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病人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应仔细检查,明确患者此时是否发生其他部位的转移,从而明确是否适合手术治疗。胃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尽管近年来诊治水平不断提高,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如果不经治疗,90%的患者将于一年内死亡。因此,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正确治疗尤为重要。PET/CT作为肿瘤全面、快捷、准确的治疗前评估方法,尤其对远处转移病灶的精确诊断更为广大患者的正确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据介绍,PET/CT功能影像与解剖影像的互补,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治疗前分期的准确性,有利于治疗决策的制定。回顾治疗前做过PET/CT中晚期胃癌患者资料,得出结论:PET/CT对胃原发癌、淋巴结转移等都有很高的灵敏度;对远处转移有独特的优势,即使已经作了多项其他辅助检查,仍有超过半数的患者在PET/CT上额外发现新的转移灶;PET/CT检查后40%的病例分期发生变化。
专家建议,肿瘤患者应定期体检,对病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达到有效治治疗结果果。此外,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调整好心态是治疗癌症的关键。暴怒、悲伤、焦虑等不良情绪均可引起免疫力的降低,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对胃癌遗传基因的筛选,可确定胃癌的高危人群,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和治疗。
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了多个易感基因,与湖北汉族人胃癌显著相关,尤其是在中国湖北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基因位点上,检测出一新的等位基因,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项新方法。
研究人员在国内首次对胃癌癌变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研究,摸索出能提高胃癌化治疗结果果的新方法,能明显改善胃癌者病情,并首次提出了判断胃癌患者癌转移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许多人都比较怕做胃镜检查,认为胃镜检查十分痛苦,一些患者在上消化道肿瘤初期未作检查,因此延误了诊断,直到了晚期才查确诊为癌,为时已晚。为此,腹外一科谭春祈教授提示大家:要重视胃镜检查,以便对胃癌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有关文献统计,胃癌占消化系统肿瘤的50%,国内报道占到62%。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均居各种恶性肿瘤前列,每年死于胃癌的患者约16万人,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23%,在消化系统肿瘤死亡人数中占到50%。
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胃癌前期病变者,每年应进行一次胃镜检查,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生癌变应尽早治疗。开展这种大范围的对人体无创伤、简便可靠和费用低廉的检查,适时早诊、早治,是当前提高胃癌生存的可能,减低死亡人数的关键。检查胃癌高危人群能使消化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对于如何预防胃癌,谭教授提醒人们要注意饮食卫生,少吃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少吃或不吃盐腌食品,少喝酒,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另外进食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食物不能过烫,进食不宜过快。同时要大力开展胃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导致中国年轻人胃癌发病的可能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睡眠严重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工作生活压力大。此外还与环境污染,熏烤、高盐、辛辣食物,嗜烟酒等相关。
而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及恶性贫血、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更要定期做胃镜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即使确诊胃癌,没有在第一时间诊出胃癌,也可通过手术切除,新型靶向药物也能很好地实现安全、经济和有效的化疗。
控制甚至减少胃癌发病的可能,关键是要在高危地区及高危人群中开展包括HP在内的筛查、钡餐造影或内镜学检查的胃癌筛查。
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食后饱胀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经常呕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胆汁的胃液;大便呈黑色柏油样等症状应及早就医,不可延误。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中晚期的治疗可能有多少? 下一篇:胃癌术后发烧怎么办?