——指原发肿瘤。为了便于估计肿瘤的范围及大小,将胃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即在胃大、小弯的全长划出三等分的点,联结相应的大、小弯的点,上1/3区包括责门及胃底,中1/3区为胃体的大部,下1/3区包括胃窦。T1:不管肿瘤大小,病变仅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
T2:肿瘤侵及胃壁肌层,但大小不超过一个分区的1/2。T3:肿瘤侵及胃壁浆膜层,或虽未侵及浆膜层,但病变已大于一个分区的1/2,但未超出一个分区。T4:肿瘤占一个分区以上(T4a),或已累及周围脏器(T4b)。
N——指淋巴结转移情况
N0:无淋巴结转移。
N1:有第一站淋巴结转移。
N2:有第二站淋巴结转移。
N3:有第三站淋巴结转移。
M——指远处转移情况,包括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和腹腔种植。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根据上述分类法可将胃癌分为四期:
①第I期,指无淋巴结转移的表浅型胃癌,或肿瘤虽已侵及肌层但不超过一个分区1/2者;
②第Ⅱ期,指有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的表浅癌、T2和T3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T3癌也属此期;
③第Ⅲ期,指有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的各种大小肿瘤,或仅有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甚或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大小已超过一个分区者;
④第Ⅳ期,凡伴有第三站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不论肿瘤大小,均属此期。
癌症的第一次治疗非常重要,胃癌的首次手术大致已决定病人的预后。
胃癌是我国的一种常见肿瘤,它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胃癌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
因此,了解一些胃癌的预兆并提高警惕是很重要的。
这些人很易患胃癌:40~60岁人群,特别是有吸烟嗜好、不洁饮食以及慢性胃病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疣状胃炎、巨大胃皱裂病等)。
易致胃癌的不利因素:
1.长期吸烟、饮烈性酒。
2.长期食用熏鱼、腌肉、香肠等烟熏、高盐饮食;长期食用烫食、油炸食品。
3.肥胖与长期精神压抑。
胃癌的蛛丝马迹:
1.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比较顽固。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食后腹部饱胀及不适感、返酸、嗳气,同时伴有体重下降或贫血。
2.过去没有胃痛的人,近期内出现反复胃痛;或者以前虽然有胃痛,但近来疼痛强度、性质、发作规律改变,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变得欠佳或无效。
早期发现胃癌有办法:
1.高危人群每6~12个月到医院复查胃镜。
2.对于较长时间食欲不振、上腹疼痛不适者,应注意体重变化及有无贫血。若伴有恶心呕吐,要注意观察呕吐物中是否带有黑褐色内容,同时注意观察大便是否呈柏油状,如发现有体重明显降低、贫血或柏油样大便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晚期的中医治疗 下一篇:胃腺癌应该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