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为人体消化系中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在我国病发比例居于各类肿瘤中的第一位。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5%这也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乃至名列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之前茅。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以免延误诊治。
胃癌的发病情况,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种中都有明显的差异。有色人种比白种人易患本病。 日本、智利、俄罗斯和冰岛为高发国家,美国、澳大利亚、西欧等国家发病的可能较低,我国介于两者之间。但近几十年 来,西方国家的胃癌发病的可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以美国为例,胃癌的死亡人数从原来的22/10万人口已降到5/10万人口以下 。近年来日本也有下降趋势,我国无明显的升降。在患者当中,以男性居多,男女之比约为2~3:1。40岁以上为主要发病的可能。目前,胃癌的确切原因尚未阐明。流行病学调查胃癌好发于较低的社会经济阶层,并与环境 因素有关。
胃癌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如下:
1。外界因素: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真菌、地理环境因素、血吸虫、N-亚硝基化合物、其他因素等。
2。内在因素:遗传因素和基因变异、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失调、免疫功能紊乱、非免疫保护因素低下、氧自由基的作用、消化道激素的作用、疾病因素等,其中疾病因素包括:胆汁返流、巨大胃黏膜皱襞症、残胃、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
3。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
(1)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是指胃黏膜上皮偏离了正常生长和分化的病理学变化包括细胞异型结构紊乱和分化异常常见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边缘和胃癌旁组织是公认的胃癌前病变
(2)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肠化)是指在胃黏膜上出现了类似肠腺上皮而具有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等不再分泌中性黏液蛋白而是分泌酸性黏液蛋白有相对不成熟性和向肠和胃双向分化的特点肠化起始于幽门腺颈部干细胞使幽门腺管上皮变成肠化上皮肠化好发于胃窦幽门腺区逐渐向移行部及体部扩展与胃癌好发部位相同并有随年龄增长范围扩大的趋势肠化常见于慢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边缘和癌旁组织病变程度也分3级:轻度胃小区内偶见肠化腺管;中度约可达1/2;而重度则大部分胃小区被肠化腺管代替
(3)腺体异性扩张:胃黏膜腺体扩张可分单纯性和异型性两种前者腺体扩张轻微无萎缩和异型性局灶性或孤立分布经治疗可恢复正常少数转化为异型扩张又称囊性异型扩张腺体扩张严重伴萎缩可伴异型增生和肠化国内报告癌变比例9。9%可能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关于胃癌分型有着重要意义,对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有很大帮助。一般来说,胃癌分型主要可分为大体分型和组织学分型,具体如下所示。
一、胃癌分型之大体分型
1、早期胃癌
癌组织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无论有否淋巴结转移,称为早期胃癌。其分型简化为三型:隆起型、平坦型、凹陷型。微小胃癌为早期胃癌的始发阶段,以直径0。5cm以下胃癌为微胃癌,0。6-1。0cm胃癌为小胃癌,统称为微小胃癌。胃粘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癌,而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节段性连续切片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能发现癌组织称为一点癌,通常认为是微小胃癌的特殊的罕见表现。
2、进展期胃癌
癌组织浸润达肌层或浆膜层称为进展期胃癌,也称为中、晚期胃癌,一般把癌组织浸润肌层称为中期,超出肌层称为晚期胃癌。其大体分型为九型:结节蕈伞型、盘状蕈伞型、局部溃疡型、浸润溃疡型、局部浸润型、弥漫浸润型、表面扩散型、混合型、多发癌。
二、胃癌分型之组织学分型
本分型是以癌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和分化程度为依据,主要分为普通类型和特殊类型。
1、普通类型 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
2、特殊类型 腺鳞癌、鳞癌、类癌、未分化癌、胃溃疡癌变。
3、Lauren's分型 根据细胞形态与组织化学,把组织学类型分为肠型、弥漫型两型。研究表明:肠型分化程度较高,多见于老年人,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而弥漫型恰恰相反。
胃癌分型对于胃癌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胃癌的治疗早期主要是介入治疗,无不良作用,痛苦小,效果非常理想。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下一篇:早期胃癌有哪些症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